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水平复位的智能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02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按键水平复位的智能开关,包括:固定部分、按压部分和连接在固定部分和按压部分之间的剪刀脚机构;剪刀脚机构包括枢转连接的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第一器件为一侧开口的框体,第二器件由开口置入框体内;框体的内侧壁中部与第二器件的侧壁中部形成枢转连接;第一器件的外侧壁两端、第二器件的侧壁两端分别与按压部分和固定部分转动连接;按压部分与固定部分平行并位于固定部分上方,按压部分与固定部分在相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触发件和微动智能开关;第二器件沿着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让位开口,按压按压部分时,触发件穿过让位开口顶抵微动智能开关使其闭合。上述的智能开关,能够实现按键垂直升降。能够实现按键垂直升降。能够实现按键垂直升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键水平复位的智能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尤其涉及智能开关。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智能开关的触发方式主动分为:翘板式、微动开关点动式、触摸式。翘板式为传统开关的触发方式,手感比较生硬。微动开关点动式手感不清晰,要么按键很凶,要么按键边缘无法触发开关,触摸式牺牲了按键手感,体验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按键水平复位的智能开关,实现按键垂直升降。
[000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按键水平复位的智能开关,包括:固定部分、按压部分和连接在固定部分和按压部分之间的剪刀脚机构;
[0005]所述剪刀脚机构包括枢转连接的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所述第一器件为一侧开口的框体,第二器件由所述开口置入框体内;所述框体的内侧壁中部与第二器件的侧壁中部形成枢转连接;
[0006]所述第一器件的外侧壁两端、第二器件的侧壁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部分和固定部分转动连接;
[0007]所述按压部分与固定部分平行并位于固定部分上方,所述按压部分与固定部分在相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触发件和微动智能开关;所述第二器件沿着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让位开口,按压所述按压部分时,所述触发件穿过让位开口顶抵微动智能开关使其闭合。
[000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器件的侧壁中部和两端分别沿着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插柱。
[000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器件的外侧壁两端分别沿着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插柱;所述第一器件的内侧壁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柱转动连接的第一插槽。
[001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分朝向固定部分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柱和第二插柱转动连接的第二插槽。
[001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分朝向按压部分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柱和第二插柱转动连接的第三插槽。
[001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槽沿着转动方向为半封闭插槽,其具有供所述第一插柱和第二插柱进出的缺口。
[001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插槽沿着转动方向为全封闭插槽。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按键水平复位的智能开关,通过剪刀脚机构对按键垂直方向运动的约束,使得按键在触发过程中垂直运动,用户按压按压部分上表面的任意位置,都可以实现按键的操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智能开关的侧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剪刀脚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水平复位的智能开关,包括:固定部分1、按压部分2和连接在固定部分1和按压部分2之间的剪刀脚机构3;
[0020]所述剪刀脚机构3包括枢转连接的第一器件31和第二器件32;所述第一器件31为一侧开口的框体,第二器件32由所述开口置入框体内;所述框体的内侧壁中部与第二器件32的侧壁中部形成枢转连接;
[0021]所述第一器件31的外侧壁两端、第二器件32的侧壁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部分2和固定部分1转动连接;
[0022]所述按压部分2与固定部分1平行并位于固定部分1上方,所述按压部分2与固定部分1在相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触发件和微动智能开关;所述第二器件32沿着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让位开口322,按压所述按压部分2时,所述触发件穿过让位开口322顶抵微动智能开关使其闭合。
[0023]上述的按键水平复位的智能开关,通过剪刀脚机构3对按键垂直方向运动的约束,使得按键在触发过程中垂直运动,用户按压按压部分2上表面的任意位置,都可以实现按键的操控。
[0024]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第一器件31和第二器件32连接、为了实现第一器件31、第二器件32与固定部分1和按压部分2的连接,采用了如下的结构:
[0025]所述第二器件32的侧壁中部和两端分别沿着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插柱321。所述第一器件31的外侧壁两端分别沿着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插柱311;所述第一器件31的内侧壁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柱321转动连接的第一插槽。
[0026]为了与第一插柱321和第二插柱311配合,所述按压部分2朝向固定部分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柱321和第二插柱311转动连接的第二插槽21。所述固定部分1朝向按压部分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柱321和第二插柱311转动连接的第三插槽11。
[0027]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用户对开关进行清洁,所述第二插槽21沿着转动方向为半封闭插槽,其具有供所述第一插柱321和第二插柱311进出的缺口。这样按压部分2与剪刀脚机构3的装配就比较简单。所述第三插槽11沿着转动方向为全封闭插槽。
[0028]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水平复位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分、按压部分和连接在固定部分和按压部分之间的剪刀脚机构;所述剪刀脚机构包括枢转连接的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所述第一器件为一侧开口的框体,第二器件由所述开口置入框体内;所述框体的内侧壁中部与第二器件的侧壁中部形成枢转连接;所述第一器件的外侧壁两端、第二器件的侧壁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部分和固定部分转动连接;所述按压部分与固定部分平行并位于固定部分上方,所述按压部分与固定部分在相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触发件和微动智能开关;所述第二器件沿着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让位开口,按压所述按压部分时,所述触发件穿过让位开口顶抵微动智能开关使其闭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键水平复位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器件的侧壁中部和两端分别沿着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插柱。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文建国龙湘青林开雄曾国棋姚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兆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