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仿蛙式海空两栖四旋翼飞行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048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蛙式海空两栖四旋翼飞行器结构,包括四旋翼主体、仿蛙式前肢结构和仿蛙式后肢结构,所述仿蛙式前肢结构设于四旋翼主体上,所述仿蛙式后肢结构设于四旋翼主体上,所述四旋翼主体包括飞行器器件承载板、机臂固定件、飞行器机臂、旋翼电机、正反旋翼桨叶、飞行器保护壳和GPS定位天线,所述仿蛙式后肢结构包括后肢前关节舵机、后肢前躯干、后肢后关节舵机、后肢后躯干、后肢踝关节舵机、蹼状掌片和后肢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四旋翼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仿蛙式海空两栖四旋翼飞行器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水域运动动力模块能耗大、结构稳定性不足的技术问题,增强了飞行器对各种水域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力。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蛙式海空两栖四旋翼飞行器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四旋翼飞行器
,具体是指一种仿蛙式海空两栖四旋翼飞行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四旋翼在不同工作领域的应用拓展,传统单一的工作形式得到了立体化的发展。单纯的空中任务执行已经无法满足实现的需求,例如水质采样、海域搜救、湖泊探测等工程急需引入海空两栖飞行器,将充分发挥其作为飞行器的高机动性以及作为水域航行器的可靠性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小人员负担。现有技术中,海空两栖飞行器大多采用旋翼变结构方式实现水中矢量推进,虽然突破了飞行器无法在水域运动的难题,但仍存在依靠旋翼电机作为主推力源的能耗大、在复杂水域遭遇坚硬物体容易损坏桨叶的运动机制脆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仿蛙式海空两栖四旋翼飞行器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水域运动动力模块能耗大、结构稳定性不足的技术问题,增强了飞行器对各种水域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仿蛙式海空两栖四旋翼飞行器结构,包括四旋翼主体、仿蛙式前肢结构和仿蛙式后肢结构,所述仿蛙式前肢结构设于四旋翼主体上,所述仿蛙式后肢结构设于四旋翼主体上,所述四旋翼主体设于仿蛙式前肢结构和仿蛙式后肢结构之间,所述四旋翼主体包括飞行器器件承载板、机臂固定件、飞行器机臂、旋翼电机、正反旋翼桨叶、飞行器保护壳和GPS定位天线,所述机臂固定件设于飞行器器件承载板上,所述飞行器保护壳设于机臂固定件上,所述机臂固定件设于飞行器器件承载板与飞行器保护壳之间,所述GPS定位天线设于飞行器保护壳上,所述飞行器机臂设于机臂固定件上,所述旋翼电机设于飞行器机臂上,所述正反旋翼桨叶设于旋翼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仿蛙式前肢结构设于飞行器机臂上,所述仿蛙式后肢结构设于飞行器机臂上且关于飞行器保护壳呈对称设置,所述仿蛙式后肢结构包括后肢前关节舵机、后肢前躯干、后肢后关节舵机、后肢后躯干、后肢踝关节舵机、蹼状掌片和后肢连接件,所述后肢连接件设于飞行器机臂上,所述后肢前关节舵机铰接设于后肢连接件上,所述后肢前躯干铰接设于后肢前关节舵机上,所述后肢后关节舵机铰接设于后肢前躯干上,所述后肢后躯干铰接设于后肢后关节舵机上,所述后肢踝关节舵机铰接设于后肢后躯干上,所述蹼状掌片设于后肢踝关节舵机上,所述四旋翼主体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仿蛙式前肢结构和仿蛙式后肢结构起到带动四旋翼主体实现仿蛙式运动的作用,所述飞行器器件承载板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机臂固定件起到固定的作用,所述飞行器机臂起到连接的作用,所述旋翼电机提供驱动,所述飞行器保护壳起到保护的作用,所述GPS定位天线起到定位的作用,所述后肢前关节舵机起到连接的作用,所述后肢前躯干起到连接的作用,所述后肢后关节舵机起到连接的作用,所
述后肢后躯干起到连接的作用,所述后肢踝关节舵机起到连接的作用,所述后肢连接件起到连接的作用。
[0005]进一步地,所述仿蛙式前肢结构包括前肢关节舵机、前肢掌片和掌片固定轴,所述前肢关节舵机设于飞行器机臂上,所述掌片固定轴转动设于前肢关节舵机上,所述前肢掌片铰接设于掌片固定轴上,所述前肢关节舵机起到连接的作用,所述掌片固定轴起到连接与转动的作用。
