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的加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997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1
本申请涉及溢流染色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的加料系统,其包括染缸和化料桶,化料桶通过管道与染缸连通,化料桶上设置有桶盖,桶盖上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轴,搅拌电机设置于桶盖上,搅拌轴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伸入化料桶内的一端上连接有搅拌叶,搅拌叶和搅拌轴上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安装环和紧固螺栓,安装环连接于搅拌叶上,安装环套设于搅拌轴上,搅拌轴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安装环上开设有供紧固螺栓穿过的穿孔,紧固螺栓穿过穿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本申请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使搅拌叶与搅拌轴可拆卸连接,当搅拌叶损坏时,方便对搅拌叶进行更换。方便对搅拌叶进行更换。方便对搅拌叶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的加料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溢流染色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的加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主要用于各类纯棉、纯涤、涤棉、氨纶等针织坯布的前后处理及染色,特别对高附加值的新合纤及超细纤维染色尤为适宜,同时也可作为织物的煮炼、漂白、预缩、碱减量等加工。
[0003]采用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染色时,染液从化料桶内由离心泵抽出,再从顶端进入溢流槽。溢流槽内平行地装有两个溢流管进口,当染液充满溢流槽后,由于和染槽之间的上下液位差,染液溢入溢流管时带动织物一同进入染槽,如此往复循环,达到染色目的。
[0004]在配制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的染液时,需要将染料投入至化料桶中、对其进行加水搅拌。
[0005]公告号为CN208995767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溢流染色机的搅拌桶,包括桶体、设置在桶体侧壁上的回流管,桶体上设置有对染料进行搅动的搅拌装置,桶体底部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抽液泵。
[0006]其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以及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呈螺旋状且固定安装在搅拌轴远离搅拌电机的一端上。
[0007]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该溢流染色机的搅拌叶片固定安装于搅拌轴上,当搅拌叶片在使用时发生损坏,对搅拌叶片进行更换时,需要将整个搅拌轴进行更换,更换所需的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更换搅拌叶片时需要对搅拌轴进行更换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的加料系统。
[0009]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的加料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一种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的加料系统,包括染缸和化料桶,所述化料桶通过管道与染缸连通,所述化料桶上设置有桶盖,所述桶盖上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搅拌电机设置于桶盖上,所述搅拌轴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伸入化料桶内,且所述搅拌轴伸入化料桶内的一端上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和搅拌轴上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环和紧固螺栓,所述安装环连接于搅拌叶上,所述安装环套设于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安装环上开设有供紧固螺栓穿过的穿孔,所述紧固螺栓穿过穿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搅拌叶损坏,需要更换搅拌叶时,将紧固螺栓从搅拌轴侧壁上的螺纹孔处拧出,再将搅拌叶从搅拌轴上取下;再将新的搅拌叶沿搅拌轴轴向滑移至搅拌轴上,将紧固螺栓穿过安装环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即可。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使搅
拌叶与搅拌轴可拆卸连接,当搅拌叶损坏时,方便对搅拌叶进行更换。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环上开设有引导凹槽,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引导凸起,所述引导凸起滑移连接于引导凹槽内。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凹槽与引导凸起的设置具有引导安装环安装于搅拌轴上的作用,方便将安装环上的穿孔与搅拌轴上的螺纹孔对准,使操作方便简单。
[0014]优选的,所述搅拌叶与搅拌轴之间设置有初步定位组件,所述初步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和压缩弹簧,所述搅拌轴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沿搅拌轴径向滑移连接于定位槽内,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定位槽槽底连接、另一端与定位块连接,所述安装环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定位块在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伸出定位槽后与安装槽插接配合;所述定位块与安装槽插接配合的一端上侧设置有第一引导斜面,在从下至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引导斜面至定位槽槽底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定位块与安装槽插接配合的一端下侧设置有第二引导斜面,在从下至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引导斜面至定位槽槽底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定位槽及定位块上设置有防止定位块脱出定位槽的限位组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紧固螺栓定位之前,先通过初步定位组件将安装环与搅拌轴之间进行定位,不仅增强安装环与搅拌轴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使拧紧紧固螺栓时,操作人员无需手持安装环,使安装环保持在搅拌轴上的高度。