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60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防撞驾驶服防护性差等问题。本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包括防护主体,防护主体内部设置有气囊组件,防护主体上设置有与气囊组件相配合的支撑形变结构以及用于为气囊组件充气的充气组件,当气囊组件被充气组件充气膨胀之后,气囊组件会形成与人体颈部位置对应的护颈部和与人体尾椎位置对应的后保护部,支撑形变结构会随着气囊体积变化进行相应的形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内部结构合理、支撑性好的优点。支撑性好的优点。支撑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


[0001]本技术属于防护用品
,涉及一种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

技术介绍

[0002]骑行服是指骑行自行车或者摩托车时的专业运动服。骑行服的分类可以有多种分法,可按照季节来分类,也可按照面料、款式分类,也可按照制作工艺来分类,骑行服包括自行车骑行服,与摩托车骑行服,摩托车骑行服,摩托车骑行服以防风、防护为主要目的。
[0003]摩托车骑行服大多都是在安全气囊式的,在发生碰撞时,通过按压衣服上的按钮或者引绳来打开安全气囊,当气囊被打开时,骑行服会瞬间被撑开,现有市场上的摩托车骑行服大多都直接为气囊膨胀预留有空间,同时为了防止骑行服过度臃肿,设计师在设计时会减小气囊的膨胀量,虽然依旧能起到一定的防撞功能,但当冲击过大时,对气囊造成过度挤压,导致气囊安全性能不够同时,现有的防撞骑行服无法完全保护脊柱、颈部以及尾椎部免受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内部结构合理、支撑性好的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一种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包括防护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主体内部设置有气囊组件,所述的防护主体上设置有与气囊组件相配合的支撑形变结构以及用于为气囊组件充气的充气组件,当气囊组件被充气组件充气膨胀之后,气囊组件会形成与人体颈部位置对应的护颈部和与人体尾椎位置对应的后保护部,且气囊组件能够挤压支撑形变结构从而使支撑形变结构形变。
>[0007]在上述的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中,所述的气囊组件还包括设置于防护主体内的前连接主体与后连接主体,所述的护颈部设置于前连接主体的上部,所述的后保护部设置于后连接主体的下部,所述的前连接主体、后连接主体、后保护部以及护颈部的内部相互连通。
[0008]在上述的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中,所述的护颈部与前连接主体之间形成一个U型的防护槽,所述的后连接主体呈片状覆盖于人体的背部上,所述的前连接主体和后连接主体与防护主体为可拆装连接。
[0009]在上述的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中,前连接主体下端的两侧均设有连接前连接主体与后连接主体的连接侧部,其中一个连接侧部导通前连接主体与后连接主体,另一个连接侧部与前连接主体或后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
[0010]在上述的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中,所述的后保护部上设置有用于将后保护部固定在防护主体外表面上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
[0011]在上述的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中,所述的支撑形变结构包括连接体,所
述的连接体设置于防护主体的左右两侧,每个防护主体上端与其相配合的袖体之间设有弹性体。
[0012]在上述的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中,所述的外衬包括固定边,相邻固定边之间具有伸缩部,伸缩部通过固定边固定在内衬上,当驾驶服内的气囊未处于膨胀状态,伸缩部与内衬之间具有形变间隙,当驾驶服内的气囊膨胀之后,伸缩部的内表面与内衬的外表面相贴合
[0013]在上述的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中,所述的连接体包括内衬以及用于防止内衬过度伸缩的外衬,所述的内衬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的外衬覆盖于内衬的外表面上,当防护主体内的气囊组件未处于膨胀状态时,外衬与内衬之间具有形变间隙,当防护主体内的气囊组件膨胀之后,外衬的内表面与内衬的外表面相贴合。
[0014]在上述的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中,所述弹性体的边沿处包裹住连接体的上端部以及袖体与连接体相对应处的配合部,当袖体与连接体之间拼合时,弹性体呈环状,弹性体的内侧设有透气层。
