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引导轮端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28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的引导轮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型引导轮端盖组件,包括引导轮体,在所述引导轮体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密封连接有端盖组件,各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端盖组件上的各螺栓孔,所述引导轮轴依次贯穿所述引导轮体以及两所述端盖组件的中心并密封伸出,所述端盖组件包括一外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的端盖,在所述端盖朝向所述引导轮体的端面一侧设有一合金垫片,在所述合金垫片与对应的所述端盖上沿其圆周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销孔,同轴设置的两销孔内分别通过一开口销配合紧固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端盖与铜垫通过开口销连接为一体式结构,消除铜垫的浮动间隙,可均匀承载轴向力,消除了分体结构的早期故障隐患。故障隐患。故障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引导轮端盖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的引导轮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型引导轮端盖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履带式行走装置接地面积大,对泥泞、沼泽、松软路面的通过性较好,在工程机械行走系统中广泛应用。其中,引导轮起导向作用,能保证履带正确卷绕,同时利用张紧装置使引导轮移动,以调整履带的张紧度。
[0003]现有结构中,引导轮轴贯穿于轮毂内部,两端安装有端盖,端盖与引导轮体通过螺栓连接,铜垫浮动布置在引导轮轴与端盖之间,与端盖为相互独立的分体结构(现有技术-如图1)。其中,在履带式工程机械底盘行走装置中,引导轮具有导向作用,在经过起伏路面时承受较大冲击载荷。履带链轨节在引导轮踏面上滑动,引导轮保证履带行走时沿正确的方向缠绕,并使履带保持一定的张紧度。端盖位于引导轮两端,与引导轮体通过螺栓连接,轮体内端盖端部与铜垫接触,承受铜垫传递的轴向力,端盖内部设置有浮动密封结构,起密封作用。
[0004]铜垫与引导轮轴和端盖接触,在行走装置通过起伏路面时,引导轮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通过铜垫将轴向力传递到引导轮轴。因铜垫在引导轮内部存在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长期冲击载荷作用下,易产生变形、不均匀磨损等问题,从而引起早期故障。同时,端盖外部安装螺栓位置,螺栓头外漏端为半开式设计(现有技术-如图2),对螺栓防护不足,矿山等重载工况下,外部石块等异物的冲击载荷与螺栓头碰撞,存在螺栓松动隐患。
[0005]另外,本公司技术研发人员在之前已经进行过上述问题的初步解决,即在专利申请号为201910766660.9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改引导轮端盖组件,其端盖与垫片之间采用摩擦焊的方式固连,虽然可以初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在后续前期施工组装时必须使用焊接设备进行施焊,操作繁琐且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后续维修时也仍存在诸多问题。
[0006]为此,本申请基于上述公开的专利文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后,能够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铜垫不均匀磨损造成早期故障,以及存在螺栓松动隐患的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引导轮端盖组件,包括引导轮体、引导轮轴,在所述引导轮体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密封连接有端盖组件,各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端盖组件上的各螺栓孔,所述引导轮轴依次贯穿所述引导轮体以及两所述端盖组件的中心并密封伸出,所述端盖组件包括一外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的端盖,在所述端盖朝向所述引导轮体的端面一侧设有一合金垫片,在所述合金垫片与对应的所述端盖上沿其圆周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销孔,在所述合金垫片与对应的所述端盖上的同轴设置的两销孔内分别通过一开口销配合紧固相连,所述合金垫片通过所述开口销与对应的端盖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0008]在所述引导轮体与所述引导轮轴的接触部位配合安装有轴瓦。
[0009]所述合金垫片通过所述开口销与对应的端盖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后,可均匀承载引导轮轴向力,解决了冲击重载工况下,浮动形式垫片的变形和异常磨损问题。
[0010]优选地,所述开口销可自动张紧并用于抵紧各所述销孔侧壁。
