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和摄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824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和摄像设备。所述光学镜头包括沿从光线输入侧指向光线输出侧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镜片组和第二镜片组;所述第一镜片组包括沿所述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六镜片,所述第一镜片组的六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325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沿所述光轴方向,所述第一镜片组的六镜片的通光口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镜片组包括沿所述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七镜片,所述第二镜片组的七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14毫米至35毫米的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镜头和摄像设备能满足大视场成像的要求。足大视场成像的要求。足大视场成像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镜头和摄像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和摄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自动化精密生产中,会对体积或面积很小的零部件作精密测量,以保证其质量与精度。
[0003]对于体积或面积较大的电子线路板,其上的电子元器件排布及数量都越来越多,尺寸也是达到微米级。一般的测量或定位设备是很难达到这样级别的精度。
[0004]现有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多个镜头拍摄多张照片,并使用软件拼接的方式来形成一幅较大的图片,最后对其中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测量及定位。
[0005]这种对拼接的图片进行测量得出的结果有时会与实际的位置上有较大的差距。
[0006]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和摄像设备,其满足大视场成像的要求。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沿从光线输入侧指向光线输出侧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镜片组和第二镜片组;所述第一镜片组包括沿所述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六镜片,所述第一镜片组的六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325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沿所述光轴方向,所述第一镜片组的六镜片的通光口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镜片组包括沿所述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七镜片,所述第二镜片组的七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14毫米至35毫米的范围内。
[0010]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包括图像传感芯片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所述图像传感芯片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线输出侧,所述图像传感芯片的靶面面向所述光学镜头。
[001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前镜筒中的镜片的通光口径均设置为较大(通光口径大于300毫米),可以满足大视场成像的要求(满足较大物体的测量或监视,一次成像可以看到视场直径为300mm的产品),因此可以实现对大面积产品进行一次性的测量定位等,减少多镜头(有差异)拼接带来的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大视场高光通量使像面均匀亮度一致,成像高清无畸变不会有人为或其他因素造成误判或不良,双远心镜头的设计更是提高了对准或读取的精度,也提高了测量效率。
[0012]此外,通过设置两镜片组共13枚镜片,以及将镜片的有效通光口径的收小,可以消除各种像差以提高分辨率。
[0013]此外,由于光阑设置在光学系统的中间部位,并且位于所述第一镜片组的焦面位置、所述第二镜片组的物面位置,因此满足将所述第一镜片组、所述第二镜片组构成物方远心光路的条件,达到超高分辨率和像面的均匀一致的效果,因此可以实现大视场、高分辨
率、低畸变的双远心镜头(对准和读取的精度高)。
[0014]此外,由于采用多达13枚镜片组成的光学系统来实现畸变的矫正,使整个光学系统的畸变值小于0.1%,这对大视场物体的成像真实还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畸变小于1%的高还原图像更适合于精密观察和测量,满足测量设备对大尺寸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设备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的摄像设备中的光学镜头的前视图。
[0018]图3是图1所示的摄像设备中的光学镜头的剖面图。
[0019]图4是图3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前镜筒的立体图。
[0021]图6是图5所示的前镜筒的剖面图。
[0022]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前镜筒与第一中间筒连接处的连接环的立体图。
[0023]图8是图7所示的连接环的剖面图。
[0024]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第一中间筒的立体图。
[0025]图10是图9所示的第一中间筒的剖面图。
[0026]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第二中间筒的立体图。
[0027]图12是图11所示的第二中间筒的剖面图。
[0028]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第二中间筒与后镜筒的连接筒的立体图。
[0029]图14是图13所示的连接筒的剖面图。
[0030]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后镜筒的立体图。
[0031]图16是图15所示的后镜筒的剖面图。
[0032]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与相机连接的接口环的立体图。
[0033]图18是图17所示的接口环的剖面图。
[0034]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后镜筒中第十三镜片的锁紧压圈的立体图。
