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CO2测井隔离液预置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05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态CO2测井隔离液预置工艺。主要解决了现有液态CO2测井在井口和防喷管内形成冰堵导致测井仪器无法下井造成测井失败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液态CO2气井测试前确定好井内压力数据,做好施工准备工作;S2、将测井仪器放置到防喷管中后,将隔离液缓慢打满防喷管,在隔离液从高压设备的放空管线流出后,关闭放空阀门,通过高压注脂泵继续缓慢增压,观察确定达到预置液与井内液态CO2流体压力平衡后,隔离液预置初步成功;S3、缓慢打开测试阀门,一边打开一边观察压力变化情况,测试阀门完全打开后,测井仪器缓慢下井,隔离液预置成功。该预置工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测井效率和安全性,使测井仪器顺利下井。利下井。利下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态CO2测井隔离液预置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非常规油气勘探
,尤其涉及一种液态CO2测井隔离液预置工艺。

技术介绍

[0002]CO2是一种在油和水中溶解度都很高的气体,当它大量溶解于原油中时,可以使原油体积膨胀,粘度下降,还可以降低油水间的界面张力;CO2溶于水后形成的碳酸还可以起到酸化作用。它不受井深、温度、压力、地层水矿化度等条件的影响,由于以上各种作用和广泛的适用条件,注CO2提高采收率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人们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和现场实验,都证明了CO2是一种有效的驱油剂。
[0003]CO2的特殊物理性质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很大,遇水形成碳酸能将测井用的电缆、井下仪器和相关的井口连接设备造成损坏。此外,如果使用不当或疏忽大意,固态CO2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在发生CO2的泄漏时,还有可能引起地面设备、施工人员、井周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0004]在液态CO2气井测试的过程中,由于液态CO2温度低、腐蚀性强,为保证测井施工安全,向防喷管内注入隔离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在以前的测井过程中都是用移动的高压注脂泵、隔离液桶、调压阀、高压管线通过封井器的注入孔向防喷管里注入隔离液,由于无法固定高压注脂泵,容易损坏设备,隔离液桶无法密闭,注入隔离液时很容易造成脏污物质进入桶中,堵塞高压注脂泵泵,影响测井时效及安全完成气井测试的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现有采用液态CO2测井在井口和防喷管内形成冰堵导致测井仪器无法下井造成测井失败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完善的液态CO2测井隔离液预置工艺。该液态CO2测井隔离液预置工艺,注入足量的隔离液能够有效隔离和平衡井下流体,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测井效率和安全性,优化气井施工工艺,使测井仪器顺利下井,成功完成测井。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一种液态CO2测井隔离液预置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液态CO2气井测试前确定好井内压力数据、液态CO2注入量、井底深度、油层位置和管柱结构等相关数据,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连接好高压设备和井口的防喷装置的各类管线;S2、将测井仪器放置到防喷管中后,通过隔离液预置装置将隔离液通过井口底部的预置口缓慢打满防喷管,在隔离液从高压设备高处防喷头上连接的放空管线流出后,确认防喷管内无气体,关闭放空管线末端的放空阀门,此时高压防喷管内充满了隔离液;通过隔离液预置装置的高压注脂泵继续缓慢增压,达到预置液与井内液态CO2流体压力一致后,静置5-10分钟,观察防喷管内压力有无下降,确定无涨落达到预置液与井内液态CO2流体压力平
衡后,隔离液预置初步成功; S3、缓慢打开采油树上端的测试阀门,一边打开一边观察压力变化情况,测试阀门完全打开后,测井仪器缓慢下井,隔离液预置成功;S4、测井仪器顺利下井后,在测井防喷管内的井内液体和预置液的接触面会上移,填补测井仪器占有的体积空间,这时可以间歇适时补充隔离液填补此空间,始终保持该接触液面在采油树之下,持续隔离井内流体,确保井内流体不上移,测井时适时间断补充直至测井结束。
[0007]所述隔离液预置装置包括隔离液箱体,隔离液箱体顶部装有高压注脂泵,隔离液箱体一侧上部开有液位孔,监测箱里液面安全高度;下部装有排液阀;高压注脂泵通过隔离液高压管线连接井口封井器上隔离液预置口。
[0008]所述高压注脂泵由气动泵和柱塞泵两部分组成,气动泵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做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柱塞泵亦做上下往复运动,气动泵的活塞有效面积比柱塞泵的有效面积大150倍;所述隔离液选择甲醇、柴油、清水、泥浆、防冻液、密封脂。