[0011]优选地,所述开口销的数量为4个,所述开口销采用高锰钢制作。
[0012]开口销地开口结构强度高、弹性好,与端盖销孔、合金垫片销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装配工艺性好,解决了合金垫片与端盖连接时的过约束问题。
[0013]优选地,所述开口销的端部凹入所述合金垫片内表面且预留磨损量。
[0014]可以有效的防止开口销与轴端干涉。
[0015]优选地,所述合金垫片以钢垫为基体且表面烧结铜合金;所述铜合金厚度0.7-1.2mm,相对整体浇筑铜合金形式垫片。
[0016]保证基体强度高且材料成本低。
[0017]优选地,所述钢垫的材料为优质碳素钢,在所述铜合金表面开有4处平行分布的油槽,各所述油槽的截面均为矩形,各所述油槽深度小于所述铜合金层厚度。
[0018]设置的油槽能够保证通油量好,可有效保证内部润滑。
[0019]优选地,所述端盖上的各所述螺栓孔处均布有防护槽。
[0020]所述防护槽能够对螺栓防护性好,消除外部冲击造成的螺栓松动隐患。
[0021]优选地,各所述防护槽的形状为圆形,个所述防护槽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螺栓的头部形成封闭结构。
[0022]优选地,所述端盖组件用于起密封与传递载荷作用,所述端盖组件与所述引导轮体对应的接触平面处开有O形圈槽,在所述O形圈槽的内部卡接设有O形圈。
[0023]优选地,在各所述端盖与所述引导轮轴的接触部位的外侧壁上的浮封盖处均安装有一浮封组件,所述浮封组件与所述引导轮轴之间为过盈连接。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中端盖与铜垫通过开口销连接为一体式结构,消除铜垫的浮动间隙,可均匀承载轴向力,消除了分体结构的早期故障隐患。同时,端盖组件外部螺栓头位置采用封闭式结构,可消除外部异物冲击造成螺栓松动隐患。
[0025]1.本技术所述端盖组件为端盖、合金垫片、开口销组成的一体式结构,取代了铜垫与端盖的浮动式分体结构,消除了铜垫的径向间隙,端盖组件可均匀承载引导轮的冲击载荷,消除了现有结构的垫片变形和偏磨隐患,提高了引导轮的使用寿命。
[0026]2.所述合金垫片为钢垫表面烧结铜合金,相对现有浇筑全铜垫片,基体强度高且成本低,合金垫片开有4处平行分布的润滑油槽,保证了润滑通油量,具有较好的减磨润滑效果。
[0027]3.开口销采用高锰钢材料,弹性高强度好,连接端盖和合金垫片时,开口结构可根据销孔大小自调整,适应性好。
[0028]4. 端盖组件设有封闭的防护槽,对螺栓防护性好,消除外部冲击造成的螺栓松动隐患。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30]图1为现有技术的端盖与垫片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现有技术的端盖外部安装螺栓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的端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技术的端盖组件的防护槽结构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技术的合金垫片示意图。
[0037]图中,1-引导轮轴;2-浮封盖;3-浮封组件;4-螺栓;5-引导轮体 ;6-轴瓦;7-端盖组件;8-O形圈;9-端盖;10-合金垫片;11-开口销;12-O形圈槽;13-钢垫;14-铜合金;15-油槽;16-防护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引导轮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轮体、引导轮轴,在所述引导轮体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密封连接有端盖组件,各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端盖组件上的各螺栓孔,所述引导轮轴依次贯穿所述引导轮体以及两所述端盖组件的中心并密封伸出,所述端盖组件包括一外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的端盖,在所述端盖朝向所述引导轮体的端面一侧设有一合金垫片,在所述合金垫片与对应的所述端盖上沿其圆周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销孔,在所述合金垫片与对应的所述端盖上的同轴设置的两销孔内分别通过一开口销配合紧固相连,所述合金垫片通过所述开口销与对应的端盖连接为一体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引导轮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销可自动张紧并用于抵紧各所述销孔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引导轮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销的数量为4个,所述开口销采用高锰钢制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引导轮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销的端部凹入所述合金垫片内表面且预留磨损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引导轮端盖组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权郝淑敏王坤王志成王成军周鹏飞许雪领闫召君殷晓丽张永震王子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