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度中生菌素F对照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828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纯度中生菌素F对照品及其制备方法,中生菌素母药依次经过强酸性离子树脂吸附分离、活性炭脱色、低压浓缩、甲醇除盐、脱盐凝胶脱盐、低压浓缩、高压色谱制备分离、浓缩冻干的步骤得到纯度≥98%的中生菌素F对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目前企业生产中生菌素的质量检测,填补了目前中生菌素物对照品的空白,极大的降低了中生菌素的质量控制成本,有效的解决了中生菌素质量层次不齐的现象,有利于增强生物农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于增强生物农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于增强生物农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纯度中生菌素F对照品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抗生素提纯
,具体涉及一种高纯度中生菌素F对照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生菌素,化学名称为链丝菌素(streptothricins),是最早发现的抗生素之一,其中链丝菌素F早在1942年即由Waksman的研究小组所发现,但其化学结构一直到1982年才通过人工全合成而最终确定。中生菌素的化学结构由链里定内酰胺、古洛糖胺和赖氨酸侧链三部分组成,具有杀菌活性的主要成分有7个,根据赖氨酸的数量从1-7分别命名为链丝菌素F、E、D、C、B、A和X。
[0003]中生菌素抗菌谱广,能抗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分枝杆菌、酵母菌及丝状真菌,对人畜中等毒性。我国目前有效登记的中生菌素原药及制剂共有42个品种,其中12%中生菌素母药登记产品1个,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3个,5%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个,混配可湿性粉剂22个,其余为颗粒剂及水剂等,可以看出可湿性粉剂制剂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主要用于防治苹果轮纹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番茄青枯病等病害。目前福建凯立母药年产值折百约120t,按照市场价100-120万/吨的价格估算,价值约1.4亿元左右,生产为制剂价值约4.5亿/年,在生物农药的市场占有率很可观。根据我们前期对中生菌素的检测发现,中生菌素产品中,中生菌素F占总有效成分的70%以上。但是目前国内中生菌素的检测大多以生物测定法为主,众所周知,生物测定法在作为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无法对产品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且检测时间长,目前即使有个别厂家以高效液相法作为质量控制方法,但是苦于市场无中生菌素F对照品,企业所进行的方法均无法对中生菌素进行有效的定性定量分析,所以提纯制备高纯度的中生菌素F对照品应用于产品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纯度中生菌素F对照品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中生菌素母药进行粗分离,再利用活性炭对解析液进行脱色处理,减压浓缩减少体积,然后利用盐不溶于甲醇而中生菌素溶于甲醇的原理,用甲醇进行粗除盐,再用脱盐凝胶对浓缩液进行脱盐处理,将脱盐后的脱盐溶液进行减压浓缩,最后高压制备,浓缩冻干,得到纯度为98%以上的中生菌素F对照品。
[0005]为了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纯度的中生菌素F对照品的制备方法,中生菌素母药依次经过强酸性离子树脂吸附分离、活性炭脱色、低压浓缩、甲醇除盐、脱盐凝胶脱盐、低压浓缩、高压色谱制备分离、浓缩冻干的步骤得到纯度≥98%的中生菌素F对照品。
[0006]更为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纯度中生菌素F对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强酸型阳离子树脂吸附分离:将中生菌素母药用水溶解,静置后取上清液上强酸性
阳离子树脂,吸附进料流速为0.5~2.5BV/h,吸附饱和后,用纯水清洗树脂柱,然后用5%~8%NaCl溶液进行解析,收集解析液;2)活性炭脱色:按照解析液体积加入0.2~0.5%活性炭,搅拌,温度控制在35~40℃,静置,用滤纸进行过滤,除去活性炭;3)减压浓缩,甲醇除盐:将步骤2)滤液进行浓缩,浓缩完成后,加入甲醇,洗出中生菌素,然后继续浓缩,重复上述步骤约3~5次,最后将甲醇蒸干,将剩余固形物用纯水进行溶解;4)用脱盐凝胶脱盐:将步骤3)溶液分次上脱盐凝胶,待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后,加纯水作为流动相,流速0.5~1BV/h,分段收集流出液,对流出液进行检测,收集含有中生菌素F馏分;5)减压浓缩:将含有中生菌素F的馏分进行混合,浓缩减少体积;6)高压制备:将步骤5)浓缩液用高压制备色谱仪进行高压制备,流速30~70ml/min,检测波长200nm,上样体积2~10ml,收集含中生菌素馏分,制备后中生菌素纯度≥98%;7)减压浓缩、冻干:将步骤6)制备出的中生菌素纯度≥98%馏分混合菌素进行浓缩,将浓缩液冻干,得到纯度≥98%的白色固体中生菌素对照品。