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套生产用自动化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55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套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套生产用自动化生产线。包括采用直角转运机构与前后生产线上气缸组配合,实现了通过前后生产线的气缸组将,手套架推入直角转运机构内或拉出直角转运机构,从而实现了生产场地的充分利用,解决了传统手套生产时占用空间较大,较小的生产场地无法生产的问题;采用设置在正反烘干机构与手套架配合,实现了通过通电轨道与通电滑轮接触,从而使得热能由手套内到外对手套进行烘干,当手套架被传送至翻转工位后,通过将手套从手套架上取下并挂入烘干挂具,循环电机将挂在烘干挂具上的手套再次循环送入正反烘干机构内,再次对手套进行充分烘干,解决了传统烘干机构生产线较长,烘干效率不高的问题。不高的问题。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套生产用自动化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套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手套生产用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手套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线较长,对生产场地限制较多无法做到小厂房生产,而且当手套烘干时,常常采用外部对手套烘干,生产线较长,才能达到理想烘干效果,也对生产场地限制较大,不利于手套的生产,无法在较短的生产线内充分发挥烘干效果,造成了热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手套生产用自动化生产线,采用直角转运机构与前后生产线上气缸组配合,实现了通过前后生产线的气缸组将,手套架推入直角转运机构内或拉出直角转运机构,从而实现了生产场地的充分利用,解决了传统手套生产时占用空间较大,较小的生产场地无法生产的问题;采用设置在正反烘干机构内的烘干挂具、循环电机、翻转工位、通电轨道与手套架配合,实现了通过通电轨道与通电滑轮接触,从而使得手套架上的加热丝工作,从而对手套进行由内向外的烘干,而当热能排出手套后,在正反烘干机构内的热能得以留存继续对手套架上的手套进行由外到内的烘干,当手套架被传送至翻转工位后,通过将手套从手套架上取下并挂入烘干挂具,循环电机将挂在烘干挂具上的手套再次循环送入正反烘干机构内,再次对手套进行充分烘干,解决了传统烘干机构生产线较长,烘干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沿所述生产线依次设置有分隔上料机构、翻转浸胶机构、直角转运机构、正反烘干机构;所述生产线上滑动连接有手套架;所述分隔上料结构设置有两套气缸组;所述气缸组由一个横向气缸与一个纵向气缸组成;所述横向气缸下侧与纵向气缸伸缩端转轴连接;所述横向气缸伸缩端设置有推拉板;两套气缸组沿分隔上料机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分隔上料机构内的横向气缸伸缩端朝向翻转浸胶机构设置;所述翻转浸胶机构内设置有升降电机、翻转架与浸胶池;所述升降电机、翻转架、浸胶池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直角转运机构底部底部设置有转运电机和驱动轮;所述正反烘干机构内下侧设置有气缸组;所述正反烘干机构内气缸组的伸缩端朝向直角转运机构设置;所述正反烘干机构远离直角转运机构一侧设置有翻转工位;所述正反烘干机构内上侧对称设置有两套烘干挂具与循环电机;所述正反烘干机构内设置有通电轨道;所述手套架下侧设置有通电滑轮;所述手套架上每个手套内设置有加热丝。
[000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分隔上料机构内的两套气缸组能分别将手套架推送至翻转浸胶机构或直角转运机构内。
[000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直角转运机构的驱动轮通过转运电机驱动转动。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直角转运机构的驱动轮通过转运电机驱动转动。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正反烘干机构内的气缸组将手套架拉动至正反烘干
机构内。
[000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手套架滑动至正反烘干机构内时,通电轨道与通电滑轮接触;驱动手套架内的加热丝工作。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直角转运机构与前后生产线上气缸组配合,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通过前后生产线的气缸组将,手套架推入直角转运机构内或拉出直角转运机构,从而实现了生产场地的充分利用;2、设置在正反烘干机构内的烘干挂具、循环电机、翻转工位、通电轨道与手套架配合,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通过通电轨道与通电滑轮接触,从而使得手套架上的加热丝工作,从而对手套进行由内向外的烘干,而当热能排出手套后,在正反烘干机构内的热能得以留存继续对手套架上的手套进行由外到内的烘干,当手套架被传送至翻转工位后,通过将手套从手套架上取下并挂入烘干挂具,循环电机将挂在烘干挂具上的手套再次循环送入正反烘干机构内,再次对手套进行充分烘干。