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型双电机驱动框架式支架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769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矮型双电机驱动框架式支架搬运车,属于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结构由蓄电池、前机架、后机架、摆动式传动箱、传动轴、前桥、后桥箱、驾驶室、轮胎以及其它部件组成,为铰接式一体化设计,由集成在前桥和后桥箱内的电机驱动。两个驱动电机分别与前桥、后桥箱集成后,可降低框架式车体高度方向轮廓尺寸,改善车辆的通过性能,扩大框架式支架搬运车的应用范围,满足薄煤层工作面液压支架安装、回撤及长距离运输的需求。回撤及长距离运输的需求。回撤及长距离运输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矮型双电机驱动框架式支架搬运车


[0001]本技术矮型双电机驱动框架式支架搬运车,属于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煤炭属不可再生资源,经过多年开采,不少矿井中厚煤层已近枯竭,薄煤层的开采已开始得到重视,而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安装回撤和长距离运输难度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压力大,已成为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的瓶颈之一。目前在矿井中广泛使用的防爆柴油机支架搬运车受柴油机机体高度方向尺寸的制约,无法降低车体高度,另外柴油机属于规模化,批量化生产的工业产品,难以特殊定制,造成防爆柴油机支架搬运车车体庞大,在薄煤层中的使用受到限制,故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在安装回撤和长距离运输时仍然普遍采用调度绞车等传统作业方式,这种工艺极大地影响搬家倒面的效率,增大了生产接续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矿井辅助运输效率的双电机驱动框架式支架搬运车。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矮型双电机驱动框架式支架搬运车,包括前机架和后机架,前机架与后机架铰接联接,后机架整体为U型框架,U形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摆动式传动箱,摆动式传动箱的中部铰接在U形框架左右两侧,摆动式传动箱能够围绕铰接点上下摆动,摆动式传动箱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后轮,摆动式传动箱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后轮,第一后轮和第二后轮通过摆动式传动箱的摆动实现与地面的接触。
[0005]进一步的,所述前机架的前侧设有蓄电池,蓄电池的旁边设有驾驶室,所述前机架的中部下端设有前桥,前桥的两端设有前轮和前制动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前桥内设有前桥轮边减速器、前差速器、前行星减速器、前电机定子和前电机空芯轴转子,前桥轮边减速器位于所述前桥的两侧,前电机空芯轴转子的动力输出端与前行星减速器的动力输入端刚性连接,前行星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与前差速器的动力输入端刚性连接,前差速器一侧动力输出端直接与位于同侧的前桥轮边减速器输入端相连接,前差速器另一侧动力输出端与另一个前桥轮边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且通过前电机空芯轴转子中心的通孔时,不与前电机空芯轴转子相接触。
[0007]进一步的,所述后机架前端设置有后桥箱,后桥箱内设置有伞齿轮组、后差速器、后行星减速器、后电机定子和后电机空芯轴转子,伞齿轮组位于后桥箱的两侧,后电机空芯轴转子的动力输出端与后行星减速器的动力输入端刚性连接,后行星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与后差速器的动力输入端刚性连接,后差速器的一侧动力输出端直接与位于同侧的伞齿轮组相连接,后差速器的另一侧动力输出端与另一个伞齿轮组相连接,且通过后电机空芯轴
转子中心的通孔时,不与后电机空芯轴转子相接触。
[0008]进一步的,所述后桥箱两侧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摆动式传动箱通过传动轴相连接,所述摆动式传动箱内设置有摆动式传动箱齿轮组和后制动器,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伞齿轮组相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摆动式传动箱齿轮组相连接,摆动式传动箱齿轮组分别与第一后轮和第二后轮相连接,第一后轮和第二后轮利用后制动器制动。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与防爆柴油机框架式支架搬运车相比,整车高度不受柴油机机体尺寸的制约,可降低车体高度方向轮廓尺寸,改善车辆的通过性能,解决薄煤层工作面液压支架安装、回撤、长距离运输时,传统工艺的落后局面。
[0011]1.本技术可以提高薄煤层工作面辅助运输的机械化程度,丰富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搬家工艺,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安全系数,降低工作面安装回撤成本。
[0012]2.本技术避免了防爆柴油机支架搬运车运行时的尾气排放污染和噪音污染,实现了煤矿井下薄煤层巷道辅助运输的尾气零排放、低噪音。
