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长梁或柱的脱模起吊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905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长梁或柱的脱模起吊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在脱模起吊装置上的一组定滑轮吊扣(8)和一组动滑轮吊扣(10)以及依次穿过定滑轮吊扣(8)和动滑轮吊扣(10)的平衡钢丝绳(9)实现对细长梁或柱(13)的多点自平衡起吊,从而防止在起吊过程中造成细长梁或柱(13)的弯曲变形或断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选用带滑轮结构的脱模起吊装置,起吊时可减少钢丝绳与吊扣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吊点在受力的时,可根据钢丝绳长度、吊钉位置自动平衡受力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加工、易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受钢丝绳长度和吊钉高低的影响,通过滑轮的滑动功能,结合受力点受力的大小自动滑动找平。较好的解决了细长梁或柱的吊装问题。了细长梁或柱的吊装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长梁或柱的脱模起吊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长梁或柱的脱模起吊方法及装置,属于起重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中经常会起吊一些长度较长截面较小的细长梁或柱。采用常规的脱模起吊装置可能会出现细长梁或柱上各吊点受力不均衡而造成细长梁或柱的弯曲或损坏。因此现有常规脱模起吊装置不能满足细长梁或柱的起吊要求,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长梁或柱的脱模起吊方法及装置,以满足细长梁或柱的起吊要求,防止起吊时造成细长梁或柱的弯曲或损坏,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细长梁或柱的脱模起吊方法,该方法通过设在脱模起吊装置上的一组定滑轮吊扣和一组动滑轮吊扣以及依次穿过定滑轮吊扣和动滑轮吊扣的平衡钢丝绳实现对细长梁或柱的多点自平衡起吊,从而防止在起吊过程中造成细长梁或柱的弯曲变形或断裂。
[0005]前述方法中,所述起吊过程中应保持龙门吊扣与主梁的中线对齐,同时主梁长度方向与细长梁或柱长度方向平行且中点均位于中线上。
[0006]前述方法中,所述平衡钢丝绳的长度约为主梁两端吊扣之间距离的2~3倍;以确保吊装时平衡钢丝绳呈约90
°
三角波形状;波谷的动滑轮吊扣经吊物钢丝绳和鸭嘴扣与细长梁或柱上预埋的吊钉连接;平衡钢丝绳两端分别与扣在主梁两端的吊扣连接。
[0007]按上述方法构成并用于上述方法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细长梁或柱的脱模起吊装置为,该装置包括主梁,主梁顶部设有偶数个吊耳,主梁底部沿长度方向均布有一组吊孔;主梁顶部对称于主梁的中线的两个吊耳经起吊钢丝绳与龙门吊扣连接;主梁两端的吊孔上设有吊扣;主梁两端的吊扣之间均布有一组定滑轮吊扣;主梁一端的吊扣与平衡钢丝绳一端连接,平衡钢丝绳另一端依次穿过一组定滑轮吊扣与主梁另一端的吊扣固定连接;在吊扣与定滑轮吊扣之间的平衡钢丝绳上和两个定滑轮吊扣之间的平衡钢丝绳上均设有动滑轮吊扣;每个动滑轮吊扣上均设有吊物钢丝绳;吊物钢丝绳另一端经鸭嘴扣与预制构件上的吊钉连接。
[0008]前述脱模起吊装置中,所述定滑轮吊扣之间的距离与细长梁或柱上预埋的吊钉之间的距离对应。
[0009]前述脱模起吊装置中,所述每个与动滑轮吊扣连接的吊物钢丝绳长度相等。
[0010]前述脱模起吊装置中,所述起吊钢丝绳、平衡钢丝绳和吊物钢丝绳两端均设有绳环。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选用带滑轮结构的脱模起吊装置,起吊时可减少钢丝绳与吊扣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吊点在受力的时,可根据钢丝绳长度、吊钉位置自
动平衡受力点;主梁按一定间距开设吊孔,根据构件吊点需求数量,通过增加或减少定滑轮吊扣和动滑轮吊扣数量,满足不同数量吊点的使用,提高脱模起吊装置的通用性;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加工、易操作。脱模起吊装置不受钢丝绳长度和吊钉高低的影响,通过滑轮的滑动功能,结合受力点受力的大小自动滑动找平。较好的解决了细长梁或柱的吊装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中的标记为:1-主梁、2-吊耳、3-吊孔、4-中线、5-起吊钢丝绳、6-龙门吊扣、7-吊扣、8-定滑轮吊扣、9-平衡钢丝绳、10-动滑轮吊扣、11-吊物钢丝绳、12-鸭嘴扣、13-细长梁或柱、14-吊钉、15-绳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细长梁或柱的脱模起吊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方法通过设在脱模起吊装置上的一组定滑轮吊扣8和一组动滑轮吊扣10以及依次穿过定滑轮吊扣8和动滑轮吊扣10的平衡钢丝绳9实现对细长梁或柱13的多点自平衡起吊,从而防止在起吊过程中造成细长梁或柱13的弯曲变形或断裂。起吊过程中应保持龙门吊扣6与主梁1的中线4对齐,同时主梁1长度方向与细长梁或柱13长度方向平行且中点均位于中线4上。平衡钢丝绳9的长度约为主梁1两端吊扣7之间距离的2~3倍;以确保吊装时平衡钢丝绳9呈约90
