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03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氮管技术领域,尤其为液氮管结构,包括管体以及固定在其底部的出液管,所述管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管,所述防护管与所述管体之间具有空腔,且所述防护管的内部填充有隔热棉,所述管体的顶部设有气压表,所述气压表贯穿所述防护管、管体并延伸至所述管体的内部;由防护块对出液管与管体的连接处进行防护,避免了因出液管与管体的连接处受到外部碰撞损坏而出现泄漏的情况,再由胶皮材质的第一密封套和第二密封套对固定管、延伸管与防护块、连接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减小了固定管、延伸管与防护块、连接管之间的缝隙,进一步的增加了出液管和管体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防止液氮出现泄漏的情况。而防止液氮出现泄漏的情况。而防止液氮出现泄漏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氮管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液氮管
,具体涉及液氮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液氮是液态的氮气,是惰性的,无色,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氮构成了大气的大部分,氮是不活泼的,不支持燃烧,汽化时大量吸热接触造成冻伤,液氮是氮气在低温下形成的液体形态,氮的沸点为-196℃,在正常大气压下温度如果在这以下就会形成液氮,如果加压,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得到液氮,在工业中,液态氮是由空气分馏而得,先将空气净化后,在加压、冷却的环境下液化,借由空气中各组分之沸点不同加以分离,氮气最先泄出。
[0003]现有的液氮管的出液管通常是将防水胶布缠绕在与液氮管的连接处进行挤压密封,但是,防水胶布长时间的受到挤压容易损坏,而且,出液管和液氮管的连接处会暴露在外部,容易受到外部的碰撞而损坏,从而导致液氮泄漏的情况发生。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液氮管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液氮管结构,具有密封性强的特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液氮管结构,包括管体以及固定在其底部的出液管,所述管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管,所述防护管与所述管体之间具有空腔,且所述防护管的内部填充有隔热棉,所述管体的顶部设有气压表,所述气压表贯穿所述防护管、管体并延伸至所述管体的内部,所述管体的底部一体成型有防护块,所述防护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贯穿所述防护管并固定在所述管体的内部,且所述防护块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管体相连通,所述出液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管,所述防护块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固定管相配合的第一螺纹槽,所述固定管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槽螺接固定在所述防护块的内部,且所述延伸管延伸至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并与所述管体相连通,所述气压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固定管的长度。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圈,所述第一螺纹圈与所述第一螺纹槽相配合,且所述固定管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圈与所述第一螺纹槽的配合螺接固定在所述防护块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延伸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圈,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圈相配合的第二螺纹槽,所述延伸管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圈与所述第二螺纹槽的配合螺接固定在所述连接管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圈的外壁分别套设有第一密封套,所述第一密封套的材质均为胶皮套。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圈的外壁分别套设有第二密封套,所述第二密封套的材质均为胶皮套。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固定管通过第一螺纹槽螺接固定在防护块的内部,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固定管螺接固定在防护块的内部,由防护块对出液管与管体的连接处进行防护,避免了因出液管与管体的连接处受到外部碰撞损坏而出现泄漏的情况,再由胶皮材质的第一密封套和第二密封套对固定管、延伸管与防护块、连接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减小了固定管、延伸管与防护块、连接管之间的缝隙,进一步的增加了出液管和管体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防止液氮出现泄漏的情况,同时,由环绕在管体外壁的防护管和隔热棉将管体隔绝在防护管中,避免了管体中的液氮受到外部温度的影响,实用性强,再由气压表对管体中的气压进行监测,能够通过气压表得知管体内部的气压情况,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管体和固定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管体和防护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固定管和延伸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管体;11、防护管;111、空腔;12、隔热棉;13、气压表;14、防护块;141、第一螺纹槽;15、连接管;151、第二螺纹槽;2、出液管;21、固定管;211、第一螺纹圈;212、第一密封套;22、延伸管;221、第二螺纹圈;222、第二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液氮管结构,包括管体1以及固定在其底部的出液管2,管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管11,防护管11与管体1之间具有空腔111,且防护管11的内部填充有隔热棉12,管体1的顶部设有气压表13,气压表13贯穿防护管11、管体1并延伸至管体1的内部,管体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防护块14,防护块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贯穿防护管11并固定在管体1的内部,且防护块14通过连接管15与管体1相连通,出液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1,固定管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管22,防护块14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管21相配合的第一螺纹槽141,固定管21通过第一螺纹槽141螺接固定在防护块14的内部,且延伸管22延伸至连接管15的内部并与管体1相连通,气压表1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21]本实施方案中:管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管11,防护管11与管体1之间具有空腔111,且防护管11的内部填充有隔热棉12,管体1的顶部设有气压表13,气压表13贯穿防护
管11、管体1并延伸至管体1的内部,在使用时,先由环绕在管体1外壁的防护管11和隔热棉12将管体1隔绝在防护管11中,避免了管体1中的液氮受到外部温度变化的影响,实用性强,再由气压表13对管体1中的气压进行监测,能够通过气压表13得知管体1内部的气压情况,实用性强,管体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防护块14,防护块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贯穿防护管11并固定在管体1的内部,且防护块14通过连接管15与管体1相连通,出液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1,固定管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管22,防护块14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管21相配合的第一螺纹槽141,固定管21通过第一螺纹槽141螺接固定在防护块14的内部,且延伸管22延伸至连接管15的内部并与管体1相连通,工作人员将固定管21螺接固定在防护块14的内部,由防护块14对出液管2与管体1的连接处进行防护,避免了因出液管2与管体1的连接处受到外部碰撞损坏而出现泄漏的情况,再由胶皮材质的第一密封套212和第二密封套222对固定管21、延伸管22与防护块14、连接管15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减小了固定管21、延伸管2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液氮管结构,包括管体(1)以及固定在其底部的出液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管(11),所述防护管(11)与所述管体(1)之间具有空腔(111),且所述防护管(11)的内部填充有隔热棉(12),所述管体(1)的顶部设有气压表(13),所述气压表(13)贯穿所述防护管(11)、管体(1)并延伸至所述管体(1)的内部,所述管体(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防护块(14),所述防护块(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5),所述连接管(15)贯穿所述防护管(11)并固定在所述管体(1)的内部,且所述防护块(14)通过所述连接管(15)与所述管体(1)相连通,所述出液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1),所述固定管(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管(22),所述防护块(14)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固定管(21)相配合的第一螺纹槽(141),所述固定管(21)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槽(141)螺接固定在所述防护块(14)的内部,且所述延伸管(22)延伸至所述连接管(15)的内部并与所述管体(1)相连通,所述气压表(1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多为莱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