[0013]3.本技术可以实现6
×
6全轮驱动、6
×
4后轮驱动和6
×
2前轮驱动的可控切换,提高驱动电机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延长蓄电池的续航里程。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轴测图
[0015]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侧视图
[0016]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俯视图
[0017]图4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后轮安装示意图
[0018]图5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传动示意图
[0019]图中,1-驾驶室,2-前轮,3-前机架,4-后机架,6-摆动式传动箱,7-蓄电池,8-前桥,9-后桥箱,10-前桥轮边减速器,11-前制动器,12-前差速器,13-前行星减速器,14-前电机定子,15-前电机空芯轴转子,16-后制动器,17-传动轴,18-伞齿轮组,19-后差速器,20-后行星减速器,21-摆动式传动箱齿轮组,22-后电机定子,23后电机空芯轴转子,51-第一后轮,52-第二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1]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矮型双电机驱动框架式支架搬运车,包括前机架3和后机架4,前机架3与后机架4铰接联接,后机架4整体为U型框架, U形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摆动式传动箱6,摆动式传动箱6的中部铰接在U形框架左右两侧,摆动式传动箱6能够围绕铰接点上下摆动,摆动式传动箱6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后轮51,摆动式传动箱6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后轮52,第一后轮51和第二后轮52通过摆动式传动箱6的摆动实现与地面的接触。后双轮随地面起伏而摆动,保证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U形框架的内侧空间用于液压支架的装载。
[0022]前机架3的前侧设有蓄电池7,蓄电池7的旁边设有驾驶室1,前机架3的中部下端设有前桥8,前桥8的两端设有前轮2和前制动器11。驾驶室1的整体位置比较低矮,便于通过薄
煤层工作面。
[0023]如图5所示,前桥8内设有前桥轮边减速器10、前差速器12、前行星减速器13、前电机定子14和前电机空芯轴转子15,前桥轮边减速器10位于所述前桥8的两侧,前电机空芯轴转子15的动力输出端与前行星减速器13的动力输入端刚性连接,前行星减速器13的动力输出端与前差速器12的动力输入端刚性连接,前差速器12一侧动力输出端直接与位于同侧的前桥轮边减速器10输入端相连接,前差速器12另一侧动力输出端与另一个前桥轮边减速器10的输入端相连接,且通过前电机空芯轴转子15中心的通孔时,不与前电机空芯轴转子15相接触。
[0024]后机架4前端设置有后桥箱9,后桥箱9内设置有伞齿轮组18、后差速器19、后行星减速器20、后电机定子22和后电机空芯轴转子23,伞齿轮组18位于后桥箱9的两侧,后电机空芯轴转子23的动力输出端与后行星减速器20的动力输入端刚性连接,后行星减速器20的动力输出端与后差速器19的动力输入端刚性连接,后差速器19的一侧动力输出端直接与位于同侧的伞齿轮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矮型双电机驱动框架式支架搬运车,包括前机架(3)和后机架(4),前机架(3)与后机架(4)铰接联接,后机架(4)整体为U型框架,其特征在于:U形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摆动式传动箱(6),摆动式传动箱(6)的中部铰接在U形框架左右两侧,摆动式传动箱(6)能够围绕铰接点上下摆动,摆动式传动箱(6)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后轮(51),摆动式传动箱(6)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后轮(52),第一后轮(51)和第二后轮(52)通过摆动式传动箱(6)的摆动实现与地面的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矮型双电机驱动框架式支架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架(3)的前端设有蓄电池(7),蓄电池(7)的旁边设有驾驶室(1),所述前机架(3)的中部下端设有前桥(8),前桥(8)的两端设有前轮(2)和前制动器(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矮型双电机驱动框架式支架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8)内设有前桥轮边减速器(10)、前差速器(12)、前行星减速器(13)、前电机定子(14)和前电机空芯轴转子(15),前桥轮边减速器(10)位于所述前桥(8)的两侧,前电机空芯轴转子(15)的动力输出端与前行星减速器(13)的动力输入端刚性连接,前行星减速器(13)的动力输出端与前差速器(12)的动力输入端刚性连接,前差速器(12)一侧动力输出端直接与位于同侧的前桥轮边减速器(10)输入端相连接,前差速器(12)另一侧动力输出端与另一个前桥轮边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远杨振声韦建龙肖洪彬祁宏李文军刘德宁王治伟郝志军梁玉芳杨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