°
三角波形状;波谷的动滑轮吊扣10经吊物钢丝绳11和鸭嘴扣12与细长梁或柱13上预埋的吊钉14连接;平衡钢丝绳9两端分别与扣在主梁1两端的吊扣7连接。
[0016]根据上述方法构成并用于上述方法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细长梁或柱的脱模起吊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主梁1,主梁1顶部设有偶数个吊耳2,主梁1底部沿长度方向均布有一组吊孔3;主梁1顶部对称于主梁1的中线4的两个吊耳2经起吊钢丝绳5与龙门吊扣6连接;主梁1两端的吊孔3上设有吊扣7;主梁1两端的吊扣7之间均布有一组定滑轮吊扣8;主梁1一端的吊扣7与平衡钢丝绳9一端连接,平衡钢丝绳9另一端依次穿过一组定滑轮吊扣8与主梁1另一端的吊扣7固定连接;在吊扣7与定滑轮吊扣8之间的平衡钢丝绳9上和两个定滑轮吊扣8之间的平衡钢丝绳9上均设有动滑轮吊扣10;每个动滑轮吊扣10上均设有吊物钢丝绳11;吊物钢丝绳11另一端经鸭嘴扣12与预制构件13上的吊钉14连接。定滑轮吊扣8之间的距离与细长梁或柱13上预埋的吊钉14之间的距离对应。每个与动滑轮吊扣10连接的吊物钢丝绳11长度相等。起吊钢丝绳5、平衡钢丝绳9和吊物钢丝绳11两端均设有绳环15。
[0017]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装置可用于细长梁或柱13浇筑脱模或现场安装起吊过程。
[0018]在浇筑细长梁或柱13时,应在细长梁或柱13上预埋用于脱模或转运的吊钉14,吊钉14为环状或U形结构。起吊过程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自平衡的脱模起吊装置;多功能自平衡的脱模起吊装置顶部设有吊耳2,吊耳2由起吊钢丝绳5与龙门吊扣6或吊钩连接;多功能自平衡的脱模起吊装置底部均布有一组吊孔3,吊孔3用于固定吊扣7和定滑轮吊扣8;两端的吊孔3上扣有吊扣7,中间的吊孔3上扣有定滑轮吊扣8。平衡钢丝绳9两端分别与吊扣7固定连接,平衡钢丝绳9中部依次从定滑轮吊扣8穿过,定滑轮吊扣8根据吊钉14的数量将平衡
钢丝绳9分为相对应的区域段,平衡钢丝绳9的每个区域段均设有动滑轮吊扣10,定滑轮吊扣8和动滑轮吊扣10上的滑轮能够减少钢丝绳与吊扣之间的摩擦;动滑轮吊扣10经吊物钢丝绳11与细长梁或柱13上的吊钉14连接,选择相对应规格和数量的吊物钢丝绳11和鸭嘴扣12,将鸭嘴扣12固定与吊钉14连接。脱模起吊装置的主梁1呈长条状,通过将吊扣7和定滑轮吊扣8扣在主梁1不同的吊孔3上,可满足细长梁或柱13上不同位置的吊点。脱模起吊装置与细长梁或柱13连接起吊之后,随着龙门吊的提升,细长梁或柱13的自重将平衡钢丝绳9绷紧,平衡钢丝绳9在定滑轮吊扣8和动滑轮吊扣10之间滑动,根据细长梁或柱13的吊点位置自动找到平衡点,从而使细长梁或柱13在起吊过程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减少细长梁或柱13在起吊和转运过程中的损坏。
[0019]操作程序包括:起吊准备

组装自平衡的脱模起吊装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长梁或柱的脱模起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设在脱模起吊装置上的一组定滑轮吊扣(8)和一组动滑轮吊扣(10)以及依次穿过定滑轮吊扣(8)和动滑轮吊扣(10)的平衡钢丝绳(9)实现对细长梁或柱(13)的多点自平衡起吊,从而防止在起吊过程中造成细长梁或柱(13)的弯曲变形或断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细长梁或柱的脱模起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过程中应保持龙门吊扣(6)与主梁(1)的中线(4)对齐,同时主梁(1)长度方向与细长梁或柱(13)长度方向平行且中点均位于中线(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细长梁或柱的脱模起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钢丝绳(9)的长度约为主梁(1)两端吊扣(7)之间距离的2~3倍;以确保吊装时平衡钢丝绳(9)呈约90
°
三角波形状;波谷的动滑轮吊扣(10)经吊物钢丝绳(11)和鸭嘴扣(12)与细长梁或柱(13)上预埋的吊钉(14)连接;平衡钢丝绳(9)两端分别与扣在主梁(1)两端的吊扣(7)连接。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3所述任一方法的细长梁或柱的脱模起吊装置,包括主梁(1),其特征在于:主梁(1)顶部设有偶数个吊耳(2),主梁(1)底部沿长度方向均布有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学斌王文彦付源侯奎余恒张登钱陈昌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贵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