[0006]进一步地,所述飞行器保护壳设于GPS定位天线与机臂固定件之间,所述旋翼电机设于正反旋翼桨叶与飞行器机臂之间,所述前肢关节舵机设于飞行器机臂与掌片固定轴之间,所述掌片固定轴设于前肢掌片与前肢关节舵机之间,所述后肢连接件设于机臂固定件与后肢前关节舵机之间,所述后肢前关节舵机设于后肢连接件与后肢前躯干之间,所述后肢踝关节舵机设于后肢后躯干与蹼状掌片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机臂固定件设有四组,所述四组机臂固定件呈X型设置,所述前肢掌片设有两组,所述蹼状掌片设有两组,所述每组前肢掌片与每组蹼状掌片关于飞行器保护壳呈对称设置,所述两组前肢掌片与两组蹼状掌片组成X型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旋翼电机设有四组,所述正反旋翼桨叶社哟四组,所述飞行器机臂设有四组,所述飞行器器件承载板设有四组,所述掌片固定轴设有两组,所述后肢连接件舍偶两组,所述后肢前关节舵机设有两组,所述后肢前躯干的数量与后肢前关节舵机的数量相同,所述后肢后关节舵机的数量与后肢前关节舵机的数量相同,所述后肢后躯干的数量与后肢前关节舵机的数量相同。
[0009]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仿蛙式海空两栖四旋翼飞行器结构,有效避免了复杂水域存在因桨叶损坏而运动能力失效的问题;采用仿蛙式腿部运动结构设计,大大降低了飞行器在水域运动的能耗,从而扩大了工作可执行范围。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一种仿蛙式海空两栖四旋翼飞行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1、四旋翼主体,2、仿蛙式前肢结构,3、仿蛙式后肢结构,4、飞行器器件承载板,5、机臂固定件,6、飞行器机臂,7、旋翼电机,8、正反旋翼桨叶,9、飞行器保护壳,10、GPS定位天线,11、后肢前关节舵机,12、后肢前躯干,13、后肢后关节舵机,14、后肢后躯干,15、后肢踝关节舵机,16、蹼状掌片,17、后肢连接件,18、前肢关节舵机,19、前肢掌片,20、掌片固定轴。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仿蛙式海空两栖四旋翼飞行器结构,包括四旋翼主体
1、仿蛙式前肢结构2和仿蛙式后肢结构3,所述仿蛙式前肢结构2设于四旋翼主体1上,所述仿蛙式后肢结构3设于四旋翼主体1上,所述四旋翼主体1设于仿蛙式前肢结构2和仿蛙式后肢结构3之间,所述四旋翼主体1包括飞行器器件承载板4、机臂固定件5、飞行器机臂6、旋翼电机7、正反旋翼桨叶8、飞行器保护壳9和GPS定位天线10,所述机臂固定件5设于飞行器器件承载板4上,所述飞行器保护壳9设于机臂固定件5上,所述机臂固定件5设于飞行器器件承载板4与飞行器保护壳9之间,所述GPS定位天线10设于飞行器保护壳9上,所述飞行器机臂6设于机臂固定件5上,所述旋翼电机7设于飞行器机臂6上,所述正反旋翼桨叶8设于旋翼电机7的输出轴上,所述仿蛙式前肢结构2设于飞行器机臂6上,所述仿蛙式后肢结构3设于飞行器机臂6上且关于飞行器保护壳9呈对称设置,所述仿蛙式后肢结构3包括后肢前关节舵机11、后肢前躯干12、后肢后关节舵机13、后肢后躯干14、后肢踝关节舵机15、蹼状掌片16和后肢连接件17,所述后肢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蛙式海空两栖四旋翼飞行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旋翼主体、仿蛙式前肢结构和仿蛙式后肢结构,所述仿蛙式前肢结构设于四旋翼主体上,所述仿蛙式后肢结构设于四旋翼主体上,所述四旋翼主体设于仿蛙式前肢结构和仿蛙式后肢结构之间,所述四旋翼主体包括飞行器器件承载板、机臂固定件、飞行器机臂、旋翼电机、正反旋翼桨叶、飞行器保护壳和GPS定位天线,所述机臂固定件设于飞行器器件承载板上,所述飞行器保护壳设于机臂固定件上,所述机臂固定件设于飞行器器件承载板与飞行器保护壳之间,所述GPS定位天线设于飞行器保护壳上,所述飞行器机臂设于机臂固定件上,所述旋翼电机设于飞行器机臂上,所述正反旋翼桨叶设于旋翼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仿蛙式前肢结构设于飞行器机臂上,所述仿蛙式后肢结构设于飞行器机臂上且关于飞行器保护壳呈对称设置,所述仿蛙式后肢结构包括后肢前关节舵机、后肢前躯干、后肢后关节舵机、后肢后躯干、后肢踝关节舵机、蹼状掌片和后肢连接件,所述后肢连接件设于飞行器机臂上,所述后肢前关节舵机铰接设于后肢连接件上,所述后肢前躯干铰接设于后肢前关节舵机上,所述后肢后关节舵机铰接设于后肢前躯干上,所述后肢后躯干铰接设于后肢后关节舵机上,所述后肢踝关节舵机铰接设于后肢后躯干上,所述蹼状掌片设于后肢踝关节舵机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蛙式海空两栖四旋翼飞行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蛙式前肢结构包括前肢关节舵机、前肢掌片和掌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微刘宏宇韦祖福石泽亮张云泽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