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相适应的分散式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8997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相适应的分散式处理装置,包括接触氧化池、沉淀池、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曝气增氧池等处理单元以及管路设备、控制阀门、曝气组件和控制装置。处理装置兼具生物技术高效性及生态技术稳定性,对有机物、氮、磷均有良好去除效果;构型紧凑、净化单元布局合理,可大幅降低温度对生物生态工艺的影响;基于控制装置实现与污水排放相适应,延缓湿地堵塞、降低运行成本及管理难度。处理装置外形呈圆柱型结构,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农村、旅游点等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相适应的分散式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与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相适应的分散式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活污水是我国主要的水体污染源之一。在城镇地区,完善的排水管网及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保障了较高的生活污水处理率。但是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及诸多旅游景点,受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污水集中处理可行性较低,分散式处理成为理想的选择。
[0003]不同于集中式生活污水,分散式生活污水水量排放特征表现为:1)昼夜差异显著,水量绝大部分在昼间排放,而夜间水量几乎为零;2)由于农户生活作息时间较固定,水量在一日之内的变化规律较为稳定。
[0004]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大致分为生物处理技术,生态处理技术,生物生态组合技术三大类。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广泛,污染物净化效率高,但运行费用较大且有一定技术难度。生态处理技术适用于较低浓度污水处理,最常见的人工湿地系统具有运维简单、费用低廉的优点,但缺点在于占地面积大、易堵塞。生物生态组合技术旨在耦合生物、生态两种技术,实现优势互补。
[0005]生物生态组合技术应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部分问题:1)分散式生活污水水量昼夜间差异大,易造成运行中的能耗浪费;2)不同生物、生态工艺的选择及组合直接影响净化效果;3)生物、生态工艺在低温下处理效率不佳;4)以人工湿地为代表的生态工艺易堵塞的问题依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相适应的分散式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处理装置充分与分散式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特征相适应,在保障水质净化效果的基础上延长使用寿命、节约占地、降低管理难度和运行成本。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相适应的分散式处理装置,包括接触氧化池,所述接触氧化池内插接有进水管,所述接触氧化池的外侧周向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外部周向设置有若干个下行垂直潜流湿地,相邻所述下行垂直潜流湿地接触连接,所述下行垂直潜流湿地外部周向设置有曝气增氧池,所述下行垂直潜流湿地和所述曝气增氧池相连通;
[0008]所述接触氧化池的顶部设置有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分别与所述接触氧化池和曝气增氧池相连通,所述下行垂直潜流湿地的底部设置有输水管道,所述曝气增氧池的外壁上设置有出水管;
[0009]所述曝气组件上电性连接有控制装置。
[0010]优选的,所述接触氧化池为圆柱形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弹性立体填料。
[0012]优选的,所述曝气组件包括曝气风机和曝气管道,所述曝气风机设置在所述接触氧化池上方,所述曝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曝气风机固定连接,所述曝气管道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接触氧化池和曝气增氧池的底部。
[0013]优选的,所述下行垂直潜流湿地包括若干层基质层,所述基质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布水层、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和集水层,所述布水层和所述集水层上固定安装有管路。
[0014]优选的,所述管路包括若干输水管道,若干所述输水管道呈“丰”字型结构。
[0015]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可拆卸连接有进水阀门,所述输水管道上可拆卸连接有排空阀门。
[0016]优选的,所述下行垂直潜流湿地和所述曝气增氧池通过连接管相连通。
[0017]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曝气风机、排空阀门和进水阀门电性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基质层上种植有挺水植物。
[001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的分散式处理装置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水质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分散式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接触氧化池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及部分氮、磷,降低污染物浓度;同时以接触氧化池为中心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沉淀池、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和曝气增氧池,由接触氧化池内净化完成的污水溢流入沉淀池内,在沉淀池内去除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同时配合设置多组相邻接触的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和曝气增氧池,使得污水由依次溢流至每组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和曝气增氧池内,最终由最后一组的曝气增氧池底部流出;污水依次流经接触氧化池、沉淀池以及多组“下行垂直潜流湿地、曝气增氧池”,污水通过好氧、厌氧环境交替,有效脱氮除磷并深度净化有机物,综合保障出水水质。
[0021]2)本专利技术的分散式处理装置解决了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度的问题;以接触氧化池为中心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沉淀池、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和曝气增氧池,由于接触氧化池、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净化效率均与温度有关,将曝气增氧池置于最外侧,成为接触氧化池和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保温层,而对温度要求最高的接触氧化池置于中心区域;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分散式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小,更适用于对农村、小工厂等分散式排水的地方进行污水处理。
[0022]3)本专利技术的分散式处理装置与分散式生活污水水量特征相适应;本专利技术的分散式处理装置通过采用电控装置,可以根据生活污水流量特征设置工作时间及停歇时间;工作时间内,排空阀门关闭、进水阀门开启、曝气风机启用,装置净化生活污水;停歇时间内,排空阀门开启、进水阀门关闭、曝气风机停用,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曝气增氧池中的水体排空,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还起到了节能节约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分散式处理装置的寿命。
[0023]4)本专利技术的分散式处理装置有效克服人工湿地堵塞问题;沉淀池去除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尤其是接触氧化池中排出的微生物残体,保护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在工作时间内蓄水运行、停歇时间内排空,呈干湿交替运行状态,有效提高运行状态下的净化效率并延缓堵塞进程。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分散式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分散式处理装置沿中心线的剖面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布水层的输水管道布设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集水层的输水管道布设图;
[0029]其中,1-接触氧化池;2-沉淀池;3-下行垂直潜流湿地;4-曝气增氧池;5-曝气管道;6-输水管道;7-排空阀门;8-进水阀门;9-曝气风机;10-控制装置;11-弹性立体填料;12-布水层;13-第一净化层;14-第二净化层;15-集水层;16-进水管;17-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相适应的分散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氧化池(1),所述接触氧化池(1)内插接有进水管(16),以所述接触氧化池(1)为中心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沉淀池(2)、下行垂直潜流湿地(3)和曝气增氧池(4),所述沉淀池(2)的外部周向设置有若干个下行垂直潜流湿地(3),相邻所述下行垂直潜流湿地(3)接触连接,所述下行垂直潜流湿地(3)外部周向设置有曝气增氧池(4),所述下行垂直潜流湿地(3)和所述曝气增氧池(4)相连通;所述接触氧化池(1)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分别与所述接触氧化池(1)和曝气增氧池(4)相连通,所述下行垂直潜流湿地(3)的底部设置有输水管道(6),所述曝气增氧池(4)的外壁上设置有出水管(17);所述曝气组件上电性连接有控制装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相适应的分散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池(1)为圆柱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相适应的分散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池(1)内设置有弹性立体填料(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相适应的分散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组件包括曝气风机(9)和曝气管道(5),所述曝气风机(9)设置在所述接触氧化池(1)上方,所述曝气管道(5)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