[0015]在上述的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中,所述的防护主体上还设有若干个扩撑结构,若干个所述的扩撑结构均分分布在两个袖体上,每个所述的扩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在袖体上的第一固定扣以及与第一固定扣相配合的扩撑带,所述扩撑带的一端固定在袖体上,扩撑带的另一端具有与第一固定扣相配合的第二固定扣。
[0016]在上述的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中,所述的充气组件包括设置于防护主体内的安全气瓶,所述安全气瓶的一端与气囊组件内部相连通,安全气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的安全绳,安全气瓶通过安全绳悬挂固定在车上,当人体意外脱离驾驶位置时,安全绳会触发安全气瓶打开,对气囊组件进行充气。
[00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1、本技术中的气囊组件被充气组件充气膨胀之后,气囊组件会形成与人体颈部位置对应的护颈部和与人体尾椎位置对应的后保护部,支撑形变结构会随着气囊体积变化进行相应的形变,提升驾驶服整体的防护性能。
[0019]2、本技术中的前连接主体、后连接主体、后保护部以及护颈部的内部相互连通,可以实现快速充气,提高响应效率。
[0020]3、本技术防护主体内的气囊组件未处于膨胀状态时,外衬与内衬之间具有形变间隙,当防护主体内的气囊组件膨胀之后,外衬的内表面与内衬的外表面相贴合,通过外衬来防止防护主体过度拉伸。
[0021]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中气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中后保护部与防护主体的连接结构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中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技术中气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防护主体;2、气囊组件;3、支撑形变结构;4、充气组件;5、前连接主体;6、后连接主体;7、防护槽;8、连接侧部;9、第一固定件;10、第二固定件;11、连接体;12、弹性体;13、内衬;14、外衬;15、透气层;16、扩撑结构;17、第一固定扣;18、扩撑带;19、第二固定扣;20、固定边;21、伸缩部;22、袖体;23护颈部;24、后保护部;25、形变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包括防护主体1,防护主体1内部设置有气囊组件2,防护主体1上设置有与气囊组件2相配合的支撑形变结构3以及用于为气囊组件2充气的充气组件4,当气囊组件2被充气组件4充气膨胀之后,气囊组件2会形成与人体颈部位置对应的护颈部23和与人体尾椎位置对应的后保护部24,支撑形变结构3会随着气囊体积变化进行相应的形变。
[0032]在本实施例中,防护主体1内设有气囊组件2,在未充气状态下,后保护部24与护颈部23处于压扁的状态,当气囊组件2被充气组件4充气膨胀之后,后保护部24与护颈部23会形成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包括防护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主体(1)内部设置有气囊组件(2),所述的防护主体(1)上设置有与气囊组件(2)相配合的支撑形变结构(3)以及用于为气囊组件(2)充气的充气组件(4),当气囊组件(2)被充气组件(4)充气膨胀之后,气囊组件(2)会形成与人体颈部位置对应的护颈部(23)和与人体尾椎位置对应的后保护部(24),且气囊组件(2)能够挤压支撑形变结构(3)从而使支撑形变结构(3)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组件(2)还包括设置于防护主体(1)内的前连接主体(5)与后连接主体(6),所述的护颈部(23)设置于前连接主体(5)的上部,所述的后保护部(24)设置于后连接主体(6)的下部,所述的前连接主体(5)、后连接主体(6)、后保护部(24)以及护颈部(23)的内部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颈部(23)与前连接主体(5)之间形成一个U型的防护槽(7),所述的后连接主体(6)呈扁平状覆盖于人体的背部上,所述的前连接主体(5)和后连接主体(6)与防护主体(1)为可拆装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其特征在于,前连接主体(5)下端的两侧均设有连接前连接主体(5)与后连接主体(6)的连接侧部(8),其中一个连接侧部(8)导通前连接主体(5)与后连接主体(6),另一个连接侧部(8)与前连接主体(5)或后连接主体(6)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保护部(24)上设置有用于将后保护部(24)固定在防护主体(1)外表面上的第一固定件(9)与第二固定件(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形变结构(3)包括连接体(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黎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路盾安防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