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571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其包括:壳体、传感器、带有偏心轮的电机、电路板;壳体内部形成滴壶的容置腔,容置腔的两端还设置有相连通的通道,传感器位于容置腔中,并采集输液时液滴滴在滴壶中液面上产生的微弱振动信号,电路板固定于壳体上,并与传感器发生信号传输,电路板包括:微控制器、电连接至微控制器的蜂鸣电路以及电机控制电路,蜂鸣电路具有蜂鸣器,电机由电机控制电路控制动作,使其偏心轮卡入与容置腔相连通的通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精准地监测滴液的滴数、滴速,并精准地告知用户以及护士滴液的时长。当出现异常时,会及时通知患者与护士;当滴液完成后,会通知护士与患者输液完成。同时,电机自动卡死输液管防止输液回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液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报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医疗领域中的输液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医疗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静脉滴注输入病人体内大剂量的注射液。一般地,输液时间较长,且要求输液袋的高度高于人体心脏的心压,所以需要被输液者坐着或者躺着。现有技术中需要被输液者本人、护工或亲属时刻盯着输液袋余量,并在输液袋的余量结束之前呼叫医护人员,往往会因为人得分神而错过时间,导致输液过程出现血液回流等情况,危及被输液者健康,严重时还会危机生命安全,用户体验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报警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其包括:壳体、传感器、带有偏心轮的电机、电路板;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滴壶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两端还设置有相连通的通道,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容置腔中,并通过接触滴壶的外侧,采集输液时液滴滴在滴壶中液面上产生的振动信号,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传感器发生信号传输,所述电路板包括:微控制器、电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蜂鸣电路以及电机控制电路,所述蜂鸣电路具有蜂鸣器,所述电机由所述电机控制电路控制动作,使其偏心轮卡入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通道中。作为本技术的输液报警装置的改进,所述容置腔中还设置有辅助所述滴壶固定的限位筋。作为本技术的输液报警装置的改进,所述限位筋为多个,多个限位筋沿滴壶的布置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r>作为本技术的输液报警装置的改进,所述传感器为高灵敏度的微压力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输液报警装置的改进,所述微控制器的型号为:STM32L151C8T6。作为本技术的输液报警装置的改进,所述蜂鸣电路的蜂鸣器经过一三极管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所述蜂鸣器连接至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微控制器连接至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作为本技术的输液报警装置的改进,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一H桥驱动器。作为本技术的输液报警装置的改进,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背面,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安装所述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延伸至所述容置腔中,并选择性地卡入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通道中。作为本技术的输液报警装置的改进,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电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按键电路,所述按键电路包括一触摸芯片,所述触摸芯片上具有多个触点,所述触点与设置在壳体上的按键对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精准地监测滴液的滴数、滴速,并精准地告知用户以及护士滴液的时长。当滴液过程中出现异常时,报警器会及时通知患者与护士;当滴液完成后,会通知护士与患者输液完成。同时,电机自动卡死输液管,防止输液回血,等待护士处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输液报警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输液报警装置的背面图;图3为电路板上蜂鸣电路的电路图;图4为电路板上电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5为电路板上按键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其包括:壳体1、传感器2、带有偏心轮31的电机3、电路板4。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部形成滴壶的容置腔11,所述容置腔11的两端还设置有相连通的通道12。其中,为了方便滴壶的安装固定,所述容置腔11中还设置有辅助所述滴壶固定的限位筋13。当所述限位筋13为多个时,多个限位筋13沿滴壶的布置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1内,以对所述滴壶进行支撑。与容置腔11相连通的通道12,用于供与滴壶相连接的输液管通过。其中,一个通道12供进液的输液管通过,另一个通道12供出液的输液管通过。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2位于所述容置腔11中,当滴壶放置于容置腔11中时,传感器2能够与滴壶的外侧壁面相接触,从而采集输液时液滴滴在滴壶中液面上产生的振动信号。如此,当滴壶中滴下一滴液体时,由于传感器2位于滴壶的外侧,其可捕捉滴液振动所产生的信号,并反馈至电路板4以实现滴液的计数。同时,根据一端时间内的滴液总数,也可计算出滴液的速度。相应的,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传感器插座14。关于该传感器2,其为高灵敏度的微压力传感器2,其型号为RW-MV-100。需要说明的是,申请人已对该传感器2申请了相关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921125594.3。此处,将其以整体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此。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4固定于所述壳体1上,并与所述传感器2发生信号传输,所述电路板4包括:微控制器41、电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41的蜂鸣电路42以及电机控制电路43,所述蜂鸣电路42具有蜂鸣器LS1。所述微控制器41用于实现滴液的计数和滴速的计算。所述微控制器41的型号可以为:STM32L151C8T6。如图3所示,所述蜂鸣电路42用于实现滴液异常和完成时的报警。具体地,所述蜂鸣电路42的蜂鸣器LS1经过一三极管Q1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41,所述蜂鸣器LS1连接至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微控制器41连接至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从而,通过4kHz的PWM方波信号可控制NPN三极管Q1连接的无源蜂鸣器LS1发声。如图4所示,所述电机控制电路43用于控制电机动作,以带动其上的偏心轮31卡入与所述容置腔11相连通的通道12中。所述电机控制电路43包括一H桥驱动器U7,该H桥驱动器U7的型号可以为HT7K1201。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卡死输液管,防止输液回血的目的,所述输液报警装置还包括所述电机3。所述电机3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背面,并与所述电路板4电连接。所述电机3的电机3轴安装一偏心轮31,所述偏心轮31延伸至所述容置腔11中,并选择性地卡住所述输液管。从而,当传感器2检测到输液完成时,发送传感信号至电路板4,电路板4控制电机3工作,在电机3的驱动下,所述偏心轮31将输液管压在容置腔11的内壁上,阻断输液管的气路,防止空气进入到人体中。如图5所示,所述电路板4还包括:电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按键电路44,所述按键电路44包括一触摸芯片U8,所述触摸芯片U8上具有多个触点,所述触点与设置在壳体上的按键对应设置。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输液报警装置的有益效果为:可以精准地监测滴液的滴数、滴速,并精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报警装置包括:壳体、传感器、带有偏心轮的电机、电路板;/n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滴壶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两端还设置有相连通的通道,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容置腔中,并通过接触滴壶的外侧,采集输液时液滴滴在滴壶中液面上产生的振动信号,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传感器发生信号传输,所述电路板包括:微控制器、电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蜂鸣电路以及电机控制电路,所述蜂鸣电路具有蜂鸣器,所述电机由所述电机控制电路控制动作,使其偏心轮卡入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通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报警装置包括:壳体、传感器、带有偏心轮的电机、电路板;
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滴壶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两端还设置有相连通的通道,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容置腔中,并通过接触滴壶的外侧,采集输液时液滴滴在滴壶中液面上产生的振动信号,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传感器发生信号传输,所述电路板包括:微控制器、电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蜂鸣电路以及电机控制电路,所述蜂鸣电路具有蜂鸣器,所述电机由所述电机控制电路控制动作,使其偏心轮卡入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通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中还设置有辅助所述滴壶固定的限位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为多个,多个限位筋沿滴壶的布置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高灵敏度的微压力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飞苗建坤史雅媛张少兵
申请(专利权)人:柔微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