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52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即使在低温.低湿环境下残留电荷也较少的显影辊。作为沿轴体1的外周依次层叠有最内层2、中间层3以及最外层4的显影辊,所述中间层3中含有离子导电剂及碳黑,该中间层3的体积固有电阻(ρv)为1.0×10↑[6]Ω.cm以下,所述最外层4的体积固有电阻(ρv)在1.0×10↑[7]~1.0×10↑[13]Ω.cm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印机、打印机等电子复制装置中使用的显影辊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电子复制装置中的复印这样进行,即,在感光鼓的表面形成原稿的静电潜像,使墨粉附着在该静电潜像上而形成墨粉像,将该墨粉像转印固定在复印纸上。进行该复印时的上述墨粉像这样形成,即,通常,由墨粉供给辊将墨粉盒中的墨粉供给显影辊的表面,通过显影辊表面与与之相对的墨粉层形成板的摩擦,使所述墨粉带电,并在显影辊的表面形成墨粉层,使该墨粉层的墨粉附着到上述感光鼓的静电潜像上而形成。但是,对上述显影辊的一个性能要求,就是要具有良好的墨粉输送性,该性能对获得高画质图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申请人曾提出过这样一种显影辊,即,沿轴体的外周依次形成有最内层和中间层和最外层,中间层的体积固有电阻(ρv)小于106Ω·cm,最外层的体积固有电阻(ρv)在107~1012Ω·cm的范围内(参照专利文献1特开平8-190263号公报)。根据该显影辊,可减少残留电荷,因而墨粉输送性良好,可得到高画质的图像。但是,使用专利文献1的显影辊时,虽然在常温(23℃左右)·常湿(53%左右)环境下,能够得到很好的结果,但在低温(15℃左右)·低湿(10%左右)环境下,残留电荷增加,要获得高画质图像尚有若干进行改进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低温·低湿环境下,也能够使残留电荷较少的显影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显影辊,作为一种具有轴体、沿该轴体的外周形成的最内层、形成于该最内层的外周面上的中间层、以及形成于该中间层的外周面上的最外层的显影辊,所述中间层含有离子导电剂及碳黑,该中间层的体积固有电阻(ρv)为1.0×106Ω·cm以下,所述最外层的体积固有电阻(ρv)在1.0×107~1.0×1013Ω·cm的范围内。对于显影辊,为了做到即使在低温·低湿环境下残留电荷也较少,本专利技术人就显影辊的形成材料等反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结果,发现对于在沿轴体的外周依次形成有最内层和中间层和最外层的显影辊,若使所述中间层含有离子导电剂及碳黑,该中间层的体积固有电阻(ρv)为1.0×106Ω·cm以下,所述最外层的体积固有电阻(ρv)在1.0×107~1.0×1013Ω·cm的范围内,便能够达到所期望的目的,并实现了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显影辊的一个实施形式的剖视图。图2是对上述显影辊的最外层的残留电荷进行测定的方法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式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图1展示了本专利技术显影辊的一个实施形式。该显影辊,由轴体1、形成于该轴体1的外周面上的最内层2、形成于该最内层2的外周面上的中间层3、以及形成于该中间层3的外周面上的最外层4构成。并且,上述中间层中,含有离子导电剂及碳黑,该中间层的体积固有电阻(ρv)为1.0×106Ω·cm以下。而且,上述最外层的体积固有电阻(ρv)在1.0×107~1.0×1013Ω·cm的范围内。更具体地说,对于上述轴体1,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使用金属制造的实心物或圆筒物等。另外,作为其材料,可列举出铁、对铁进行电镀而成的材料、不锈钢、铝等。此外,在上述轴体1的表面,可根据需要涂布粘接剂或底漆等。再有,需要时,可使上述粘接剂和底漆等具有导电性。对于上述最内层2的形成材料,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EPDM)、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丁二烯橡胶(BR)、异戊二烯橡胶(I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聚氨酯类弹性物等。