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制作蔬菜用有机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883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制作蔬菜用有机肥的方法,属于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本方法操作简单,以厨余垃圾为原料,通过对两次发酵过程水分含量、温度等参数的控制,可将发酵后有机肥的理、化含量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数值波动不超过15%,利于后期肥料管理。利于后期肥料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垃圾制作蔬菜用有机肥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厨余垃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制作蔬菜用有机肥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0003]目前我国厨余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还是填埋或者焚烧,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垃圾处理难度和费用。将厨余垃圾制作成有机肥,用于植物生长,是厨余垃圾合理再用的有效方法,但厨余垃圾成分复杂,突出表现为含菌量高、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高、脂质含量高、成分含量不稳定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厨余垃圾有机肥制作的难度:(1)厨余垃圾的生物菌种复杂难以保障安全,发酵过程难以操控;(2)蛋白成分的复杂性导致单一的处理利用方式整体资源化利用率低,在高附加价值领域的利用率更低;(3)有机质的高含量和复杂性容易使生物处理系统受到较大的冲击,投入和维护成本高,处理效率低;(4)由于餐饮的趋向性和随机性,每天厨余垃圾的成分含量波动都比较大,难以控制。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制作蔬菜用有机肥的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制作蔬菜用有机肥的方法,可将厨余垃圾制作成有机肥料,成分相对可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厨余垃圾制作蔬菜用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秸秆打碎,得秸秆粉,将秸秆粉与水按质量比为(3-5):1混匀,得发酵原料;
[0009]优选的,秸秆粉与水按质量比为4:1混匀
[0010]有益效果:厨余垃圾蛋白质含量高,有害菌群含量不稳定,秸秆发酵可有效培养有益菌群,为后期发酵做准备;秸秆发酵后的产物蛋白含量低有,可有效中和厨余垃圾蛋白成分;
[0011](2)将步骤(1)中所述的发酵原料按质量1-3%接种发酵菌,将接种后的发酵原料在含水量40-50%,35-45℃温度下堆肥,恒温发酵15-20天,得第一次发酵肥料;
[0012]优选的,酵菌在含水量45%,40℃温度下堆肥,恒温发酵17天;
[0013]有益效果:35-45℃是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淀粉芽孢杆菌的生长温度,有利于菌类的生长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分泌;
[0014](3)将步骤(2)中所述的得第一次发酵肥料与厨余垃圾混合,得混合原料,调节第一次发酵肥料与厨余垃圾的质量比,使混合原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6%,得混合发酵原料;
[0015]优选的,使混合原料中蛋白质含量在4.5%;
[0016]有益效果:厨余垃圾蛋白质结构复杂,在发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3-6%的蛋白质含量是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淀粉芽孢杆菌可正常分解的范围;
[0017](4)将贝壳打碎,得贝壳粉,将步骤(3)中所述混合发酵原料按质量3-5%加入贝壳粉,混匀,得贝壳混合发酵原料,堆肥,并将含水量调至55-60%,自然发酵60-80天,得厨余垃圾有机肥料;发酵前15天,对贝壳混合发酵原料进行翻料搅拌;
[0018]优选的,将步骤(3)中所述混合发酵原料按质量比4%加入贝壳粉,混匀,得贝壳混合发酵原料,堆肥,将含水量控制在57%,自然发酵70天;
[0019]有益效果:厨余垃圾中有大量的脂类,脂类分解无害需要大量的氧分,前15天翻堆有利于氧分的摄入,有利于氧分的分解;
[0020]优选的,自然发酵70天;
[0021]优选的,所述发酵菌由以下重量份物质组成:3-5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地衣芽孢杆菌和2-4份淀粉芽孢杆菌;
[0022]更优选的,所述发酵菌由以下重量份物质组成:4份枯草芽孢杆菌、1.5份地衣芽孢杆菌和3份淀粉芽孢杆菌;
[0023]有益效果: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淀粉芽孢杆菌可以分泌,脂肪酶、淀粉酶和多糖酶,可有效降解厨余垃圾的主要成分;
[0024]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秸秆至少包含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和高粱秸秆中一种;
[0025]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秸秆粉直径≦2mm;
[0026]更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秸秆粉直径为1.5mm;
[0027]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贝壳粉直径≦0.2mm;
[0028]更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贝壳粉直径为0.15mm;
[0029]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所述发酵前15天对贝壳混合发酵原料进行翻料搅拌的过程为:发酵1-3天,贝壳混合发酵原料每天搅拌3次;发酵4-9天,贝壳混合发酵原料每天搅拌2次;发酵10-15天,贝壳混合发酵原料每天搅拌1次。
[003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制作蔬菜用有机肥的方法,本方法操作简单,以厨余垃圾为原料通过对两次发酵的水分含量、温度等参数的控制,可将发酵后有机肥的理化含量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数值波动不超过15%,利于后期肥料管理,且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利于植物生长,为厨余垃圾制作有机肥提供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贝壳购自海鲜加工厂;枯草芽孢杆菌购自广西农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地衣芽孢杆菌购自广西农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淀粉芽孢杆菌广西农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其他药剂为常规实验药剂,采购自市售渠道;未提及的实验方法为常规实验方法,在此不再
一一赘述。
[0033]实施例1
[0034]收集餐厨余垃圾,计算厨余垃圾各物质含量,结果如表1,将其制作成有机肥,方法如下:
[0035](1)将玉米秸秆打碎,得秸秆粉,秸秆粉直径2mm,将秸秆粉与水按质量比为3:1混匀,得发酵原料;
[0036](2)按3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和2份淀粉芽孢杆菌配制发酵菌,将步骤(1)中所述的发酵原料按质量1%接种发酵菌,将接种后的发酵原料在含水量40%,35℃温度下堆肥,恒温发酵15天,得第一次发酵肥料;
[0037](3)将步骤(2)中所述的得第一次发酵肥料与厨余垃圾混合,得混合原料,调节第一次发酵肥料与厨余垃圾的质量比,使混合原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得混合发酵原料;
[0038](4)将贝壳打碎,得贝壳粉,贝壳粉直径0.2mm;将步骤(3)中所述混合发酵原料按质量3%加入贝壳粉,混匀,得贝壳混合发酵原料,堆肥,将含水量调至55%,自然发酵,发酵1-3天,贝壳混合发酵原料每天搅拌3次,发酵4-9天,贝壳混合发酵原料每天搅拌2次,发酵10-15天,贝壳混合发酵原料每天搅拌1次,自然发酵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制作蔬菜用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秸秆打碎,得秸秆粉,将秸秆粉与水按质量比为(3-5):1混匀,得发酵原料;(2)将步骤(1)中所述的发酵原料按质量1-3%接种发酵菌,将接种后的发酵原料在含水量40-50%,35-45℃温度下堆肥,恒温发酵15-20天,得第一次发酵肥料;(3)将步骤(2)中所述的第一次发酵肥料与厨余垃圾混合,得混合原料,调节第一次发酵肥料与厨余垃圾的质量比,使混合原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6%,得混合发酵原料;(4)将贝壳打碎,得贝壳粉,将步骤(3)中所述混合发酵原料按质量3-5%加入贝壳粉,混匀、堆肥,并将含水量调至55-60%,自然发酵60-80天,得厨余垃圾有机肥料;发酵前15天,对贝壳混合发酵原料进行翻料搅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制作蔬菜用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文义程谦勋武艳朱磊朱佳魏东霞汪小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祯环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