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手套生产用自动化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一种手套生产用自动化生产线的气缸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一种手套生产用自动化生产线的翻转浸胶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一种手套生产用自动化生产线的直角转运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一种手套生产用自动化生产线的手套架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一种手套生产用自动化生产线的正反烘干机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一种手套生产用自动化生产线的正反烘干机构上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分隔上料机构;2、翻转浸胶机构;3、直角转运机构;4、正反烘干机构;5、气缸组;6、手套架;201、升降电机;202、翻转架;203、浸胶池;301、转运电机;302、驱动轮;401、烘干挂具;402、循环电机;403、翻转工位;404、通电轨道;501、横向气缸;502、纵向气缸;503、推拉板;601、通电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20]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7所示,沿所述生产线依次设置有分隔上料机构1、翻转浸胶机构2、直角转运机构3、正反烘干机构4;所述生产线上滑动连接有手套架6;所述分隔上料结构设置有两套气缸组5;所述气缸组5由一个横向气缸501与一个纵向气缸502组成;所述横向气缸501下侧与纵向气缸502伸缩端转轴连接;所述横向气缸501伸缩端设置有推拉板503;两套气缸组5沿分隔上料机构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分隔上料机构1内的横向气缸501伸缩端朝向翻转浸胶机构2设置;所述翻转浸胶机构2内设置有升降电机201、翻转架202与浸胶池203;所述升降电机201、翻转架202、浸胶池203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直角转运机构3底部底部设置有转运电机301和驱动轮302;所述正反烘干机构4内下侧设置有气缸组5;所述正反烘干机构4内气缸组5的伸缩端朝向直角转运机构3设置;所述正反烘干机构4
远离直角转运机构3一侧设置有翻转工位;所述正反烘干机构4内上侧对称设置有两套烘干挂具401与循环电机402;所述正反烘干机构4内设置有通电轨道404;所述手套架6下侧设置有通电滑轮601;所述手套架6上每个手套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分隔上料机构1内的两套气缸组5能分别将手套架6推送至翻转浸胶机构2或直角转运机构3内;所述直角转运机构3的驱动轮302通过转运电机301驱动转动;所述直角转运机构3的驱动轮302通过转运电机301驱动转动;所述正反烘干机构4内的气缸组5将手套架6拉动至正反烘干机构4内;所述手套架6滑动至正反烘干机构4内时,通电轨道404与通电滑轮601接触;驱动手套架6内的加热丝工作。
[0021]使用时,步骤一,结合图1-7所示,气缸组5的工作过程为:通过气缸组5内的纵向气缸502动作将横向气缸5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套生产用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生产线依次设置有分隔上料机构(1)、翻转浸胶机构(2)、直角转运机构(3)、正反烘干机构(4);所述生产线上滑动连接有手套架(6);所述分隔上料结构设置有两套气缸组(5);所述气缸组(5)由一个横向气缸(501)与一个纵向气缸(502)组成;所述横向气缸(501)下侧与纵向气缸(502)伸缩端转轴连接;所述横向气缸(501)伸缩端设置有推拉板(503);两套气缸组(5)沿分隔上料机构(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分隔上料机构(1)内的横向气缸(501)伸缩端朝向翻转浸胶机构(2)设置;所述翻转浸胶机构(2)内设置有升降电机(201)、翻转架(202)与浸胶池(203);所述升降电机(201)、翻转架(202)、浸胶池(203)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直角转运机构(3)底部底部设置有转运电机(301)和驱动轮(302);所述正反烘干机构(4)内下侧设置有气缸组(5);所述正反烘干机构(4)内气缸组(5)的伸缩端朝向直角转运机构(3)设置;所述正反烘干机构(4)远离直角转运机构(3)一侧设置有翻转工位(403);所述正反烘干机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德东吕楠王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冀南新区德东劳保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