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感应加热辊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933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到足以将图像形成物质熔化在一片材上的温度的装置,可以在例如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在包括用导电部件形成的中空辊34及配设在该辊34内部的线圈42的感应加热式的加热辊11中,设有配置在线圈42内部的绕线管41,其以绝缘性物质形成,表面形成凹凸形状,线圈42沿凹部46卷装在绕线管41上,使线圈42的电线相互间形成间隙。能防止引起电线短路,提高装置安全性等。(*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置,如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将墨粉或其他图像形成附着在复制材上的定影装置,以使复制材上墨像定影。在静电复印装置、打印机、传真机等应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将复制纸上墨像定影的定影装置。作为定影装置广为人知的是其设有加热辊及加压辊,加热辊内部装有加热装置,加压辊与该加热辊相接,定影装置是形成有墨像的复制纸通过加热辊与加压辊的接触部,使墨像定影在复制纸上。根据定影装置给予的热条件,墨粉与复制纸的结合度会有差异,所加热量大的话,墨粉熔化状况良好,于是定影性良好,若热量少的话,墨粉熔化状况不好,定影性变差。作为加热辊的加热装置,如特开昭53-50844号公报所记载,采用感应加热式的加热方式广为人知。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该加热辊由固定在轴1上的磁性体组成的磁心2、卷绕在该磁心上的线圈3、回转自如地支承在轴1上的作为感应加热体的辊部件5及配设在辊部件内周面的耐热绝热层4构成,根据该加热辊,将来自商用电源8的电流(一般5-15A)经线圈导流环6、7供给线圈3,在辊部件5产生感应电流,伴随该感应电流产生焦耳热,进行加热。在图12的感应加热式中,线圈3设在辊部件5内部,定影时对线圈施加高压电,供以大电流。另外,覆盖线圈的辊部件5为了产生焦耳热,一般用导电性材质形成,从耐热性方面考虑,大多用金属构成。在上述加热装置中,形成线圈的电线通常以绝缘层包覆着,但是,因感应电流产生发热作用,线圈与辊部件间成为高温时,存在一部分绝缘层因热熔损的危险。若绝缘层局部熔损,露出电线导体部,导体部相互接触,会发生短路。因此,也考虑使用能耐高温的绝缘层包覆导体部,但是满足绝缘性和耐热性的电线是一种高价的特殊电线,存在成本增大的问题。另外,通常,感应发热辊设有中空辊及安装着感应线圈可回转地支承上述中空辊的支承部件。但是,上述感应发热辊若成为高热,会产生感应线圈断线或短路破损等问题。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特开昭58-209887号公报公开了如图13中所示的结构,在该感应发热辊中,符号231是中空辊,232是中空辊的支承部件,在其外周设有安装着感应线圈233的实心的心部234,从该心部234的两侧面突出的支承轴236上,通过轴承237可回转地支承着中空辊231的中空轴部238。并且,在支承轴236上配设着一端与感应线圈233连接着的引线239,该引线239被导出到支承轴236的外部与电源连接。在支承部件232上设有套241,感应线圈33上同心状地卷装着圆筒形的耐热材242。在这种结构中,套241内流通制冷剂,冷却支承部件232,防止来自中空辊231的传导热传到感应线圈233,另一方面,由绝热材242隔绝中空辊231产生的辐射热、对流热,使感应线圈233不碰到这些热,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该先有技术以如上所述结构构成,在感应线圈上卷装着绝热材,在支承部件上设有套,其结构复杂,且由于使用绝热材及制冷剂,价格贵,另外,由于使用制冷剂致使起动运转时热量被该制冷剂吸收,起动运转时间变长,存在复制作业开始时间变迟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使用定影装置中的新型加热辊,其能克服上述先有方法和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的感应加热辊、使用上述感应加热辊的安全的辊加热装置、上述各装置将线圈短路危险性减至最低程度。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的感应加热辊、辊加热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它们能防止因线圈与辊电接触而发生漏电。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辊,其结构相对简单,能降低制造成本,还能避免损伤感应线圈。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辊,其不要求过长加热时间,因而,加热辊通电流后,能迅速进入复制运转。