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鞍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672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载鞍加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左砂芯和右砂芯,所述左砂芯和右砂芯一体化设置,且左砂芯和右砂芯中间设置有浇口,所述左砂芯上方设置有第一排气孔,且左砂芯下方设置有第二排气孔,所述左砂芯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冒口,所述右砂芯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排气孔,且右砂芯的下方还设置有第四排气孔,所述右砂芯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冒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产品受力均匀,产品没有发生变形,中间圆孔是圆形,机械加工方便装夹,加工精度和鞍面的尺寸能够保证,而且合起来立着浇注,砂子可以上浮,鞍面的夹砂少,表面质量好。表面质量好。表面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载鞍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承载鞍
,特别涉及一种承载鞍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承载鞍是铁路货车走行部的重要配件,安装在货车转向架侧架和滚动轴承之间,承受和传递各种承载鞍是铁路货车走行部的重要配件,安装在货车转向架侧架和滚动轴承之间,承受和传递各种载荷。
[0003]承载鞍采用传统的加工方式铸造出来的产品,容易发生变形,尺寸会变大,导致铸件报废,鞍面的直线度要求小于0.025mm,且鞍面不允许焊补,机械加工不好加工,尺寸无法保证,产品不好装夹,鞍面由于变形也无法进行焊补。因此,现有的承载鞍加工方式无法满足产品质量需要,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鞍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载鞍加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左砂芯和右砂芯,所述左砂芯和右砂芯一体化设置,且左砂芯和右砂芯中间设置有浇口,所述左砂芯上方设置有第一排气孔,且左砂芯下方设置有第二排气孔,所述左砂芯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冒口,所述右砂芯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排气孔,且右砂芯的下方还设置有第四排气孔,所述右砂芯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冒口。
[000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排气孔和第三排气孔关于浇口中心对称设置。
[000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排气孔和第四排气孔关于浇口中心对称设置。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冒口和第二冒口关于浇口中心对称设置。
[000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砂芯和右砂芯关于浇口中心对称设置。
[00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浇口的半径为60mm。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提供的承载鞍加工装置,通过将2个产品合起来浇注,产品受力均匀,产品没有发生变形,2个产品合在一起,中间圆孔是圆形,机械加工方便装夹,加工精度高,鞍面的尺寸也精确;此外,合起来立着浇注,砂子可以上浮,鞍面的夹砂少,表面质量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3]图中:1-左砂芯;2-第一排气孔;3-第一冒口;4-第二排气孔;5-浇口;6-右砂芯;7-第三排气孔;8-第二冒口;9-第四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承载鞍加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具体地,装置本体包括左砂芯1和右砂芯6,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左砂芯1和右砂芯6一体化设置,而且且左砂芯1和右砂芯6中间设置有浇口5,确保两个产品可以同时浇注,此外在上述左砂芯1上方设置有第一排气孔2,并且在左砂芯1下方还设置有第二排气孔4,左砂芯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冒口3;同时在上述右砂芯6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排气孔7,并且在右砂芯6的下方还设置有第四排气孔9,右砂芯6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冒口8。
[0016]上述实施例中,还需说明的是第一排气孔2和第三排气孔7关于浇口5中心对称设置;第二排气孔4和第四排气孔9关于浇口5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冒口3和第二冒口8关于浇口5中心对称设置;左砂芯1和右砂芯6关于浇口5中心对称设置。便于承载鞍的加工,提高承载鞍的加工效率。
[0017]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浇口5的半径为60mm,便于浇注,确保产品质量。
[0018]通过采用上述加工装置,将2个产品合起来浇注,产品受力均匀,产品没有发生变形,2个产品合在一起,中间圆孔是圆形,机械加工方便装夹,加工精度高,鞍面的尺寸也精确;此外,合起来立着浇注,砂子可以上浮,鞍面的夹砂少,表面质量高。
[001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鞍加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左砂芯(1)和右砂芯(6),所述左砂芯(1)和右砂芯(6)一体化设置,且左砂芯(1)和右砂芯(6)中间设置有浇口(5),所述左砂芯(1)上方设置有第一排气孔(2),且左砂芯(1)下方设置有第二排气孔(4),所述左砂芯(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冒口(3),所述右砂芯(6)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排气孔(7),且右砂芯(6)的下方还设置有第四排气孔(9),所述右砂芯(6)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冒口(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承载鞍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谦李斌李岩陈魏李鸽刘双虎贺银孔瑞龙朱东升李爱华涂佳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盛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