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照相记录片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413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照相记录片材,包括一个层,在其至少一面上,其包括至少一种由含氨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松香酯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马来酸类树脂、烯烃/丙烯酸类树脂及烯烃/马来酸类树脂组中选出的树脂。该电照相记录片材具有令人满意的调色剂定影性质,并在受到长时存储或热处理时没有显示出显著的泛黄,产生优质的记录图像,并易于废纸回收及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湿式电照相系统中、具有令人满意的调色剂定影性质、并当受到长时间存储或热处理时不会显著泛黄、且易于回收的电照相记录片材。现有技术平版印刷、凹版印刷等等已被作为一种大规模复制数据诸如字符和图像数据的方法。这些印刷方法对于相同数据的大规模复制来说是很优秀的方法,但不适合少量不同数据的复制。喷墨印刷机和复印装置已经被普遍作为少量印刷中的静电印刷方法。静电印刷方法包括热熔印刷系统、电照相系统、喷墨系统、热转写系统等等,而利用这些系统的印刷机和复印装置也已经被开发了出来。电照相系统和喷墨系统尤其用做低端复印。然而,由于使用包含作为着色材料的染料的染料油墨,喷墨系统在耐光性及耐水性方面是很差的,而其另一个缺点是它们需要具有墨水接收层的特殊片材。为了满足诸如高质量、高速及经济的需要,电照相系统是最受欢迎的。电照相系统既可是干式的也可为湿式的系统。干式电照相系统包括办公室用复印机及类似机器,并且它们采用的是包括颜料和合成树脂的固体粉末调色剂作为成像调色剂。通过将一种调色剂吸附到一由电晕充电产生的静电潜像上和随后将该调色剂转写到记录片材上并接着热压的过程来完成成像。在这种类型的干式电照相系统中,当调色剂很细时,它们会大量地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并由此造成吸入伤害。由此,已经对固体粉末调色剂的细度进行限制。但这样难以保证高分辨率。另外,不均的转写片材厚度将导致在转写片材表面上由电晕放电产生参差不齐的电荷密度,这样致使出现很多问题,诸如形成不理想图像,所谓无图像区的“图像灰雾”,或需要进行相对高温时融熔定影处理。另一方面,在使用液体调色剂的湿式电照相系统中,可获得非常清晰的图像,因为使用的调色剂可比干式电照相系统中的更细。而且,由于可以使用颜料作为着色材料,耐光性或耐水性差都将不成为问题。虽然湿式电照相系统已经被研究了很长一段时期并且一些系统已经开发得可实际应用,但是它们因为存在和它们的记录性质、溶剂气味、转写到基体上的性能及类似的相关问题而没有广泛使用。但近几年,Indigo的产品“E-PRINTTM”已成为克服了许多上述缺点的设备。湿式电照相系统中使用的记录材料包括塑料薄膜、塑料片材、颜料涂布片材、金属等等,并且对它们提供有各种各样的更改。当记录材料为塑料薄膜,塑料片材或类似物时,该液体调色剂经常不能渗入到记录材料中,导致在记录材料表面存在残余过量溶剂(调色剂分散介质)。为了将调色剂定影在该薄膜等上,需要除去该过量溶剂,其必须通过一个将该薄膜等加热到高温的过程来完成。甚至在溶剂被加热除去之后,为了增加薄膜等和该调色剂间的附着力,该调色剂必须被重新加热以将调色剂树脂完全热熔到薄膜等上。因此,可被用于此处的塑料薄膜或片材仅限于某种类型的塑料薄膜或片材,诸如聚酯树脂薄膜,其表现为一个较高的耐热性。现在也已经研究了颜料涂布纸片材的应用,但它们的应用增加片材厚度,导致在塑料薄膜或塑料片材的情况下发生诸如调色剂渗透性差、调色剂转写或附着力差的问题,以及出现高速印刷时已印面上印刷褪色、用摩擦器摩擦时调色剂被除去、与玻璃纸粘结带接触后该纸已印区剥落的问题。在连续印刷中纸张喂送问题又是另一个问题。为了处理这些问题,已经建议了用聚乙烯亚胺对记录材料的处理(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JP8-286410,JP9-179329,JP11-119460)。虽然聚乙烯亚胺的使用可提高调色剂的定影性质,但它们在记录材料加热或制造后随着时间推移会导致相当大的发黄问题。而且,它们强烈的阳离子性使得废纸循环变得困难,而且聚乙烯亚胺本身成本高也是一个问题。另一方面,提高调色剂定影性能的研究包括,应用一种低温下溶解组成调色剂的树脂的树脂,及在生产调色剂时应用热固性树脂等等。然而,在这些方式下生产的调色剂,在大部分情况下,在时间稳定性及在电照相基本性质方面是很差的,并且因此至今还没有达到实际应用的水平。专利技术概要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照相记录片材,其具有一令人满意的调色剂定影性质,在长时间储存及热处理的情况下不显著泛黄,给出优质的记录图像,以及可易于废纸回收或循环处理。