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及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784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及摄像装置,包括:设置在前镜筒内的前光学组和设置在后镜筒内的后光学组;前光学组包括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以及第五镜片,后光学组包括第六镜片和第七镜片,第一镜片为正弯月型透镜,第二镜片为双凸型透镜,第三镜片和第六镜片为负弯月型透镜,第七镜片为正弯月型透镜,第四镜片为平凸透镜,第五镜片为平凹透镜,其中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组成密接的胶合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衍射极限设计思路,镜头具有大光圈和大数值孔径,能够快速捕捉到微码,检测速度快;镜头采用单色紫光窄带镀膜,防杂光性能好,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组成密接的胶合组可以消除成像色差,成像质量高,检测误差小。检测误差小。检测误差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及摄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及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码是存储数据信息的点阵图像,微码由于容量大且保密性能好,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人眼可见的微码一般通过打印印刷或喷墨制作,尺寸较大,制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太多检测。但现实中有很多微小的器件或要求保密性更好的产品需要在其上或内部进行微码制作并检查,由于微码尺寸较小,不仅制作困难而且检测其质量更加困难。
[0003]现有针对尺寸较小的微码进行检测时,是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等进行检测,对微码的检测只能通过人眼感官判断漏、缺或变形,且检测结果受光线影响较大,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误判率高,而且在对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这种检测方式根本就不适合、效率低,无法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及摄像装置,以解决现有微码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等进行检测及检测结果不准确,误判率高和无法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其中,包括前镜筒及与所述前镜筒连接的后镜筒,所述前镜筒内设置有前光学组,所述后镜筒内设置有后光学组;
[0007]所述前光学组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以及第五镜片,所述第一镜片为正弯月型透镜,所述第二镜片为双凸型透镜,所述第三镜片为负弯月型透镜,所述第四镜片为平凸透镜,所述第五镜片为平凹透镜,所述第三镜片和所述第四镜片组成密接的胶合组;
[0008]所述后光学组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六镜片和第七镜片,所述第六镜片为负弯月型透镜,所述第七镜片为正弯月型透镜。
[0009]所述的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镜片、所述第二镜片、所述第三镜片、所述第四镜片、所述第五镜片、所述第六镜片以及所述第七镜片的表面均蒸镀有中心波长为465nm,带宽为
±
10nm的增透膜。
[0010]所述的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其中,所述前光学组中各镜片的有效口径大于所述后光学组中各镜片的有效口径。
[0011]所述的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镜片、所述第二镜片、所述第五镜片、所述第六镜片以及所述第七镜片均为单镜片。
[0012]所述的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其中,所述前镜筒与所述后镜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光栏;
[0013]所述第一光栏包括第一空心圆锥光栏和第二空心圆锥光栏,所述第一空心圆锥光栏的中部沿光线入射方向设置有第一圆锥通光孔,所述第一圆锥通光孔靠近所述第六透镜一端,所述第二空心圆锥光栏的中部沿光线入射方向设置有第二圆锥通光孔,所述第二圆锥通光孔靠近所述第五透镜一端。
[0014]所述的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设置有第一隔圈,所述第二镜片与所述第三镜片之间设置有第二隔圈,所述第一隔圈的厚度为5mm,所述第二隔圈的厚度为3.44mm。
[0015]所述的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其中,所述第六镜片与第七镜片之间设置有第三隔圈,所述第三隔圈的厚度为7.95mm。
[0016]所述的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其中,所述前镜筒内设置有锁紧所述第一镜片的第二光栏,所述后镜筒内设置有锁紧所述第六镜片的后压圈,所述第二光栏上设置有第三圆形通光孔,所述后压圈上设置有第四圆形通光孔,所述第三圆形通光孔的直径为30mm,所述第四圆形通光孔的直径为10.5mm。
[0017]所述的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其中,所述后镜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后镜筒部、第二后镜筒部、第三后镜筒部以及第四后镜筒部;所述第一后镜筒部、所述第三后镜筒部以及第四后镜筒部的形状为空心圆柱状,所述第二后镜筒部的形状为空心圆锥状,所述第六镜片设置于所述第三后镜筒部内,所述第七镜片设置于所述第四后镜筒部内。
[0018]一种摄像装置,其中,包括所述的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
[0019]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衍射极限的设计思路,光学组镜头在机器视觉中属于大光圈和大数值孔径的镜头,光圈值可达F5.0,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镜头进行微码检测时,能够快速捕捉到微码,检测速度快;镜头采用单色紫光窄带镀膜,防杂光性能好,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组成密接的胶合组可以消除成像色差,成像质量高,检测误差小。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高分辨率镜头的剖视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高分辨率镜头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高分辨率镜头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高分辨率镜头的光路系统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三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四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五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六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七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前镜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前镜筒的剖示图;
[0034]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后镜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后镜筒的剖示图;
[0036]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C接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C接口的剖示图;
[0038]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光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光栏的剖示图;
[0040]图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隔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2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隔圈的剖示图;
[0042]图2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隔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2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隔圈的剖示图;
[0044]图2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三隔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25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镜筒及与所述前镜筒连接的后镜筒,所述前镜筒内设置有前光学组,所述后镜筒内设置有后光学组;所述前光学组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以及第五镜片,所述第一镜片为正弯月型透镜,所述第二镜片为双凸型透镜,所述第三镜片为负弯月型透镜,所述第四镜片为平凸透镜,所述第五镜片为平凹透镜,所述第三镜片和所述第四镜片组成密接的胶合组;所述后光学组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六镜片和第七镜片,所述第六镜片为负弯月型透镜,所述第七镜片为正弯月型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所述第二镜片、所述第三镜片、所述第四镜片、所述第五镜片、所述第六镜片以及所述第七镜片的表面均蒸镀有中心波长为465nm,带宽为
±
10nm的增透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光学组中各镜片的有效口径大于所述后光学组中各镜片的有效口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所述第二镜片、所述第五镜片、所述第六镜片以及所述第七镜片均为单镜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码检测的高分辨率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筒与所述后镜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光栏;所述第一光栏包括第一空心圆锥光栏和第二空心圆锥光栏,所述第一空心圆锥光栏的中部沿光线入射方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森林游盛习宇帆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视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