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风冷散热的磁力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88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风冷散热的磁力耦合器,属于磁力传动技术领域。驱动轴、外磁钢座、传动轴、内磁座以及隔离罩;外磁钢座套设于驱动轴上,外磁钢座的轴向内沿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外磁块;若干个外磁块的极性相间分布;内磁座套设于传动轴上,内磁座的轴向外沿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内磁块;若干个内磁块的极性相间分布;隔离罩与外磁钢座、内磁座均为间隙配合;外磁钢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散热通道;外磁钢座的外壁设置有招风耳结构,招风耳结构内具有呈L型的第二散热通道,第一散热通道的一端与第二散热通道的一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对外磁钢座以及隔热罩散热,提高磁力耦合器的工作可靠性。作可靠性。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风冷散热的磁力耦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磁力传动
,尤其涉及一种带风冷散热的磁力耦合器。

技术介绍

[0002]磁传动技术是在外力作用下,利用传动部件中主、从动永磁场所产生的耦合力来实现力或力矩无接触传递的一种传动技术。其主、从传动装置完全分离,可以在主、从传动装置之间设计隔离罩,通过隔离罩可以将主、从传动装置设置在两种隔离的工作状态中。一般使用不锈钢作为隔离罩材料。主从传动装置中的磁力穿透隔离罩时,隔离罩会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发热。转速越高、磁极越多、磁力越强,隔离罩发热越严重。在发热环境中,永磁块的磁力会下降,从而可能导致传动不稳定而出现故障。因此需要一种散热结构,能够降低磁块和隔离罩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带风冷散热的磁力耦合器,本技术可有效对外磁钢座以及隔热罩散热,提高磁力耦合器的工作可靠性。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风冷散热的磁力耦合器,驱动轴、外磁钢座、传动轴、内磁座以及隔离罩;所述外磁钢座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外磁钢座的轴向内沿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外磁块;若干个所述外磁块的极性相间分布;所述内磁座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内磁座的轴向外沿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内磁块;若干个所述内磁块的极性相间分布;所述内磁座位于所述外磁钢座的内侧,所述隔离罩包裹所述内磁座、部分所述传动轴;所述隔离罩与所述外磁钢座、所述内磁座均为间隙配合;
[0006]所述外磁钢座的轴向内沿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散热通道;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外磁块之间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水平贯穿所述外磁钢座;所述外磁钢座的外壁设置有招风耳结构,所述招风耳结构内具有呈L型的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另一端为进风口,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的另一端为出风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的朝向与所述外磁钢座的轴向外圆切线方向一致。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磁块的数量、所述外磁块的数量、所述招风耳结构的数量均为6个,所述内磁座的轴向外沿开设有6个凹槽,6个所述凹槽的底部嵌有导磁环,6个所述内磁块分别填充于6个所述凹槽内,所述内磁块位于所述导磁环的外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内磁座,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外磁钢座的一端套设有螺母,所述内磁座与所述隔离罩之间设置有外包皮,所述外包皮包裹所述内磁块以及所述导磁环。
[0010]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外磁钢座的一侧设置有腔室,所述传动轴贯穿所
述腔室的侧壁,所述腔室嵌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罩安装于所述腔室的侧壁上,所述隔离罩与所述腔室的侧壁形成密封腔体,所述外包皮、所述内磁座、所述螺母、部分所述传动轴、所述导磁环均位于所述密封腔体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罩与所述腔室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内磁座通过内键所述传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外磁钢座通过外键与所述驱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通过驱动轴转动,带动外磁钢座上的外磁块转动。内磁块在磁力作用下跟着外磁块转动。内磁块推动内磁座转动,从而内磁座带动传动轴转动。
