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07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草头,能被驱动绕转动轴线转动以实现打草;包括:线轴;头壳;传动件,安装至线轴,传动件包括用于驱动头壳随线轴同步转动的驱动部;头壳形成有用于与驱动部配合的配合部;配合部形成有用于与驱动部接触以向驱动部施加反作用力的配合面,配合面包括能施加反作用力的有效作用面,有效作用面在一个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内具有一个投影直线,投影直线包括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第一极限位置与第二极限位置与转动轴线的轴心所夹的圆心角大于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草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园林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打草头。

技术介绍

[0002]打草机作为一种花园类工具,特别适用于别墅草坪、花园草坪等地草的修剪。目前市面上的打草机主要采用敲击放线或通过开关控制打草头的线轴和头壳产生差速从而来进行放线的。对于用户来说,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打草机而言,用户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准确的放出打草绳的长度。事实上,现有技术中的打草头均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放线。
[0003]一般而言,具备自动放线功能的打草头一般是通过使得头壳和线轴之间产生相对转动而使得打草绳被放出的。而使得头壳和线轴产生相对转动的方式多种多样。现有技术中,打草机的自动放线一般需要外界对打草头输入指示信号,且需要根据操作人员的人为判断控制打草机进行放线。即当操作人员观察到打草绳长短变化,打草效率降低时,人为控制打草机进行放线,这其中又包括通过放线开关控制打草机加速或减速等形式实现头壳和线轴之间速度差以实现放线,或者通过敲击打草头使得头壳和线轴之间产生速度差以实现放线。对于此类打草机而言,其在自动放线时,打草头在被驱动时均会产生较大的速度差,且一般会产生30%以上的速度差,从而实现头壳和线轴之间产生速度差。而对于现有技术中一些具备自动放线功能的打草机而言,其被设置为在打草机开、关机时,头壳和线轴之间也会产生速度差以实现放线,其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有效且可靠的放线,在打草绳本身具备有效切割长度的前提下,这种放线需要用户将多余的打草绳剪断,其实际上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且对用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扰,严重影响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
[0004]还有一些文献中披露了在打草头内部设置传感器,以感知打草绳的长短、并将该信号传输至控制部,以控制打草头加速或减速的实现方式,其也要求打草头具有较大的速度差,且速度差一般要求在30%以上,而通过传感器感知信号并控制放线的打草头并未在现有产品中有所体现,且通过多方论证得出其在实际放线过程中一般会产生无法放线或放线过长的情况,其可靠性极差,无法适应打草机工作时较复杂的工况。
[0005]如何提供一款放线可靠性高且操作便利的打草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暂未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线可靠性高且操作便利性较高的打草头。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打草头,能被驱动绕转动轴线转动以实现打草;包括:线轴,用于缠绕打草绳;头壳,形成有容纳空间,线轴至少部分容纳在容纳空间内;传动件,安装至线轴,传动件包括用于驱动头壳随线轴同步转动的驱动部;头壳形成有用于与驱动部配合的配合部;配合部
形成有用于与驱动部接触以向驱动部施加反作用力的配合面,配合面包括能施加反作用力的有效作用面,有效作用面在一个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内具有一个投影直线,投影直线包括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第一极限位置与第二极限位置与转动轴线的轴心所夹的圆心角大于0
°
且小于等于45
°

[0009]进一步地,第一极限位置与第二极限位置与转动轴线的轴心所夹的圆心角大于等于3
°
且小于等于40
°

[0010]进一步地,传动件相对线轴具有阻止线轴和头壳之间产生相对转动的第一位置和允许线轴和头壳之间产生相对转动的第二位置;
[0011]打草绳具有一个自容纳空间延伸出来的有效长度,打草绳在有效长度范围内具有一个预设值;当打草绳的有效长度大于该预设值时,传动件处于第一位置;当打草绳的有效长度小于该预设值时,传动件处于第二位置。
[0012]进一步地,配合部包括围绕转动轴线分布的第一齿;
[0013]头壳形成或连接有可供传动件复位的第二齿;第一齿和第二齿围绕转动轴线交错分布。
[0014]进一步地,在一个围绕转动轴线的圆周范围内,第二齿具有朝向转动轴线分布的齿面,齿面具有朝向转动轴线且具有渐变的复位面。
[0015]进一步地,复位面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一区段与驱动部基本不产生相互作用力;第一齿包括有与配合面相交且远离转动轴线的齿面,第二区段与齿面形成一个可供传动件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引导通道。
[0016]进一步地,第二齿的齿尖与齿底分别与转动轴线的轴心构成的圆心角α大于等于30
°
且小于等于50
°

