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膜和片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78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18
提供包含耐候性优异的透明聚烯烃树脂层的保护膜、以及使用了该保护膜的片材。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护膜(10)至少包含透明聚烯烃树脂层(11),相对于透明聚烯烃树脂层(11)中所含的100质量份的透明烯烃树脂,透明聚烯烃树脂层(11)在0.05质量份以上5质量份以下的范围内含有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通式(I)中,R是碳原子数为1至18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为5至8的环烷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保护膜和片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护膜以及使用了该保护膜的片材。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普通的印刷品对紫外线和水等的耐受性不高。因此,在诸如室外用装饰片材和海报之类的需要对紫外线和水等具有耐受性(耐候性)的用途中,为了保护印刷品,在表层上设置了透明保护膜。
[0003]作为透明保护膜的材料,除了耐候性优异的氟树脂和丙烯酸类树脂以外,还适当地使用在成本上有利的聚烯烃树脂等,但是,由于聚烯烃树脂本身的耐候性大多是不足够的,因此一般会使用(例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等添加剂。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在聚烯烃树脂中添加有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保护膜,例如有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材料。
[0004]这种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存在有高分子型和低分子型,高分子型通常在聚烯烃等树脂中难以移动,因此难以起霜(bloom)或渗出,使得保护膜的耐候性得以长时间维持。另一方面,已知低分子型的作为光稳定剂的性能高于高分子型,但是可能会起霜或渗出。
[0005]另外,市场上存在有三种主要类型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NH型、N烷基型、NO烷基型。NH型的自由基捕获效率高,但是其是碱性的,因此在实际暴露中可能会由于酸性雨等而失去活性。另外,N烷基型的耐水性通常优于NH型,并且与聚烯烃树脂的相容性也优异,但是自由基捕获效率低。此外,NO烷基型是低碱性的且自由基捕获效率也高,因而显示出作为光稳定剂的高性能。
[0006]若NO烷基型低分子光稳定剂不存在渗出的问题,则其是有前途的材料,但是当将该光稳定剂应用于透明聚烯烃时,尚不清楚哪种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渗出性并且赋予高耐候性。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976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耐候性优异的透明聚烯烃树脂层的保护膜、以及使用了该保护膜的片材。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3]作为深入研究的结果,本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向透明聚烯烃树脂中添加具有特定结构的低分子受阻胺类光稳定剂而得的保护膜以及使用了该保护膜的片材实现了上述目标,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低分子”是指(例如)重均分子量为1500以下的分子。
[0014]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一种保护膜,其至少包含透明聚烯烃树脂层,特征在于,相对于上述透明聚烯烃树脂层中所含的100质量份的透明烯烃树脂,上述
透明聚烯烃树脂层在0.05质量份以上5质量份以下的范围内含有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0015][化学式1][0016][0017](通式(I)中,R是碳原子数为1至18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为5至8的环烷基。)
[0018]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包含耐候性优异的透明聚烯烃树脂层的保护膜、以及使用了该保护膜的片材。
[0020]附图简要说明
[0021][图1]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护膜的截面的示意图。
[0022][图2]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片的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第一实施方式][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使用图1对通过在透明聚烯烃树脂层11上设置表面保护层12而得的保护膜10的构成进行说明。其中,在以下所说明的各个附图中,对彼此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且关于重复部分,适当地省略后述的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例示了用于体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的构成,各部分的材质、形状、结构、配置、尺寸等不限于下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可以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权利要求项所规定的技术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0025](透明聚烯烃树脂层)
[0026]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护膜10具备:透明聚烯烃树脂层11、以及在透明聚烯烃树脂层11的一个表面侧(即透明聚烯烃树脂层11的上层)形成的表面保护层12。
[0027]作为构成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透明聚烯烃树脂层11的烯烃树脂,除了聚丙烯、聚乙烯、聚丁烯等以外,还可列举出(例如)使α烯烃(例如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十三碳烯、1-十四碳烯、1-十五碳烯、1-十六碳烯、1-十七碳烯、1-十八碳烯、1-十九碳烯、1-二十碳烯、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戊烯、4-乙基-1-己烯、3-乙基-1-己烯、9-甲基-1-癸烯、11-甲基-1-十二碳烯、12-乙基-1-十四碳烯等)均聚或2种以上共聚而得的材料;诸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之类的使乙烯或α烯烃与除此以外的其他单体共聚而得的材料。此外,在谋求提高保护膜10的表面强度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例如)高结晶性的聚丙烯。
[0028]透明聚烯烃树脂层11包含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并且由下式(II)表示的碳酸=双(2,2,6,6-四甲基-1-十一烷基氧基哌啶-4-基)酯是特别期望的。
[0029][化学式2][0030][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通式(I)中,R是碳原子数为1至18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为5至8的环烷基。
[0032][化学式3][0033][0034]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配合量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根据透明聚烯烃树脂层11的厚度、后述的粘接层20及基材30等各种条件而适当地设定,但是,相对于透明聚烯烃树脂层11中所含的100质量份的烯烃树脂,通常在0.05质量份以上5质量份以下的范围内,优选在0.1质量份以上3质量份以下的范围内。若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配合量小于0.05质量份,则可能无法对透明聚烯烃树脂层赋予充分的耐候性,若超过5质量份,则保护膜的耐受性(耐候性)不变,但是与表面保护层等的粘接性可能会降低,因而是不优选的。
[0035]根据需要,透明聚烯烃树脂层11也可以配合有(例如)不与上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相对应的其他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防粘连剂、催化剂捕获剂、着色剂、光散射剂及光泽度调节剂等各种添加剂。
[0036]作为其他光稳定剂的例子,可列举出(例如)2-(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2
’-
正丁基丙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等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0037]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例子,可列举出(例如)2,4-双(2,4-二甲基苯基)-6-(2-羟基-4-正辛基氧基苯基)-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保护膜,其至少包含透明聚烯烃树脂层,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透明聚烯烃树脂层中所含的100质量份的透明烯烃树脂,所述透明聚烯烃树脂层在0.05质量份以上5质量份以下的范围内含有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化学式1]通式(I)中,R是碳原子数为1至18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为5至8的环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聚烯烃树脂层进一步包含羟基苯基三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大辅大久保透
申请(专利权)人: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