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压力传感膜制备方法、摔倒报警柔性地板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7963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压力传感膜制备方法、摔倒报警柔性地板及制作方法,摔倒报警柔性地板,包括:上保护层、上电极层、隔离层、下电极层、下保护层和柔性压力传感膜,所述上保护层、上电极层、隔离层、下电极层、下保护层依次粘合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柔性压力传感膜,制成了一种摔倒报警的柔性地板,地中地板不仅能够用于检测人是否摔倒,而且由于其柔软且具有弹性,人摔倒后大大减低了因摔倒而受到的伤害。人摔倒后大大减低了因摔倒而受到的伤害。人摔倒后大大减低了因摔倒而受到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压力传感膜制备方法、摔倒报警柔性地板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防护类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压力传感膜制备方法、摔倒报警柔性地板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而伴随着经济腾飞,老龄化问题愈演愈烈。其中,独居老人若在家摔倒则会诱发中风、脑溢血等严重疾病。而为了降低老人因摔倒造成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概率,则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摔倒后的及时报警救治;二是降低摔倒给老人带来的伤害。现有技术有以下几种方案:
[0003]1、基于视频分析方案:此类方式存在识别率低的缺点,同时,由于涉及到个人生活隐私,很多人不愿意安装,很多地方不适合安装。视频监控来实现摔倒报警方法需要较多的硬件资源,对硬件处理速度的要求较高,并且针对不同的用户建立神经网络,过程复杂,可复制性差;现有的报警装置在老人摔倒时,摄像头无法将当时的情景快速传递出去,观测人员无法及时接收到当时的信号,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而在室内安装摄像头时,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容易出现死角,无法及时检测老人在家的活动情况。
[0004]2、手环报警方案:另一种是通过三轴加速度向量取模,并设定阈值判断摔倒的方法,此类方法简单易操作,实时性强,但是判断过于简单,误判率高。老人通过佩戴手环或对应的摔倒报警传感器,实现摔倒判断,此类判断依赖佩戴的传感器,是一种被动式报警。但是对于可穿戴类的报警装置,需要时刻带着设备,对于居家使用,特别是老人来说经常出现忘带、忘充电等情况。
[0005]3、被动报警方案: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求救装置,但这些求救装置一般都是由老人或重症患者随身携带,一旦其自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时,其需要触碰求救装置上的开关,方可将让外界获知其所处的状态。上述求救装置的核心缺点在于需要手动操作,一旦老人处于无意识状态或丧失了肢体活动能力,那么将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如此此类产品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然而,需要佩戴额外的设备这一限定,大大阻碍了现有方案的实现效果,并且设备佩戴较为繁琐,老年人或病人此前没有接触过此类装置的话不易操作,且设备佩戴位置有严格要求,普通人不易掌握,可能额外需专业人员上门安装。另外,老年人或病人大多行动不便,很可能发生由于身体状况没有来得及佩戴设备的情况,此时一旦危险发生,不能及时报警,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要保证这种情况下系统正常工作,人身体需要24小时佩戴设备,影响了老年人和病人的舒适程度。
[0006]4、无线报警方案:非动态的监控就是另一种思路。这种思路在其他领域比较常见,就是通过一些捕捉设备对一定空间内的人进行动态判断,从而将人的一些位置进行反馈上传。常见的方案有:UWB,Zigbee,毫米波监测但是这样的成本非常高,实现起来困难重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的摔倒监测方案中经常出现的误报,缺乏隐私保护措施,实现
了报警,但是又不能提供精准的摔倒位置,而耽误了最佳的救助时间,只提供报警而没有防护措施等养老方面现实性的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柔性压力传感膜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将按照重量份数计的1份导电材料、1~3份长烷基链小分子材料和100~1000份高分子弹性材料,常温下将三种材料搅拌共混成浆料;
[0009]将浆料涂布在具有不同粗糙度的基底材料表面,在温度为70-100℃的环境中固化;
[0010]将固化好的柔性压力传感膜从基底材料上揭下,并切割成所需形状。
[0011]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碳黑、聚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炔、聚苯胺、聚吡咯、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复合高分子材料中的任一种;
[0012]所述长烷基链小分子材料包括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十二硫醇、1-癸硫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八烷基二羟乙基氧化胺中任一种;
[0013]所述高分子弹性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氧化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聚氨酯、聚酰亚胺、有机硅胶中的任一种。
[001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摔倒报警柔性地板,包括:上保护层、上电极层、隔离层、下电极层、下保护层和柔性压力传感膜,所述上保护层、上电极层、隔离层、下电极层、下保护层依次粘合在一起,所述上保护层、上电极层、隔离层、下电极层和下保护层均为绝缘材质;
[0015]所述上电极层和所述下电极层上设有位置对应的多个电极形成的电极阵列,所述隔离层上设有与所述电极位置对应的通孔,在所述上电极层、下电极层与每个所述通孔合围成的腔体内设有叠放的两个所述柔性压力传感膜。
[0016]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电极为银电极。
[0017]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保护层、上电极层、隔离层、下电极层和下保护层的材质为PC、PP、PVC、PET、PI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进一步改进为,每个所述电极连接有导线。
[0019]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线为压印在所述电极上的FPC。
[0020]进一步改进为,两个所述柔性压力传感膜的表面粗糙度不同。
[0021]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摔倒报警柔性地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制备柔性压力传感膜;
[0023]在下电极层上印刷由多个电极构成的电极阵列;
[0024]在隔离层上开设与所述电极位置对应的通孔阵列;
[0025]将隔离层与下电极层的电极一侧粘合在一起;
[0026]将两个柔性压力传感膜置于通孔中;
[0027]在上电极层上印刷有多个电极构成的电极阵列,且与所述下电极层上的电极阵列位置对应;
[0028]将上电极层的电极一侧与隔离层粘合在一起;
[0029]在上电极层外侧和下电极层外侧分别黏贴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
[0030]在电极上压印上FPC。
[00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压力传感膜制备方法、摔倒报警柔性地板及制作方法,基于柔性压力传感膜,制成了一种摔倒报警的柔性地板,将摔倒监测与摔倒缓冲集成到一个产品上,不仅能够用于检测人是否摔倒,以及摔倒的位置,而且由于其柔软且具有弹性,人摔倒后,大大减低了因摔倒而受到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摔倒报警柔性地板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例中摔倒报警柔性地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37]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压力传感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按照重量份数计的1份导电材料、1~3份长烷基链小分子材料和100~1000份高分子弹性材料,常温下将三种材料搅拌共混成浆料;将浆料涂布在具有不同粗糙度的基底材料表面,在温度为70-100℃的环境中固化;将固化好的柔性压力传感膜从基底材料上揭下,并切割成所需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压力传感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碳黑、聚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炔、聚苯胺、聚吡咯、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复合高分子材料中的任一种;所述长烷基链小分子材料包括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十二硫醇、1-癸硫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八烷基二羟乙基氧化胺中任一种;所述高分子弹性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氧化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聚氨酯、聚酰亚胺、有机硅胶中的任一种。3.一种摔倒报警柔性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保护层、上电极层、隔离层、下电极层、下保护层和柔性压力传感膜,所述上保护层、上电极层、隔离层、下电极层、下保护层依次粘合在一起,所述上保护层、上电极层、隔离层、下电极层和下保护层均为绝缘材质;所述上电极层和所述下电极层上设有位置对应的多个电极形成的电极阵列,所述隔离层上设有与所述电极位置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飞陈佳庆苗建坤朱红丽史雅媛张少兵刘春花
申请(专利权)人:柔微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