[0009]本专利技术与上述
技术介绍
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能够隔离井内高压液态CO2流体;防止液态CO2泄露;2)、通过加压方法达到预置液与井内液态CO2的压力平衡,确保测井仪器顺利下井。
[0010]3)、测井过程中适时补充注入,始终保持预置液与井内液态CO2流体的平衡关系。
[0011]4)、实现液态CO2测井过程中零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0012]5)、杜绝液态CO2排放后对施工人员的冻伤事故,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测井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0013]本专利技术工艺有效地保护了测井仪器在下井时不受井内液态CO2流体的影响,确保了测井顺利进行;该工艺方法填补了在液态CO2流体下的测试防护方法的空白。此项液态CO2测井隔离液预置工艺是液态CO2测井工艺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0014]本专利技术液态CO2测井隔离液预置装置及工艺,易于安装和拆卸,便于运输,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安全性高,优化液态CO2气井施工工艺,提高测井效率和安全性。液态CO2测井如果不采用该工艺技术,在装好井口高压防喷装置后,打开采油树顶部的测试阀门时必然产生压降,由于液态CO2的特殊的物理性质必然形成干冰,在常温31℃以下能压缩呈液体,常压0.535MPa以下能冷凝呈固体-干冰,随着温度的升高,固态干冰可以升华呈蒸汽,造成高压防喷装置冻结,对测井仪器、高压防喷装置、井口各类管线、密封结构造成很大影响,严重时甚至可以使井控失效,造成井喷事故的发生。液态CO2测井隔离液预置工艺在反复试验成功后,以前采用人工加注隔离液效率极低,平均一口井加注隔离液时间为约为2~3小时,采用该工艺后,加装隔离液时间为约为10~20分钟,效率提高91.7%。
[0015]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液态CO2测井隔离液预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隔离液箱体;2-高压注脂泵; 3-液位孔;4-排液阀。
[00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以下以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实施过程。
[0018]一种液态CO2测井隔离液预置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备安装隔离液预置装置,隔离液预置装置包括隔离液箱体1, 隔离液箱体1顶部装有高压注脂泵2; 隔离液箱体1一侧上部开有液位孔3, 监测箱里液面安全高度;下部装有排液阀4; 高压注脂泵通过隔离液高压管线连接井口封井器上隔离液预置口;所述高压注脂泵由气动泵和柱塞泵两部分组成,气动泵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做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柱塞泵亦做上下往复运动,气动泵的活塞有效面积比柱塞泵的有效面积大150倍;所述隔离液选择甲醇、柴油、清水、泥浆、防冻液、密封脂。
[0019]第二步:在液态CO2气井测试前确定好井内压力数据,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连接好高压设备和井口的防喷装置的各类管线;第三步:将测井仪器放置到防喷管中后,通过隔离液预置装置将隔离液缓慢打满防喷管,在隔离液从高压设备高处防喷头上的的放空管线流出后,确认防喷管内无气体,关闭放空管线末端的放空阀门,此时高压防喷管内充满了隔离液;通过隔离液预置装置的高压注脂泵继续缓慢增压,达到预置液与井内液态CO2流体压力一致后,静置5~10分钟,观察防喷管内压力有无下降,确定无涨落达到预置液与井内液态CO2流体压力平衡后,隔离液预置初步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CO2测井隔离液预置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液态CO2气井测试前确定好井内压力数据、液态CO2注入量、井底深度、油层位置和管柱结构等相关数据,选择准备好隔离液体,在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后,到达井场先连接好高压设备和井口的防喷装置的各类管线;S2、将测井仪器放置到防喷管中后,通过隔离液预置装置将隔离液缓慢通过井口底部的预置口打满防喷管,在隔离液从高压设备高处防喷头上连接的放空管线有隔离液连续流出,确认防喷管内无气体后,关闭放空管线末端的放空阀门,此时高压防喷管内已经充满了隔离液;通过隔离液预置装置的高压注脂泵继续缓慢增压,达到预置液与井内液态CO2流体压力一致后,静置,观察防喷管内压力有无下降,确定无涨落达到预置液与井内液态CO2流体压力平衡后,隔离液预置初步成功; S3、缓慢打开采油树上端的测试阀门,一边打开一边观察压力变化情况,测试阀门完全打开后,测井仪器缓慢下井,隔离液预置成功;S4、测井仪器顺利下井后,在测井防喷管内的井内液体和预置液的接触面会上移,填补测井仪器占有的体积空间,这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涛王杨路远涛高明肖勇万舒郭立敏霍洪亮杨景海刘兴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