在将安装环安装至搅拌轴上时,安装环内侧壁先与定位块的第二引导斜面接触,定位块受到朝向靠近定位槽槽底方向移动的作用力,使定位块向定位槽槽底的方向移动,直至定位块完全进入定位槽内,安装环继续上升,当安装槽与定位槽对准时,定位块在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与安装槽插接配合,再将紧固螺栓穿过穿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即可。在将安装环取出搅拌轴时,先将紧固螺栓从螺纹孔上拧出,再将安装环取出搅拌轴,安装环内侧壁先与第一引导斜面接触,使定位块受到朝向靠近定位槽槽底方向移动的作用力,使定位块想定位槽槽底的方向移动,直至定位块完全进入定位槽内,安装环继续下降,直至将安装环取出搅拌轴即可。
[0016]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所述第一挡片连接于定位槽远离定位槽槽底的一端,所述第二挡片连接于定位块靠近定位槽槽底的一端,所述第二挡片滑移连接于定位槽槽底至第一挡片之间。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定位块上的第二挡片滑移连接于定位槽槽底至第一挡片之间,有效防止定位块脱出定位槽。
[0018]优选的,所述化料桶桶底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管道连通,所述出料口上螺纹连接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所述过滤筒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过滤筒下端连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直径小于第一过滤孔直径。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口上过滤筒和第二过滤板的设置具有过滤杂质的功能,减少进入染缸内的染液中的杂质;并且第二过滤板上第二过滤孔的孔径小于第一过滤孔的直径,通过两次过滤,进一步减少进入染缸内的染液中的杂质。
[0020]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板外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过滤筒内侧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过滤板通过凹槽与凸起卡接配合于过滤筒底部。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过滤板与过滤筒通过凹槽与凸起卡接配合,使安装拆卸方便简单。
[0022]优选的,所述搅拌叶倾斜设置,所述搅拌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搅拌叶,且所述通孔两端设置有扩口。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叶上通孔及扩口的设置具有帮助化料桶内染液对流的效果,进一步增强搅拌效果。
[0024]优选的,所述桶盖与化料桶铰接,所述化料桶上铰接有螺纹杆,所述桶盖上开设有与螺纹杆插接配合的连接孔,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一端与桶盖上端抵紧。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关闭桶盖时,先将桶盖翻转至与化料桶顶端配合,再转动螺纹杆,使螺纹杆与连接孔插接配合,再将紧固螺母与螺纹杆螺纹配合,并且紧固螺母下端与桶盖上端抵紧即可。当需要打开桶盖时,先将紧固螺母拧松,再将螺纹杆与连接孔上取出,再打开桶盖即可。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7]1、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使搅拌叶与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的加料系统,包括染缸(12)和化料桶(1),所述化料桶(1)通过管道(13)与染缸(12)连通,所述化料桶(1)上设置有桶盖(3),所述桶盖(3)上设置有搅拌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4)包括搅拌电机(41)和搅拌轴(42),所述搅拌电机(41)设置于桶盖(3)上,所述搅拌轴(42)与搅拌电机(41)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42)伸入化料桶(1)内,且所述搅拌轴(42)伸入化料桶(1)内的一端上连接有搅拌叶(5),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5)和搅拌轴(42)上设置有连接组件(6),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安装环(61)和紧固螺栓(62),所述安装环(61)连接于搅拌叶(5)上,所述安装环(61)套设于搅拌轴(42)上,所述搅拌轴(42)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422),所述安装环(61)上开设有供紧固螺栓(62)穿过的穿孔(612),所述紧固螺栓(62)穿过穿孔(612)后与螺纹孔(422)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的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61)上开设有引导凹槽(611),所述搅拌轴(42)上连接有引导凸起(421),所述引导凸起(421)滑移连接于引导凹槽(6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的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5)与搅拌轴(42)之间设置有初步定位组件(7),所述初步定位组件(7)包括定位块(71)和压缩弹簧(72),所述搅拌轴(42)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423),所述定位块(71)沿搅拌轴(42)径向滑移连接于定位槽(423)内,所述压缩弹簧(72)一端与定位槽(423)槽底连接、另一端与定位块(71)连接,所述安装环(61)上开设有安装槽(613),所述定位块(71)在压缩弹簧(72)的弹性作用力下伸出定位槽(423)后与安装槽(613)插接配合;所述定位块(71)与安装槽(613)插接配合的一端上侧设置有第一引导斜面(711),在从下至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引导斜面(711)至定位槽(423)槽底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定位块(71)与安装槽(613)插接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淼鑫王俊伟李爱华董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新都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