它们可以单独或两种以上一起使用。其中,从低硬度下溢浆较少的角度考虑,以使用硅橡胶为宜。在上述最内层2的形成材料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添加交联剂、硫化剂、发泡剂、增塑剂、软化剂、粘接力增加剂、导电剂等。它们可以单独或两种以上一起使用。作为上述中间层3的形成材料,可使用,下述作主成分的材料中含有离子导电剂及碳黑的材料。即,对于作主成分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加氢丙烯腈-丁二烯橡胶(氢化腈橡胶,H-N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腈橡胶,NBR)、聚氨酯类弹性物、氯丁橡胶(CR)、天然橡胶、丁二烯橡胶(BR)、异丁橡胶(IIR)等。它们可以单独或两种以上一起使用。其中,从粘接性和涂液的稳定性考虑,尤以H-NBR为佳。作为上述离子导电剂,例如可列举出,三甲基十八烷铵氯化物(トリメチルオクタデシルアンモニウムクロライド)、苯三甲基铵氯化物(ベンジルトリメチルア ンモニウムクロライド)、三辛基丙烯铵氯化物(トリオクチルプロピレンアンモニウムクロライド)、三辛基丙基铵溴化物(トリオクチルプロピルアンモニウムブロマイド)、三甲基十八烷铵パ-クロレ-ト(トリメチルオクタデシルアンモニウムパ-クロレ-ト)、四丁基铵氢硫酸盐(テトラブチル アンモニウムハイドロゲンサルフエ-ト)、四丁基铵ヒドロキサイド(テトラブチルアンモニウムヒドロキサイド)等四级铵化合物、以及这些四级铵化合物的过氯酸盐、安息香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氢氧化物盐等。它们可以单独或两种以上一起使用。其中,以使用四丁基铵氢硫酸盐(テトラブチルアンモニウムハイドロゲンサルフエ-ト)、四丁基铵ヒドロキサイド(テトラブチルアンモニウムヒドロキサイド)为宜。上述离子导电剂,在作为上述中间层3的主成分的材料中含有很少的量,即可发挥效果,从而即使在低温·低湿环境下也能够使残留电荷较少,但最好是,相对于100份重量的作为上述中间层3的主成分的材料,在0.5~10份重量的范围内。离子导电剂的含量即便超过10份重量,效果也不会改变,因而不需要含有10份重量以上。相反,若含量过多,会出现离子导电剂向最外层4渗出的倾向,有可能使起雾现象易于发生。此外,对于上述碳黑,并无特别限制,可使用通用品。这种碳黑,与上述离子导电剂一起使用,以使上述中间层3的体积固有电阻(ρv)在所希望的范围(1.0×106Ω·cm以下)内,其含量,相对于100份重量的作为上述中间层3的主成分的材料,在20~50份重量的范围内。作为上述中间层3的形成材料,除了上述离子导电剂及碳黑之外,还可列举出,硫化剂、硫化促进剂、硬脂酸、氧化锌(ZnO)、软化剂等,它们也可以使用。它们可以单独或两种以上一起使用。作为上述最外层4的形成材料,可使用在下述作主成分的材料中含有导电剂的材料。即,对于上述作主成分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NBR、含氟合成橡胶、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硅树脂、含氟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等。它们可以单独或两种以上一起使用。其中,从利用聚合物自身的极性而使之具有离子导电性、以及具有阻挡油脂和增塑剂从下层转移过来的耐油性考虑,以使用NBR为宜。作为上述导电剂,例如可列举出,碳黑、石墨、钛酸钾、氧化铁、c-TiO2、c-ZnO、c-SnO2、离子导电剂等。上述“c-”,表示具有导电性。它们可以单独或两种以上一起使用。并且,通过使最外层4含有该导电剂,可使其体积固有电阻(ρv)在所希望的范围(1.0×107~1.0×1013Ω·cm)内,其含量,相对于100份重量的作为上述最外层4的主成分的材料,在0~20份重量的范围内。除此之外,根据需要还可以适当添加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防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辊,具有轴体、沿该轴体的外周形成的最内层、形成于该最内层的外周面上的中间层、以及形成于该中间层的外周面上的最外层,其特征是,所述中间层含有离子导电剂及碳黑,该中间层的体积固有电阻(ρv)设定为1.0×10↑[6]Ω.cm以下,所述最外层的体积固有电阻(ρv)设定为在1.0×10↑[7]~1.0×10↑[13]Ω.cm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和志近藤光由加地明彦大竹康贵
申请(专利权)人: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