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水泥板隔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50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隔墙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泡水泥板隔墙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呈板状;所述板体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填充体;所述板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板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沿板材的宽度方向安装,也能沿板材的厚度方向安装,从而使安装更加便利;板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填充体,此结构使得板材密度更小,保温和隔音性能更好。能更好。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泡水泥板隔墙板


[0001]本技术涉及隔墙板
,尤其涉及一种发泡水泥板隔墙板。

技术介绍

[0002]隔墙板是指用于建筑物内部隔墙的墙体预制条板,是一般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工程的非承重内隔墙的主要材料。用发泡水泥制作的隔墙板具有重量轻、保温性能好的优点。目前的发泡水泥板隔墙板一般采用榫头6和榫槽7来连接,如图3所示,在安装时隔墙板需要沿宽度方向推动使其上的榫头6进入另一块板的榫槽7,从而使此两块隔墙板连接在一起。此种方式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最后一块板时,由于一边是安装好的隔墙板,另一边是建筑物的墙体或者框架,导致宽度方向上受到阻挡,安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发泡水泥板隔墙板,既能沿板材的宽度方向安装,也能沿板材的厚度方向安装,从而使安装更加便利,并且改进了板材的内部结构,使其密度更小,保温和隔音性能更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泡水泥板隔墙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呈板状;所述板体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填充体;所述板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板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面板。
[0005]所述空腔贯穿板体的两端,所述空腔其横截面上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平行于板体的上下表面,任一空腔其横截面上等腰三角形与底边相对的顶点位于与其相邻的空腔其横截面上等腰三角形底边的延长线上。
[0006]所述连接部包括呈长方体状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外表面与板体的一个表面齐平并且其两端与板体的两端齐平,所述第一凸台的厚度为板体厚度的0.2-0.3倍,所述第一凸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三凸台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凸台中部等间隔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横截面呈成等腰梯形,所述第二凸台的表面到板体此侧表面的距离与第一凸台的厚度相等,相邻两个第二凸台之间形成了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凸台形状和大小相同、朝向相反,距离第三凸台最远的第二凸台与板体的端面之间形成了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三凸台形状和大小相同、朝向相反;所述板体一侧的连接部绕板体的轴线旋转180
°
后与另一侧的连接部重合。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板体由发泡水泥制成。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相邻空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空腔横截面上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度的0.7倍。
[000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填充体为聚酯吸音棉。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板材既能沿板材的宽度方向安
装,也能沿板材的厚度方向安装,从而使安装更加便利;2、板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填充体,此结构使得板材密度更小,保温和隔音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发泡水泥板隔墙板的爆炸视图。
[0012]图2为一种发泡水泥板隔墙板的剖视图。
[0013]图3为现有技术隔墙板的连接方式。
[0014]图中:1、板体;2、端面板;3、填充体;4、空腔;5、连接部;51、第一凹槽;52、第一凸台;53、第二凸台;54、第二凹槽;55、第三凸台;6、榫头;7、榫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6]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2所示,一种发泡水泥板隔墙板,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呈板状;所述板体1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空腔4,所述空腔4内设置有填充体3;所述板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5,所述板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面板2。
[0017]所述空腔4贯穿板体1的两端,所述空腔4其横截面上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平行于板体1的上下表面,任一空腔4其横截面上等腰三角形与底边相对的顶点位于与其相邻的空腔4其横截面上等腰三角形底边的延长线上,其实质是相邻的空腔4的朝向是相反的,两者之间分布的板体1构成了呈倾斜状的支撑体,支撑体使得板体1具有很好的强度。
[0018]所述连接部5包括呈长方体状的第一凸台52,所述第一凸台52的外表面与板体1的一个表面齐平并且其两端与板体1的两端齐平,所述第一凸台52的厚度为板体1厚度的0.2-0.3倍,所述第一凸台5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凸台55,所述第一凸台5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51,所述第三凸台55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并且其端面和板体1的一个端面齐平,所述第一凸台52中部等间隔设置有第二凸台53,所述第二凸台53的横截面呈成等腰梯形,所述第二凸台53的表面到板体1此侧表面的距离与第一凸台52的厚度相等,相邻两个第二凸台53之间形成了第二凹槽54,所述第二凹槽54与第二凸台53形状和大小相同、朝向相反,距离第三凸台55最远的第二凸台53与板体1的端面之间形成了第一凹槽51,所述第一凹槽51与第三凸台55形状和大小相同、朝向相反。所述板体1一侧的连接部5绕板体1的轴线旋转180
°
后与另一侧的连接部5重合,使得所述板体1一侧的连接部5上的第二凹槽54和第二凸台53分别与板体1另一侧的连接部5上的第二凸台53和第二凹槽54的位置一一对应,使得所述板体1一侧的连接部5上的第三凸台55与板体1另一侧的连接部5上的第一凹槽51的位置相对应。
[0019]所述板体1由发泡水泥制成,密度较小,保温性和隔音性较好。
[0020]所述相邻空腔4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空腔4横截面上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度的0.7倍,即空腔4横截面上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一个端点到与其相邻的空腔4横截面上等腰三角形的与底边相对的顶点的距离为底边长度的0.2倍,此距离决定了相邻的空腔4之间分布支
撑体的宽度,此宽度的支撑体既有很好的支撑性能,又具有比较小的横截面积,传热、传音性较差。
[0021]所述填充体3为聚酯吸音棉,吸音系数非常高,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并且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达到国家B1级防火标准。空腔4内填充聚酯吸音棉,增强了板体1的隔音性能和保温性能,并且降低了本板材的密度,在相同的体积下降低了板材的重量。
[0022]安装时,结合图1-2所示,两块板材拼接在一起时,一块板材一侧的第三凸台55和第二凸台53分别位于与其相邻板材此侧的第一凹槽51和第二凹槽54中,此板材上的第一凸台52的内表面与相邻板材的第二凸台53接触,两块板材的外表面齐平。此种结构可以使得在安装时,板材既可以沿宽度方向推动使其连接另一块板材,也可以沿厚度方向推动使其连接另一块板材,从而更便于安装。
[0023]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水泥板隔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呈板状;所述板体(1)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空腔(4),所述空腔(4)内设置有填充体(3);所述板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5),所述板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面板(2);所述空腔(4)贯穿板体(1)的两端,所述空腔(4)其横截面上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平行于板体(1)的上下表面,任一空腔(4)其横截面上等腰三角形与底边相对的顶点位于与其相邻的空腔(4)其横截面上等腰三角形底边的延长线上;所述连接部(5)包括呈长方体状的第一凸台(52),所述第一凸台(52)的外表面与板体(1)的一个表面齐平并且其两端与板体(1)的两端齐平,所述第一凸台(52)的厚度为板体(1)厚度的0.2-0.3倍,所述第一凸台(5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凸台(55),所述第一凸台(5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51),所述第三凸台(55)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凸台(52)中部等间隔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强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万城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