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加热到足以将图像形成物质熔化在一片材上的温度的装置,其包括一用导电部件形成的中空辊;一配设在上述中空辊的中空部分的线圈,所说线圈包括传输电流的导线,使所说中空辊的导电部件产生感应电流和热量;其特征在于,设有配置在线圈内部的绕线管,绕线管用绝缘性物质形成,表面形成凹凸形状;所说线圈导线沿上述凹凸形状的凹部缠绕,形成设置在上述凹部的线圈绕组,当所说片材受到由中空辊产生的热量时,足以熔化图像形成物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一加压辊与中空辊相接,所说加压辊与中空辊相配合用于接收片材到两者之间,在那里来自中空辊的热量及来自加压辊和中空辊的压力结合使图像形成物质熔化在片材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凹凸部包括一延伸于绕线管端部之间的螺旋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线圈与绕线管设定为从所说线圈的外周面到绕线管凸部顶端的距离H≥3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适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包括所说中空辊、线圈、绕线管、加压辊、以及排出辊,上述排出辊用于接收来自所说中空辊和加压辊的所说片材,该排出辊将所说片材排离所说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加热到足以将图像形成物质熔化在一片材上的温度的装置,其包括一用导电部件形成的中空辊,其有一内表面;一配设在上述中空辊的中空部分的线圈,所说线圈包括传输电流的导线,使所说中空辊的导电部件产生感应电流和热量;其特征在于;设有由绝缘性物质形成的绕线管和中空辊的内表面之间,以便在所说绕线管与中空辊的内表面之间保持一间隔,该凸起部由绝缘性物质形成;当所说片材受到由中空辊产生的热量时,图像形成物质被熔化。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一加压辊与中空辊相接,加压辊与中空辊相配合用于接收所说片材到两者之间,来自中空辊的热量及来自加压辊和中空辊的压力结合使图像形成物质熔化在所说片材上。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线圈与绕线管设定为从线圈外周面到绕线管凸部顶端的距离H≥3mm。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说凸起部包括分别设置在绕线管两端及中央部附近的圆周面上的各部分。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凸起部与绕线管形成为一体。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凸起部呈凸缘状。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凸起部包括一凸缘件,其是与绕线管分开的独立件,可在线圈的外周面上滑动。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一加压辊与中空辊的外部相接,加压辊与中空辊相配合用于接收所说片材到两者之间,来自中空辊的热量及来自加压辊和中空辊的压力使图像形成物质熔化在所说片材上。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加热到足以将图像形成物质熔化在一片材上的温度的装置,其包括一用导电部件形成的中空辊,其中空部分由一内圆周面限定;一配设在上述中空辊的中空部分的线圈,所说线圈包括传输电流的导线,使中空辊的导电部件产生感应电流和热量;其特征在于;设有一芯部件,感应线圈安装其上,可回转地支承着中空辊;从中空辊的内周面到感应线圈外周面的半径方向距离设定为3-8mm;当所说片材受到由中空辊产生的热量时,图像形成物质被熔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说芯部件包括一呈圆筒状的中心轴部分,带一开口端和中空的内部,设置开口端使得与一通风扇连通,使中心轴的中空内部通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安装在芯部件上的温度检测装置,感应线圈与其相接,其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置,被加热到足以将图像形成物质熔化在一片材上的温度,其包括: 一用导电部件形成的中空辊; 一配设在上述中空辊的中空部分的线圈,所说线圈包括传输电流的导线,使所说中空辊的导电部件产生感应电流和热量;其特征在于: 设有配置在所说线圈内部的绕线管,所说绕线管用绝缘性物质形成,其表面形成凹凸形状; 所说线圈的导线沿上述凹凸形状的凹部缠绕,形成设置在上述凹部的线圈绕组; 当所说片材受到上述由中空辊产生的热量时,足以熔化图像形成物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山博司桧谷敏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