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66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2
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包括下定位机构以及设置在下定位机构内侧的一次冲切机构,上模包括上定位机构、设置在上定位机构内侧的二次定位机构和设置在二次定位机构内侧的二次冲切机构;下定位机构与上定位机构相对设置,在下定位机构和上定位机构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板材的防滑机构,二次定位机构与一次冲切机构相对设置,在二次定位机构靠近一次冲切机构的一侧也设有防滑机构,防滑机构用于固定板材被一次冲切机构冲切后的部分,使板材在两次连续的冲切过程中,被冲切的位置都能够被持续施加局部的预压紧作用,而且被冲切部分及冲切部分四周的拉伸变形量降低至最小,进而实现等同于精冲压工艺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精冲压工艺通常需要特定的精冲设备,普通的冲压设备无法满足精冲工艺的需求。例如工业电器中2mm左右厚度的黑色金属材料,如果冲切面的光洁度要求较高的,就需要通过精冲工艺来实现。目前精冲工艺的通用做法是:设计制造普通结构的精冲模具,然后安装在精冲冲床上冲压加工。但是目前精冲工艺有两个缺点:一是需要配置价格昂贵的精冲机床;二是生产效率低,通常生产节拍只有100次左右/分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但能够用于精冲工艺的冲压模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包括下定位机构以及设置在下定位机构内侧的一次冲切机构,上模包括上定位机构、设置在上定位机构内侧的二次定位机构和设置在二次定位机构内侧的二次冲切机构;下定位机构与上定位机构相对设置,在下定位机构和上定位机构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板材的防滑机构,二次定位机构与一次冲切机构相对设置,在二次定位机构靠近一次冲切机构的一侧也设有防滑机构,二次定位机构上的防滑机构用于固定板材被一次冲切机构冲切后的部分。
[0006]优选的,所述一次冲切机构的中部设有用于避让二次冲切机构的凹槽,且一次冲切机构对应在凹槽的四周形成环形结构的环台,所述二次定位机构上设有两组防滑机构,两组防滑机构分别对应环台顶侧靠近内环的侧边和靠近外环的侧边。<br/>[0007]优选的,所述防滑机构成环形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内防滑圈,以及间隔设置在内防滑圈外侧的外防滑圈。
[0009]优选的,所述的内防滑圈和外防滑圈的纵向截面分别成三角形。
[0010]优选的,所述内防滑圈顶部到外防滑圈顶部的距离为2mm;所述内防滑圈和外防滑圈的高度为0.5mm。
[0011]优选的,所述上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以及设置在固定板内侧的上模刀口,上模刀口的底侧设有防滑机构;二次定位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脱料弹簧、上顶板、上顶杆和脱料块,上模刀口的中部设有用于避让脱料块的上模刀口槽;二次冲切机构包括冲子,脱料块的中部设有用于避让冲子的脱料块槽,上模刀口和脱料块的底侧分别设有防滑机构。
[0012]优选的,所述上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上模板和上定位机构,所述二次定位机构设置在上定位机构内侧,二次定位机构的脱料弹簧与上模座相连,所述二次冲切机构设置在二次定位机构内侧,二次冲切机构的冲子的一端经过第一上螺钉与上夹板相连。
[0013]优选的,所述下定位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脱料板、下顶杆、下顶板和弹簧,脱料板的顶侧设有防滑机构;一次冲切机构包括凸凹模,凸凹模顶侧的中部设有用于避让冲子的凹槽,凸凹模的顶侧对应在凹槽的四周形成环形结构的环台,在脱料板的中部设有用于避让凸凹模的脱料板槽。
[0014]优选的,所述下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支撑板和下垫脚;下定位机构的脱料板设置在下模板的上方,弹簧与下垫脚相连;所述上模刀口上的防滑机构围绕在上模刀口槽的四周,脱料板上的防滑机构围绕在脱料板槽的四周。
[0015]本技术的冲压模具,一次冲压过程包括两次冲切,在下定位机构、上定位机构和二次定位机构上分别设置的防滑机构,当一次冲切机构对板材进行第一次冲切时,通过下定位机构和上定位机构上的防滑机构分别从两侧对板材进行预压紧,当二次冲切机构对板材进行第二次冲切时,通过二次定位机构上的防滑机构对板材预压紧,将板材被第一次冲切的部分预压紧在一次冲切机构上,不仅使板材在两次连续的冲切过程中,被冲切的位置都能够被持续施加局部的预压紧作用,而且板材在经过两次预压紧后,能够保证被冲切部分及冲切部分四周的拉伸变形量降低至最小,进而实现等同于精冲压工艺的效果,特别是在冲速达到200次/分钟时,也能达到专业精冲设备才能达到的精冲压工艺效果。此外,每个防滑机构分别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内防滑圈和外防滑圈,内防滑圈和外防滑圈分别对板材C进行预压紧,能够实现更好的预压紧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冲压模具的开模状态;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由图1向图2位置移动的状态;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冲压模具的闭模状态;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脱料块的俯视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脱料块的侧视局部放大图;
