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具调整机构及岸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26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具调整机构,包括: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钢丝绳组,从卷筒伸出后,穿过滑轮组件后与驱动部连接,驱动部和卷筒设置在岸桥上相对的两端,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位于岸桥同一端,并朝向相对的两侧,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吊具滑轮和第三滑轮,钢丝绳组中的钢丝绳从卷筒伸出后,依次穿过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吊具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后与驱动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依靠岸桥上已有的卷筒、钢丝绳和滚轮进行改造,形成吊具调整机构,改造范围小,成本低,能够通过对驱动部的远程调控,实现对吊具的自动化调节,便于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岸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岸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岸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具调整机构及岸桥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岸桥
,特别涉及一种吊具调整机构及岸桥。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港口的集装箱岸桥主要还是通过人工来调整岸桥尾部的多功能挂舱油缸系统或者岸桥头部的倾转机构来实现对吊具姿态的调整,操作过程复杂,效率低下。当岸桥升级成远程控制或自动化作业岸桥时,需要独立增加吊具防扭机构,减少吊具和箱子的对位时间,提升作业效率。一般这种改造的方案有两种,第一种方案是将岸桥尾部的多功能油缸系统升级改造液压站,使它具备抗扭动作,该方案的缺点是抗扭调整动作过于频繁,效率低下,油缸发热严重,油缸活塞杆上的密封圈容易磨损。第二种方案是在岸桥头部增加独立的抗扭机构,岸桥的尾部采用多功能油缸倾转机构,该方案的缺点是需要两套执行机构,设备成本大,改造点多,改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申请人发现,现有的岸桥在调整吊具姿态时只能通过人工操作,操作过程复杂,效率低下。同时,在对岸桥进行改造时,现有的改造方式具有操作复杂,而且需要部件多,改造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吊具调整机构,用于调整岸桥上吊具的姿态,吊具调整机构包括: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钢丝绳组,从卷筒伸出后,穿过滑轮组件后与驱动部连接,其中,驱动部和卷筒设置在岸桥上相对的两端,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位于岸桥同一端,并朝向相对的两侧,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吊具滑轮和第三滑轮,钢丝绳组中的钢丝绳从卷筒伸出后,依次穿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并从第二滑轮上的第一绳槽向下穿过吊具滑轮后返回第二滑轮,再依次穿过第二滑轮上的第二绳槽和第三滑轮后与第一驱动部或第二驱动部连接。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个吊具调整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依靠岸桥上已有的卷筒、钢丝绳和滚轮进行改造,形成吊具调整机构,改造范围小、成本低,能够通过对驱动部的远程调控,实现对吊具的自动化调节,便于使用。
[0006]可选地,钢丝绳组和滑轮组件均具有两组,分别设于岸桥的两侧,每组钢丝绳组均具有两条钢丝绳,每个滑轮组件均包括两个第一滑轮、两个第二滑轮、两个吊具滑轮和两个第三滑轮,其中,吊具滑轮设于吊具上,第二滑轮设于岸桥的小车上,第一滑轮设于岸桥上靠近卷筒的一端,第三滑轮设于岸桥上靠近驱动部的一端。
[0007]可选地,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均包括电动滚珠丝杠装置,每个电动滚珠丝杠装置均与钢丝绳的端部连接,用于拉紧或放松钢丝绳。
[0008]可选地,电动滚珠丝杠装置包括重负载滚珠丝杠。
[0009]可选地,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均包括减速装置,减速装置为平行轴减速箱或伞齿轮减速箱。
[001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岸桥,包括岸桥本体、小车、吊具和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吊具调整机构,小车可移动的设于岸桥本体上,吊具设于小车上,吊具调整机构设于岸桥本体上,用于调整吊具的姿态。
附图说明
[0011]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吊具调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吊具调整机构的驱动部布局示意图;
[0013]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吊具调整机构的驱动部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专利技术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专利技术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专利技术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专利技术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5]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16]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坐标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坐标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坐标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8]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0]参见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吊具调整机构1,用于调整岸桥(图中未示)上吊具(图中未示)的姿态,吊具调整机构1包括:驱动部10,包括第一驱动部100和第二驱动部101;钢丝绳组11,从卷筒110伸出后,穿过滑轮组件12后与驱动部10连接,其中,驱动部10和卷筒110设置在岸桥上相对的两端,第一驱动部100和第二驱动部101位于岸桥同一端,并朝向相对的两侧,滑轮组件12包括第一滑轮120、第二滑轮121、吊具滑轮122和第三滑轮123,钢丝绳组11中的钢丝绳111从卷筒110伸出后,依次穿过第一滑轮120和第二滑轮121,并从第二滑轮121上的第一绳槽(图中未注)向下穿过吊具滑轮122后返回第二滑轮
121,再依次穿过第二滑轮121上的第二绳槽(图中未注)和第三滑轮123后与第一驱动部100或第二驱动部101连接(如图1中实线箭头所示)。
[0021]也就是说,吊具调整机构1主要由驱动部10、钢丝绳组11和滑轮组件12组成,其中,沿着岸桥的长度方向(如图1中X方向所示),驱动部10设置在岸桥的一端,卷筒110设置在岸桥的另一端,也即,两者设置在岸桥上相对的两端。卷筒110上的钢丝绳111从卷筒110伸出后,能够通过第一滑轮120到达第二滑轮121,再从第二滑轮121的第一绳槽向下穿过吊具滑轮122后返回第二滑轮121,形成对吊具滑轮的支撑。钢丝绳111返回第二滑轮121后,通过第二滑轮121上的第二绳槽后继续伸长,在经过第三滑轮123后与驱动部10连接。
[0022]具体的,驱动部10包括第一驱动部100和第二驱动部101,第一驱动部100和第二驱动部101位于岸桥的同一端,并朝向相对的两侧,且均与对应的钢丝绳组11连接。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具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调整岸桥上吊具的姿态,所述吊具调整机构包括: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钢丝绳组,从卷筒伸出后,穿过滑轮组件后与所述驱动部连接,其中,所述驱动部和所述卷筒设置在所述岸桥上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位于所述岸桥同一端,并朝向相对的两侧,所述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吊具滑轮和第三滑轮,所述钢丝绳组中的钢丝绳从所述卷筒伸出后,依次穿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并从第二滑轮上的第一绳槽向下穿过所述吊具滑轮后返回所述第二滑轮,再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滑轮上的第二绳槽和所述第三滑轮后与所述第一驱动部或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组和所述滑轮组件均具有两组,分别设于所述岸桥的两侧,每组所述钢丝绳组均具有两条所述钢丝绳,每个所述滑轮组件均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滑轮、两个所述第二滑轮、两个所述吊具滑轮和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海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