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兑卤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60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兑卤反应器,包括反应罐、搅拌桨和搅拌驱动机构。反应罐上端侧壁上设有F卤液进液口、E卤液进液口和反应液出口,反应罐内设有与反应罐同轴装配的F卤液进液中心筒和中心导流筒,F卤液进液中心筒下端设置在中心导流筒内且位于设置在中心导流筒内的E卤料分布器上方,中心导流筒与反应罐罐底设有间隙。搅拌桨桨叶设置在中心导流筒内且位于F卤液进液中心筒出液端下方,搅拌桨连接杆上端穿过F卤液进液中心筒与安装在反应罐顶部上方的搅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钾肥生产中产生的细晶器溢流液体作为E点卤水、原矿浓密机的溢流作为F点卤水将E点与F点卤水反应形成含钠光卤石矿。F点卤水反应形成含钠光卤石矿。F点卤水反应形成含钠光卤石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兑卤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钾肥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兑卤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兑卤法生产氯化钾的原理是通过相图计算,将成水盐相图成比例的 F点卤水和E点卤水掺兑制得含钠光卤石矿。采用钾肥生产中产生的分解完成液由细晶器溢流液作为E点卤水,原矿浓密机的溢流作为F 点卤水,将两者进行兑卤,首要目标是回收成矿卤水,其次,在这两股卤水组成分别接近相图E点卤水组成和F点卤水组成时,兑卤得到含钠光卤石矿。
[0003]因其特殊工艺,要求溶液在配比时E卤能在F卤中均匀扩散,还要求溶液在罐体中至少有一定的停留时间(如5分钟以上),这就需要经过精密计算设计一种新型兑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兑卤反应器,能够利用钾肥生产中产生的细晶器溢流液体作为E点卤水、原矿浓密机的溢流作为F点卤水将E点与F点卤水反应形成含钠光卤石矿,使E卤能在F卤中均匀扩散,并能促进两者的反应。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兑卤反应器,包括反应罐、搅拌桨和搅拌驱动机构;所述反应罐上端侧壁上设有F卤液进液口、E卤液进液口和反应液出口,所述反应罐内设有与所述反应罐同轴装配的F卤液进液中心筒和中心导流筒,所述F卤液进液中心筒下端设置在所述中心导流筒内且位于设置在所述中心导流筒内的E卤料分布器上方,所述中心导流筒与所述反应罐罐底设有间隙。
[0006]所述搅拌桨桨叶设置在所述中心导流筒内且位于所述F卤液进液中心筒出液端下方,所述搅拌桨连接杆上端穿过所述F卤液进液中心筒与安装在所述反应罐顶部上方的搅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F卤液进液口与F卤液进液管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F卤液进液管的出液端与所述F卤液进液中心筒流体导通连接。
[0007]所述E卤液进液口与E卤液进液管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E 卤液进液管的出液端设置在所述中心导流筒内;所述反应液出口与出液导管出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出液导管进液端设置在所述反应罐内且位于所述中心导流筒的下方。
[0008]上述的兑卤反应器,所述反应罐侧壁上设有事故溢流口,所述事故溢流口位于所述反应液出口的上方。
[0009]上述的兑卤反应器,所述导流筒下方设有引流构件,邻近所述引流构件且位于所述引流构件上方的所述反应罐侧壁上设有检修人孔。
[0010]上述的兑卤反应器,所述引流构件为锥体,所述锥体大头朝上放置在所述反应罐罐底上。
[0011]上述的兑卤反应器,所述锥体小头端端面上开设有锥形通槽。
[0012]上述的兑卤反应器,所述锥体锥度为90
°

[0013]上述的兑卤反应器,所述锥形通槽锥度为90
°

[0014]上述的兑卤反应器,所述中心导流筒包括上段锥形筒、中段直筒和下段锥形筒,所述上段锥形筒缩口端与所述中段直筒上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中段直筒下段与所述下段锥形筒缩口端同轴固定连接。
[0015]上述的兑卤反应器,所述E卤料分布器设置在所述上段锥形筒内。
[0016]上述的兑卤反应器,所述搅拌桨搅桨叶设置在所述中段直筒内。
[0017]上述的兑卤反应器,所述上段锥形筒锥度为14
°