[0017]设置招风耳结构在外磁钢座的带动下可自动进风,风进过第一散热通道后经外磁钢座上的第二散热通道排出,在第二散热通道上排出的气体可以带走和隔离罩表面,从远离第一散热通道的一端即出风口排出。风在流动过程中带走隔离罩表面和外磁钢座上的热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风冷散热的磁力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风冷散热的磁力耦合器的 A-A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风冷散热的磁力耦合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招风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1、驱动轴;2、外磁钢座;21、外磁块;22、第一散热通道;221、出风口; 3、传动轴;4、内磁座;41、内磁块;5、隔离罩;51、密封圈;6、招风耳结构;61、第二散热通道;611、进风口;7、导磁环;8、螺母;9、外包皮;10、腔室;11、轴承;12、内键;13、外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5]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一种带风冷散热的磁力耦合器,驱动轴 1、外磁钢座2、传动轴3、内磁座4以及隔离罩5;外磁钢座2套设于驱动轴1 上,外磁钢座2的轴向内沿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外磁块21;若干个外磁块21的极性相间分布;内磁座4套设于传动轴3上,内磁座4的轴向外沿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内磁块41;若干个内磁块41的极性相间分布;内磁座4位于外磁钢座2的内侧,隔离罩5包裹内磁座4、部分传动轴3;隔离罩5与外磁钢座2、内磁座 4均为间隙配合;外磁钢座2的轴向内沿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散热通道 22;每相邻
的两个外磁块21之间对应设置一个第一散热通道22,第一散热通道 22水平贯穿外磁钢座2;外磁钢座2的外壁设置有招风耳结构6,招风耳结构6 内具有呈L型的第二散热通道61,第一散热通道22的一端与第二散热通道61 的一端连通,第二散热通道61的另一端为进风口611,第一散热通道22的另一端为出风口221。
[0026]本技术设置有招风耳结构6可以在外磁钢座2的带动下自动进风出风散热,隔离罩5、驱动轴1、内磁座4、外包皮9、螺母8、内键12、外键13均可采用316L不锈钢材料,导磁环7可使用含铁量较高的材料如45#钢、A3钢。导磁环7用于内磁块41抗干扰;在驱动轴1的转动下,外磁钢座2随着驱动轴 1转动从而带动外磁块21转动,内磁块41在磁力作用下跟着外磁块21转动。内磁块41推动内磁座4转动,从而内磁座4带动传动轴3转动。内磁块41与外磁块21在转动过程中持续切割隔离罩5,使隔离罩5产生热量,设置招风耳结构6在外磁钢座2的带动下可自动进风,呈L型的第一散热通道22的一端即进风口611旋转使得风自动进入第一散热通道22后后经外磁钢座2上的第二散热通道61排出,在第二散热通道61上排出的气体可以带走和隔离罩5表面,从远离第一散热通道22的一端即出风口221排出。风在流动过程中带走隔离罩 5表面和外磁钢座2上的热量。有效的减少隔离罩5产生的热传递到磁块上而导致磁力下降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风冷散热的磁力耦合器,其特征在于,驱动轴、外磁钢座、传动轴、内磁座以及隔离罩;所述外磁钢座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外磁钢座的轴向内沿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外磁块;若干个所述外磁块的极性相间分布;所述内磁座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内磁座的轴向外沿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内磁块;若干个所述内磁块的极性相间分布;所述内磁座位于所述外磁钢座的内侧,所述隔离罩包裹所述内磁座、部分所述传动轴;所述隔离罩与所述外磁钢座、所述内磁座均为间隙配合;所述外磁钢座的轴向内沿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散热通道;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外磁块之间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水平贯穿所述外磁钢座;所述外磁钢座的外壁设置有招风耳结构,所述招风耳结构内具有呈L型的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另一端为进风口,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的另一端为出风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风冷散热的磁力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朝向与所述外磁钢座的轴向外圆切线方向一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风冷散热的磁力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磁块的数量、所述外磁块的数量、所述招风耳结构的数量均为6个,所述内磁座的轴向外沿开设有6个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能伟方晓东梁勖游利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普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