[0035]图20是图19所示的第十三镜片的锁紧压圈的剖面图。
[0036]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后镜筒中第十二镜片的锁紧压圈的立体图。
[0037]图22是图21所示的第十二镜片的锁紧压圈的剖面图。
[0038]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后镜筒中第十镜片的锁紧压圈的立体图。
[0039]图24是图23所示的第十镜片的锁紧压圈的剖面图。
[0040]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后镜筒中第九镜片的锁紧压圈的立体图。
[0041]图26是图25所示的第九镜片的锁紧压圈的剖面图。
[0042]图2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后镜筒中第八镜片的锁紧压圈的立体图。
[0043]图28是图27所示的第八镜片的锁紧压圈的剖面图。
[0044]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后镜筒中第七镜片的锁紧压圈兼光阑的立体图。
[0045]图30是图29所示的第七镜片的锁紧压圈兼光阑的剖面图。
[0046]图3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前镜筒中第六镜片的锁紧压圈的立体图。
[0047]图32是图31所示的第六镜片的锁紧压圈结构的剖面图。
[0048]图3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前镜筒中第三镜片的锁紧压圈的立体图。
[0049]图34是图33所示的第三镜片的锁紧压圈的剖面图。
[0050]图3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前镜筒中第二镜片的锁紧压圈的立体图。
[0051]图36是图35所示的第二镜片的锁紧压圈的剖面图。
[0052]图3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前镜筒中第一镜片的锁紧压圈的立体图。
[0053]图38是图37所示的第一镜片的锁紧压圈的剖面图。
[0054]图39至图5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中第一镜片至第十三镜片的示意图。
[0055]图5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畸变图。
[0056]图5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包括沿从光线输入侧指向光线输出侧的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镜片组和第二镜片组;所述第一镜片组包括沿所述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六镜片,所述第一镜片组的六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325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沿所述光轴方向,所述第一镜片组的六镜片的通光口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镜片组包括沿所述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七镜片,所述第二镜片组的七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14毫米至35毫米的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组的六镜片包括沿所述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第五镜片和第六镜片;所述第二镜片组的七镜片包括沿所述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七镜片、第八镜片、第九镜片、第十镜片、第十一镜片、第十二镜片和第十三镜片;所述光学镜头还包括沿所述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前镜筒、第一中间筒、第二中间筒和后镜筒,所述第一中间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镜筒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中间筒的一端结合,所述第二中间筒的另一端于所述后镜筒的一端接合;所述第一镜片设置于所述前镜筒内;所述第二镜片、所述第三镜片、所述第四镜片设置于所述第一中间筒内;所述第五镜片和所述第六镜片设置于所述第二中间筒内;所述第七镜片、所述第八镜片、所述第九镜片、所述第十镜片、所述第十一镜片、所述第十二镜片和所述第十三镜片设置于所述后镜筒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的通光口径小于所述第三镜片的通光口径的两倍;所述第一镜片的通光口径大于所述第三镜片的通光口径与所述第四镜片的通光口径之和,所述第一镜片的通光口径大于所述第四镜片的通光口径的两倍;所述第四镜片的通光口径大于所述第五镜片的通光口径的三倍;所述第五镜片的通光口径大于所述第六镜片的通光口径的三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镜片的通光口径大于所述第六镜片的通光口径;所述第七镜片的通光口径小于所述第八镜片的通光口径;所述第八镜片的通光口径等于所述第九镜片的通光口径;沿所述光轴方向,所述第九镜片、所述第十镜片、所述第十一镜片、所述第十二镜片、所述第十三镜片的通光口径逐渐增加;所述第十三镜片的通光口径大于所述第七镜片的通光口径的两倍,且所述第十三镜片的通光口径小于所述第八镜片的通光口径的两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315毫米至325毫米的范围内;所述第二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165毫米至175毫米的范围内;所述第三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155毫米至165毫米的范围内;所述第四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145毫米至155毫米的范围内;所述第五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40毫米至45毫米的范围内;
所述第六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10毫米至14毫米的范围内;所述第七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14毫米至18毫米的范围内;所述第八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17毫米至21毫米的范围内;所述第九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17毫米至21毫米的范围内;所述第十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20毫米至24毫米的范围内;所述第十一镜片的通光口径处于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惠明张维宇游盛习宇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视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