[0018]上述的兑卤反应器,所述下段锥形筒的锥度为30
°

[0019]上述的兑卤反应器,邻近所述反应罐罐底的所述反应罐侧壁上设有排净口。
[0020]上述的兑卤反应器,所述反应罐罐底设有锚固支座。
[0021]上述的兑卤反应器,所述搅拌驱动机构安装在设置在所述反应罐罐顶上的桥架上。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的兑卤设备相比,本技术适用于E卤与F卤的兑卤反应,可使E卤与F卤的液体在罐体内部充分混合的同时,保证了液体的混合时间,通过搅拌促进其反应,提高了兑卤成品品质,稳定了产品产量、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兑卤反应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兑卤反应器俯视时结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5]图中:1-锥形通槽;2-底板;3-锥体;4-锚固支座;5-中心导流筒; 6-E卤料分布器;7-反应罐;8-F卤液进液中心筒;9-桥架;10-栏杆; 11-搅拌驱动机构;12-出液导管;13-搅拌桨;14-桨叶;15-上段锥形筒; 16-中段直筒;17-下段锥形筒;18-F卤液进液管;19-E卤液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与效果表述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兑卤反应器,包括反应罐7、搅拌桨13和搅拌驱动机构11,所述反应罐7为横截面为圆形的筒状结构,底部由底板2密封。
[0028]所述反应罐7上端侧壁上设有F卤液进液口a、E卤液进液口b和反应液出口c。所述反应罐7内设有与所述反应罐7同轴装配的F卤液进液中心筒8和中心导流筒5。所述F卤液进液中心筒8下端设置在所述中心导流筒5内且位于设置在所述中心导流筒5内的E卤料分布器6 上方,所述中心导流筒5与所述反应罐7罐底设有间隙。所述搅拌桨13 桨叶14设置在所述中心导流筒5内且位于所述F卤液进液中心筒8出液端下方,所述搅拌桨13连接杆上端穿过所述F卤液进液中心筒8与安装在所述反应罐7顶部上方的搅拌驱动机构11传动连接。
[0029]所述F卤液进液口a与F卤液进液管18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F卤液进液管18出液端与所述F卤液进液中心筒8流体导通连接;所述E卤液进液口b与E卤液进液管19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 E卤液进液管19出液端设置在所述中心导流筒5内。所述反应液出
口c 与出液导管12出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出液导管12进液端设置在所述反应罐7内且位于所述中心导流筒5的下方,所述出液导管12整体设置在所述反应罐7内。其中,所述搅拌驱动机构11安装在设置在所述反应罐7罐顶上的桥架9上,所述反应罐7的罐底均匀分布有12个锚固支座4对所述反应罐7进行支撑。在图1和图2中,a为F卤液进液口,b为E卤液进液口,c为反应液出口,d为事故溢流口,e为检修人孔,f为排净口。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罐7侧壁上设有事故溢流口d,所述事故溢流口d位于所述反应液出口c的上方;邻近所述反应罐7罐底的所述反应罐7侧壁上设有排净口f。所述导流筒下方设有引流构件,邻近所述引流构件且位于所述引流构件上方的所述反应罐7侧壁上设有检修人孔f。其中,所述引流构件为锥体3,所述锥体3大头朝上放置在所述反应罐7罐底上,所述锥体3小头端端面上开设有锥形通槽1,所述锥体3锥度为90
°
,所述锥形通槽1锥度为90
°
。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兑卤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7)、搅拌桨(13)和搅拌驱动机构(11);所述反应罐(7)上端侧壁上设有F卤液进液口(a)、E卤液进液口(b)和反应液出口(c),所述反应罐(7)内设有与所述反应罐(7)同轴装配的F卤液进液中心筒(8)和中心导流筒(5),所述F卤液进液中心筒(8)下端设置在所述中心导流筒(5)内且位于设置在所述中心导流筒(5)内的E卤料分布器(6)上方,所述中心导流筒(5)与所述反应罐(7)罐底设有间隙;所述搅拌桨(13)桨叶(14)设置在所述中心导流筒(5)内且位于所述F卤液进液中心筒(8)出液端下方,所述搅拌桨(13)连接杆上端穿过所述F卤液进液中心筒(8)与安装在所述反应罐(7)顶部上方的搅拌驱动机构(11)传动连接;所述F卤液进液口(a)与F卤液进液管(18)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F卤液进液管(18)出液端与所述F卤液进液中心筒(8)的流体导通连接;所述E卤液进液口(b)与E卤液进液管(19)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E卤液进液管(19)的出液端设置在所述中心导流筒(5)内;所述反应液出口(c)与出液导管(12)的出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出液导管(12)进液端设置在所述反应罐(7)内且位于所述中心导流筒(5)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兑卤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7)侧壁上设有事故溢流口(d),所述事故溢流口(d)位于所述反应液出口(c)的上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韧王青青沈善强周强贾国安于雪峰李生斌芮燕辉史金彪任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