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防跌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740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防跌倒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穿戴防跌倒装置包括腰环,第一气囊可拆卸贴合设置在腰环正前方外侧,一对立柱对称设置在腰环后侧,一对固定带对称设置在立柱上半部,且两端可拆卸连接,用于固定立柱,弹性布设置在立柱之间,一对球形第二气囊一一对应设置在立柱另一端,第一充气元件和一对第二充气元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内部,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腰环内部,且分别与第一充气元件和第二充气元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穿戴防跌倒装置,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监控身体倾倒方向,根据身体倾倒方向及时打开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从而有效避免现有防跌倒装置因缺乏头部防护装置带来的危害。置带来的危害。置带来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防跌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防跌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老年人由于年龄大、体质弱,其走路不稳,容易跌倒摔伤造成身体伤害,但老年人在平时活动时又难以时刻有人陪伴,因此在老年人独处时如何将摔倒所造成的伤害风险降低到最小,是老年健康产业领域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0003]中国技术专利201920448920.8公开了一种全方位防跌倒装置,该装置包括防护服本体、加速传感器、三轴陀螺仪、中央处理系统、报警系统、至少两个压缩气体装置以及若干安全气囊,防护服前后的四个安全气囊可以使防护更加全面,也大大降低了发生前倾、后仰或者侧翻的可能性,可以全方位保护穿戴者的安全。但是该方案仅能保护上半身,现有技术虽可通过佩戴护膝保护膝盖,但是缺少防护头部的装置,一旦病人向后倾倒,头部易触地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穿戴防跌倒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穿戴防跌倒装置,包括:
[0007]腰环,其两端可拆卸连接;
[0008]第一气囊,其为弧形结构,且可拆卸贴合设置在所述腰环正前方外侧;
[0009]一对立柱,其一端对称设置在所述腰环后侧,且沿所述腰环轴向向上;
[0010]一对固定带,其一一对称设置在所述一对立柱上半部,且两端可拆卸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立柱;
[0011]弹性布,其设置在所述一对立柱之间;
[0012]一对第二气囊,其为球形结构,且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立柱另一端;
[0013]第一充气元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囊内部;
[0014]一对第二充气元件,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第二气囊内部;
[0015]加速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腰环内部,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充气元件和所述一对第二充气元件连接。
[0016]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一对第二气囊上设置有排气孔。
[0017]优选的是,所述充气元件包括电爆管、点火粉和气体发生剂。
[0018]优选的是,所述腰环为弹性材质。
[0019]优选的是,所述腰环两端通过卡扣连接。
[0020]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一对第二气囊为尼龙材质。
[0021]优选的是,所述立柱为弹性材质。
[0022]优选的是,所述立柱为橡胶。
[0023]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带为弹性绳。
[0024]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腰环通过魔术贴连接。
[0025]本技术提供的可穿戴防跌倒装置,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监控身体倾倒方向,根据身体倾倒方向及时打开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从而有效避免现有防跌倒装置因缺乏头部防护装置带来的危害。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所述可穿戴防跌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所述可穿戴防跌倒装置的俯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所述可穿戴防跌倒装置的主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腰环;2.第一气囊;3.立柱;4.固定带;5.弹性布;6.第二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技术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结构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0033]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穿戴防跌倒装置,包括腰环1、第一气囊2、立柱3、固定带4、弹性布5和第二气囊6。腰环1的两端可拆卸连接,为了方便操作,在本实施例中腰环1两侧通过卡扣连接,腰环1为弹性材质;第一气囊2为弧形结构,且可拆卸贴合设置在腰环1正前方外侧,用于防止身体前倾时对身体造成损伤。
[0034]一对立柱3的一端对称设置在腰环1后侧,且沿腰环1轴向向上,立柱3为弹性材质,在本实施例中立柱3为橡胶材质;一对固定带4一一对称设置在立柱3上半部,且两端可拆卸连接,用于固定立柱3,本实施例中固定带4为弹性绳;弹性布5设置在两根立柱3之间;一对球形结构的第二气囊6一一对应设置在立柱3另一端;第一充气元件设置在第一气囊2内部,一对第二充气元件分别设置在一对第二气囊6内部;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腰环1内部,且分别与第一充气元件和一对第二充气元件连接。
[0035]使用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监控身体状态,当监控到身体前倾时,将信号传递给第一充气元件,控制第一充气元件打开第一气囊2,对身体前部进行防护,当将监控到身体后仰时,将信号分别传递给一对第二充气元件,控制第二充气元件打开第二气囊6,使头部位于两第二气囊6上方,防止头部触地造成损伤。
[0036]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囊2和一对第二气囊6均为尼龙材质,且其内层还涂有树脂层,第一气囊2和一对第二气囊6上设置有排气孔,气囊上的排气孔可以在气囊受到压力过大时排出部分气体,保持气囊一定的弹性,减小撞击对人体冲击,同时也可以防止气囊爆裂。
[0037]本实施例中,第一充气元件和第二充气元件包括电爆管、点火粉和气体发生剂,气体发生剂为叠氮化钠或硝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0038]为了方便固定及拆卸,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囊2和腰环1通过魔术贴连接。
[0039]本技术提供的可穿戴防跌倒装置,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监控身体倾倒方向,根据身体倾倒方向及时打开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从而有效避免现有防跌倒装置因缺乏头部防护装置带来的危害。
[0040]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防跌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腰环,其两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气囊,其为弧形结构,且可拆卸贴合设置在所述腰环正前方外侧;一对立柱,其一端对称设置在所述腰环后侧,且沿所述腰环轴向向上;一对固定带,其一一对称设置在所述一对立柱上半部,且两端可拆卸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立柱;弹性布,其设置在所述一对立柱之间;一对第二气囊,其为球形结构,且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立柱另一端;第一充气元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囊内部;一对第二充气元件,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第二气囊内部;加速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腰环内部,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充气元件和所述一对第二充气元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防跌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一对第二气囊上设置有排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蝶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