经过对上述问题的刻苦钻研,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含氨基基团的丙烯酸类树脂、松香酯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马来酸类树脂、烯烃/丙烯酸类树脂及烯烃/马来酸类树脂组合(后面也称做“调色剂定影增强剂”)表现出优质液体调色剂定影增强剂效果,其可等效甚至超过了聚乙烯亚胺的效果,并且它们在经过长时间存储或在热处理之后并没有显著的泛黄。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电照相记录片材包括一片形基体,所述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已被处理以由此赋予其调色剂接收能力,其特征在于通过一包括至少一种从含氨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松香酯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马来酸类树脂、烯烃/丙烯酸类树脂及烯烃/马来酸类树脂组中选出的树脂的处理组合物来实施所述处理。优选地,该处理组合物进一步包括苯乙烯/丁二烯类共聚物。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案,该处理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含氨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该处理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松香酯类树脂。在这种场合,该松香酯类树脂优选地与至少一种由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马来酸类树脂、烯烃/丙烯酸类树脂及烯烃/马来酸类树脂组中选出的树脂结合使用。根据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电照相记录片材包括一片形基体及位于其至少一表面上的调色剂接收层,其特征在于该调色剂接收层包括至少一种从含氨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松香酯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马来酸类树脂、烯烃/丙烯酸类树脂及烯烃/马来酸类树脂组中选出的树脂。优选地,该调色剂接收层进一步包括一种苯乙烯/丁二烯类共聚物。按照一优选实施方案,该调色剂接收层包括至少一种含氨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案,该调色剂接收层包括至少一种松香酯类树脂。在这种情况下,该松香酯类树脂优选与至少一种由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马来酸类树脂、烯烃/丙烯酸类树脂及烯烃/马来酸类树脂组中选出的树脂结合使用。还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案,该电照相记录片材在片形基体的至少一面上以0.1g/m2至0.8g/m2,和优选0.3g/m2至0.5g/m2的涂布覆盖量具有至少一种类型的上述调色剂定影增强剂。本专利技术涂覆有调色剂定影增强剂的电照相记录片材是具有优秀调色剂定影性质的、无显著泛黄的以及不会产生片材喂送麻烦的、优秀的可循环利用的电照相记录片材。本专利技术电照相记录片材的片形基体可由任何一种材料制成,只要在其表面上具有一种包括上述调色剂定影增强剂作为该基本组分的处理组合物或调色剂接收层。这里可用各种纸基体,或树脂材料诸如塑料薄膜或片材,其基本上对调色剂与片形基体本身的定影性质不会产生影响。然而,纸基体从回收及循环利用上看是优选的。当本专利技术的片形基体是一纸基体时,使用的纸浆纤维可以是硬木或软木的木质纤维。该制浆方法不是关键性的,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对由蒸解处理方法诸如硫酸盐法蒸解、多硫化物蒸解、硫酸蒸解或类似蒸解获得的未漂白纸浆的脱木素阶段,之后,适当添加氯、苛性钠、亚硫酸氢盐或类似物(对于牛皮纸浆、硫化物纸浆等),进行多阶段漂白加工。然而,考虑会碰到在废水中存在有机氯化合物的情况,优选地使用由二氧化氯替代氯进行漂白处理而获得的ECF纸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照相记录片材,包括一种片形基体,所述基体的至少一表面已经受到处理以赋予其调色剂接收能力,其特征在于通过一种包括至少一种由含氨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松香酯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马来酸类树脂、烯烃/丙烯酸类树脂及烯烃/马来酸类树脂组中选出的树脂的处理组合物实施所述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谷岳人稻木可奈子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