[002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上模刀口的俯视图;
[002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上模刀口的侧视局部放大图;
[0024]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脱料板的俯视图;
[0025]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脱料板的侧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1至10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冲压模具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冲压模具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27]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A和下模B,下模B包括下定位机构以及设置在下定位机构内侧的一次冲切机构,上模A包括上定位机构、设置在上定位机构内侧的二次定位机构和设置在二次定位机构内侧的二次冲切机构;
[0028]下定位机构与上定位机构相对设置,在下定位机构和上定位机构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板材C的防滑机构100,二次定位机构与一次冲切机构相对设置,在二次定位机构靠近一次冲切机构的一侧也设有防滑机构100,二次定位机构上的防滑机构100用
于固定板材C被一次冲切机构冲切后的部分。
[0029]本技术的冲压模具,一次冲压过程包括两次冲切,在下定位机构、上定位机构和二次定位机构上分别设置的防滑机构100,当一次冲切机构对板材C进行第一次冲切时,通过下定位机构和上定位机构上的防滑机构100分别从两侧对板材C进行预压紧,当二次冲切机构对板材C进行第二次冲切时,通过二次定位机构上的防滑机构100对板材C预压紧,将板材C被第一次冲切的部分预压紧在一次冲切机构上,不仅使板材C在两次连续的冲切过程中,被冲切的位置都能够被持续施加局部的预压紧作用,而且板材C在经过两次预压紧后,能够保证被冲切部分及冲切部分四周的拉伸变形量降低至最小,进而实现等同于精冲压工艺的效果,特别是在冲速达到200次/分钟时,也能达到专业精冲设备才能达到的精冲压工艺效果。
[003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上模A和下模B中的“上”和“下”并非为位置限定,也可以调换一次冲切机构和二次冲切机构的位置,调换后由上模A先进行第一次冲切,再通过下模B进行第二次冲切,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1]如图1-3所示,所述下定位机构包括脱料板6,所述一次冲切机构包括凸凹模18,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A)和下模(B),其特征在于:下模(B)包括下定位机构以及设置在下定位机构内侧的一次冲切机构,上模(A)包括上定位机构、设置在上定位机构内侧的二次定位机构和设置在二次定位机构内侧的二次冲切机构;下定位机构与上定位机构相对设置,在下定位机构和上定位机构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板材(C)的防滑机构(100),二次定位机构与一次冲切机构相对设置,在二次定位机构靠近一次冲切机构的一侧也设有防滑机构(100),二次定位机构上的防滑机构(100)用于固定板材(C)被一次冲切机构冲切后的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冲切机构的中部设有用于避让二次冲切机构的凹槽(181),且一次冲切机构对应在凹槽(181)的四周形成环形结构的环台(182),所述二次定位机构上设有两组防滑机构(100),两组防滑机构(100)分别对应环台(182)顶侧靠近内环的侧边和靠近外环的侧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机构(100)成环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机构(100)包括内防滑圈(100a),以及间隔设置在内防滑圈(100a)外侧的外防滑圈(100b)。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防滑圈(100a)和外防滑圈(100b)的纵向截面分别成三角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滑圈(100a)顶部到外防滑圈(100b)顶部的距离为2mm;所述内防滑圈(100a)和外防滑圈(100b)的高度为0.5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5)以及设置在固定板(5)内侧的上模刀口(16),上模刀口(16)的底侧设有防滑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文举徐永富唐丰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