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真空脱气技术酸化处理含氰废水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002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真空脱气技术酸化处理含氰废水的系统,气水分离器的气液混合进料端以及回液端分别与真空脱气塔相连接,出气端通过真空泵连接有储气罐,储气罐通连接有碱液吸收塔;载气气水分离器的气液混合进料端以及回液端分别与碱液吸收塔相连接,出气端与储气罐相连;压滤机搅拌槽的进料端通过酸化液离心泵与真空脱气塔相连接,压滤机的排液端连接有滤液中和槽。具有酸化后HCN脱除速度快,气体中HCN浓度高等优势,可提高碱液吸收效率;并且系统内循环气量少,能极大降低脱气及碱液吸收设备投资、运行成本及人工成本等。运行成本及人工成本等。运行成本及人工成本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真空脱气技术酸化处理含氰废水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酸化处理含氰废水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具有生产成本低,回收率高以及对矿石的适应能力强等优势,氰化法是目前从矿石中直接提炼黄金的主要方法。氰化法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氰废水,废水中所含的氰化物对黄金工业而言具有极高的回收利用价值。目前,酸化法是工业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氰化物回收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向氰化废水中加入硫酸中和保护碱,使废水中游离氰化物及含氰配合物产生HCN,同时金属离子通过形成氰化物或硫氰酸盐沉淀得以去除,游离的HCN经空气吹脱后采用NaOH溶液吸收,再生NaCN返回浸金工序重新使用。
[0003]首先,在空气吹脱过程中,为保证HCN的吹脱率,废水需要加热至HCN沸点以上,所需能耗较高。其次,由于空气吹脱过程的效率过低,致使处理后废水中仍残留大量HCN,无法循环用于氰渣无害化洗涤过程,第三方面,采用酸化液吹脱过程空气需求量极大,而这势必要求后续吸收设备具有较高处理能力,增加了投资、运行成本以及人工成本。因而,企业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高效含氰废水的酸化回收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真空脱气技术酸化处理含氰废水的系统,用以提高含氰废水的处理效率并降低废水中残留氰化物含量,同时减轻吸收处理工作量,降低设备的投资及运行成本。
[0005]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利用真空脱气技术酸化处理含氰废水的系统,包括混合酸化槽,混合酸化槽的进液端分别连接有含氰废水储罐和浓硫酸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气水分离器以及与混合酸化槽的出液端相连的真空脱气塔;气水分离器的气液混合进料端以及回液端分别与真空脱气塔相连接,出气端通过真空泵连接有储气罐,储气罐通过离心风机连接有碱液吸收塔;储气罐和碱液吸收塔之间还设置有载气气水分离器,载气气水分离器的气液混合进料端以及回液端分别与碱液吸收塔相连接,出气端与储气罐相连;所述系统还包括互相连接的压滤机和压滤机搅拌槽,其中压滤机搅拌槽的进料端通过酸化液离心泵与真空脱气塔相连接,压滤机的排液端连接有带中和液排出管的滤液中和槽,压滤机还设置有排渣口用于排出酸化渣。
[0007]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碱液搅拌槽,碱液搅拌槽的出料端通过碱液离心泵与碱液吸收塔相连接;碱液吸收塔和碱液搅拌槽之间还连接有碱液循环管;碱液搅拌槽底端还安装有再生NaCN排出管。
[0008]与现有酸化吹脱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含氰废水经酸化后进入脱气塔,利用真空脱气工艺使游离的HCN逸出,气态的HCN进入储气罐内,而后由载气带入吸收塔中并被碱液吸收用于再生NaCN,吸收后尾气重新进入脱气塔中做为载气使用。脱气后
酸化液经压滤处理,所得滤液中和返回氰化浸出循环使用,滤渣可作为含铜废料出售。此系统实现气、水闭路循环和有价物质的综合回收,达到零排放,对环境无污染。
[0009]本技术还具有酸化后HCN脱除速度快,气体中HCN浓度高等优势,可提高碱液吸收效率;并且系统内循环气量少,能极大降低脱气及碱液吸收设备投资、运行成本及人工成本等。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0012]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混合酸化槽3,混合酸化槽3的进液端分别连接有含氰废水储罐1和浓硫酸储罐2。还包括气水分离器5以及与混合酸化槽3的出液端相连的真空脱气塔4。气水分离器5的气液混合进料端以及回液端分别与真空脱气塔4相连接,出气端通过真空泵6连接有储气罐7,储气罐7通过离心风机9连接有碱液吸收塔10。储气罐7和碱液吸收塔10之间还设置有载气气水分离器8,载气气水分离器8的气液混合进料端以及回液端分别与碱液吸收塔10相连接,出气端与储气罐7相连。
[0013]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包括互相连接的压滤机14和压滤机搅拌槽15,其中压滤机搅拌槽15的进料端通过酸化液离心泵16与真空脱气塔4相连接,压滤机14的排液端连接有带中和液排出管的滤液中和槽13,压滤机14还设置有排渣口用于排出酸化渣。
[0014]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包括碱液搅拌槽12,碱液搅拌槽12的出料端通过碱液离心泵11与碱液吸收塔10相连接。碱液吸收塔10和碱液搅拌槽12之间还连接有碱液循环管。碱液搅拌槽12底端还安装有再生NaCN排出管。
[0015]金矿氰化浸出过程产生的含氰废水储存于含氰废水储罐1中,浓硫酸储存在浓硫酸储罐2中。含氰废水和浓硫酸同时加入混合酸化槽3中,酸化后废水进入真空脱气塔4中,经布液分散后真空脱气,逸出的HCN经气水分离器5脱去多余的水分,由真空泵6吸入储气罐7中,调节压力后,由离心风机9送入碱液吸收塔10中。吸收所用碱液在碱液搅拌槽12中预先配制,由碱液离心泵11输送入吸收塔10中。吸收后载气经载气气水分离器8脱去水分后返回储气罐7循环使用。碱液搅拌槽12中定期放出再生NaCN,并需要向碱液搅拌槽12中补充碱液。真空脱气塔4中脱气后酸化液由酸化液离心泵16吸入压滤机搅拌槽15中,而后由压滤机14进行固液分离,所产生酸化渣做为含铜废料出售,滤液中和槽13中加入石灰中和后返回浸出工序使用。
[0016]储气罐具有压力调节及加热功能,罐中的HCN由载气带入碱液吸收塔,吸收后尾气返回储气罐循环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真空脱气技术酸化处理含氰废水的系统,包括混合酸化槽(3),混合酸化槽(3)的进液端分别连接有含氰废水储罐(1)和浓硫酸储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气水分离器(5)以及与混合酸化槽(3)的出液端相连的真空脱气塔(4);气水分离器(5)的气液混合进料端以及回液端分别与真空脱气塔(4)相连接,出气端通过真空泵(6)连接有储气罐(7),储气罐(7)通过离心风机(9)连接有碱液吸收塔(10);储气罐(7)和碱液吸收塔(10)之间还设置有载气气水分离器(8),载气气水分离器(8)的气液混合进料端以及回液端分别与碱液吸收塔(10)相连接,出气端与储气罐(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腾跃李光胜黄发波朱幸福徐超陈艳波秦广林于淙权张文平蔡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选冶实验室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