[0017]进一步地,线轴上形成有限制传动件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限位部,限位部关于一个经过转动轴线的对称平面对称设置;限位部形成可供传动件滑动的滑轨,在一个垂直于转动轴线的直线方向上,传动件与限位部至少包括两个接触面。
[0018]进一步地,线轴还形成或连接有一个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一个偏压元件,偏压元件一端抵持容纳槽的槽底,另一端抵持传动件。
[0019]一种打草头,能被驱动绕转动轴线转动以实现打草;包括:线轴,用于缠绕打草绳;头壳,形成有容纳空间,线轴至少部分容纳在容纳空间内;传动件,安装至线轴,传动件包括用于驱动头壳随线轴同步转动的驱动部;头壳形成有用于与驱动部配合的配合部;配合部形成有用于与驱动部接触以向驱动部施加反作用力的配合面,配合面在一个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内具有一个投影直线,投影直线包括能向驱动部施加反作用力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配合面包括能施加反作用力的有效作用面,有效作用面设置在第一极限位置与第二极限位置之间。
[0020]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设置与驱动部配合的传动件,通过纯粹的机械配合,实现打草头本身会在打草绳缩短到一定长度时自动放线以满足打草时对打草绳的长度需求,无需人为判断放线条件,大大提升了打草头放线的可靠性和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打草机的立体图;
[0022]图2是图1中的打草机的打草头的剖视图;
[0023]图3是图1中的打草机的打草头的爆炸图;
[0024]图4是图3中的打草机的打草头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0025]图5是图3中的打草机的线轴的剖面图;
[0026]图6是图3中的打草机的线轴和传动件的立体图;
[0027]图7是图3中的打草机的头壳、线轴和传动件的俯视图;
[0028]图8是图3中的打草机的头壳、线轴和传动件的剖视图;
[0029]图9是图3中的打草机的头壳的俯视图;
[0030]图10是图9中的打草机的头壳的第一齿上任意一点处的受力分析图;
[0031]图11是图3中的打草机的头壳、线轴和传动件且传动件位于第一齿和第二齿之间时的剖视图;
[0032]图12是图3中的打草机的头壳、线轴和传动件且传动件在被第二齿推动复位时的剖视图;
[0033]图13是图12中的打草机的头壳、线轴和传动件且传动件在被第二齿推动复位时且删去部分第一齿和第二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草头,能被驱动绕转动轴线转动以实现打草;包括:线轴,用于缠绕打草绳;头壳,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线轴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传动件,安装至所述线轴,所述传动件包括用于驱动头壳随所述线轴同步转动的驱动部;所述头壳形成有用于与所述驱动部配合的配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形成有用于与所述驱动部接触以向所述驱动部施加反作用力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包括能施加所述反作用力的有效作用面,所述有效作用面在一个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内具有一个投影直线,所述投影直线包括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一极限位置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与所述转动轴线的轴心所夹的圆心角大于0
°
且小于等于4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与所述转动轴线的轴心所夹的圆心角大于等于3
°
且小于等于4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相对所述线轴具有阻止所述线轴和头壳之间产生相对转动的第一位置和允许所述线轴和所述头壳之间产生相对转动的第二位置;所述打草绳具有一个自所述容纳空间延伸出来的有效长度,所述打草绳在有效长度范围内具有一个预设值;当所述打草绳的有效长度大于该预设值时,所述传动件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打草绳的有效长度小于该预设值时,所述传动件处于第二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包括围绕转动轴线分布的第一齿;所述头壳形成或连接有可供所述传动件复位的第二齿;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围绕所述转动轴线交错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围绕所述转动轴线的圆周范围内,所述第二齿具有朝向转动轴线分布的齿面,所述齿面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