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步骤中,步骤(1)中,中生菌素母药与纯水的质量为1:15~1:20。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步骤中,步骤(3)中,减压浓缩的压力为-0.08~-0.1MPa,温度为50~55℃。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步骤中,步骤(4)中,脱盐凝胶选择LH-20凝胶,1L凝胶上样2~10ml。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步骤中,步骤(5)中,减压浓缩压力为-0.08~-0.1MPa,温度为50~55℃。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步骤中,步骤(6)中,色谱柱50mm*250mm,内装C18、10μm填料,流动相2~3%甲醇+97~98%(2

~5

磷酸水溶液)。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步骤中,步骤(7)中,减压浓缩压力为-0.08~-0.1MPa,温度为50~55℃。
[0013]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上述制备得到的纯度≥98%的中生菌素F对照品。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应用于目前企业生产中生菌素的质量检测,填补了目前中生菌素物对照品的空白,极大的降低了中生菌素的质量控制成本,有效的解决了中生菌素质量层次不齐的现象,有利于增强生物农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中生菌素F分子式;图2为中生菌素F对照品的1H-NMR(500Mz,D2O)谱图;图3为中生菌素F对照品的
13
C-NMR(125Mz,D2O)谱图;图4为中生菌素F对照品的高分辨质谱图;图5为中生菌素F对照品液相色谱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中生菌素F对照品制备工艺流程图;注:所附图片为实例2所得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专利技术实质性特点下面用实例予以说明,应该理解为,实例是用于说明,并不限制该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核心内容依据权利要求加以说明。
[0017]实施例11)强酸型阳离子树脂吸附分离:将中生菌素母药与纯水按照质量1:20的比例将中生菌素母药进行溶解,静置约2h,取上清液上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吸附进料流速为1.0BV/h,吸附饱和后,用纯水清洗树脂柱,然后用6NaCl溶液进行解析,收集解析液;2)活性炭脱色:按照解析液体积加入0.3%活性炭,搅拌处理30min,温度控制在35~37℃,静置2h,用滤纸进行过滤,除去活性炭;3)减压浓缩,甲醇除盐:将步骤2)滤液用旋转蒸发仪进行浓缩减少体积,浓缩压力为-0.1Mpa,温度50℃。浓缩的过程中盐会逐渐析出,浓缩完成后,加入甲醇,洗出中生菌素,然后继续浓缩,重复上述步骤约3次,最后将甲醇蒸干,将剩余固形物用少量纯水进行溶解;4)LH-20凝胶脱盐:将步骤3)溶液分次上脱盐凝胶,1L凝胶上样约10ml,待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后,加纯水作为流动相,流速0.8BV/h,分段收集流出液,对流出液进行检测,收集含有中生菌素F 馏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纯度的中生菌素F对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生菌素母药依次经过强酸性离子树脂吸附分离、活性炭脱色、低压浓缩、甲醇除盐、脱盐凝胶脱盐、低压浓缩、高压色谱制备分离、浓缩冻干的步骤得到纯度≥98%的中生菌素F对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强酸型阳离子树脂吸附分离:将中生菌素母药用水溶解,静置后取上清液上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吸附进料流速为0.5~2.5BV/h,吸附饱和后,用纯水清洗树脂柱,然后用5%~8%NaCl溶液进行解析,收集解析液;2)活性炭脱色:按照解析液体积加入0.2~0.5%活性炭,搅拌,温度控制在35~40℃,静置,用滤纸进行过滤,除去活性炭;3)减压浓缩,甲醇除盐:将步骤2)滤液进行浓缩,浓缩完成后,加入甲醇,洗出中生菌素,然后继续浓缩,重复上述步骤约3~5次,最后将甲醇蒸干,将剩余固形物用纯水进行溶解;4)用脱盐凝胶脱盐:将步骤3)溶液分次上脱盐凝胶,待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后,加纯水作为流动相,流速0.5~1BV/h,分段收集流出液,对流出液进行检测,收集含有中生菌素F馏分;5)减压浓缩:将含有中生菌素F的馏分进行混合,浓缩减少体积;6)高压制备:将步骤5)浓缩液用高压制备色谱仪进行高压制备,流速30~70ml/min,检测波长200nm,上样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楠杨宏勃潘忠成高波张心心郭秀艳李蒲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麦斯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