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5437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属于工业冷凝水回收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一侧铰接在下壳体顶部,上壳体远离铰接处的一侧通过锁紧装置与下壳体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一个密闭腔,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吸附垫,上壳体顶部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向下穿过吸附垫,上壳体底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罩,所述下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罩,下壳体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上壳体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竖直部,所述竖直部靠近上壳体顶部的一端连接有水平部,所述第一过滤罩的开口端设置有与定位槽滑动配合的定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杂质进行清理的优点。行清理的优点。行清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凝水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冷凝水回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纤维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蒸汽,而蒸汽释放出部分热能后生成的冷凝水往往被直排,冷凝水中的热能将被浪费,同时直排冷凝水也容易对环境造成热污染,所以冷凝水回收利用对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有重要作用。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75460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管,顶管上安装有相连通的输入管,罐体的内顶面上环绕顶管安装有气液分离罩,气液分离罩包括环绕顶管设置的第一过滤罩以及环绕第一过滤罩设置的第二过滤罩,顶管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转轴穿过顶管伸入第一过滤罩内的一端上安装有离心叶轮,使用时,离心叶轮带动气流流向四周,通过第一过滤罩和第二过滤罩过滤掉液体中的部分杂质。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方案虽然能够通过第一过滤罩和第二过滤罩对冷凝水进行过滤,但是过滤出的杂质会堆积在第一过滤罩和第二过滤罩内,需要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清理,而上述方案中过滤罩难以取出,清理杂质时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冷凝水回收装置,具有便于对杂质进行清理的优点。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一侧铰接在下壳体顶部,上壳体远离铰接处的一侧通过锁紧装置与下壳体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一个密闭腔,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吸附垫,上壳体顶部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向下穿过吸附垫,上壳体底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罩,所述下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罩,下壳体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上壳体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竖直部,所述竖直部靠近上壳体顶部的一端连接有水平部,所述第一过滤罩的开口端设置有与定位槽滑动配合的定位块。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流从进气管进入上壳体,然后穿过吸附垫从排气管排出,在穿过吸附垫时,悬浮的水滴会被吸附,水滴大到一定程度后,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掉落,穿过第一过滤罩和第二过滤罩从排水管排出,杂质会留在第一过滤罩和第二过滤罩内,当需要进行清理时能够打开锁紧装置,然后旋转上壳体,使上壳体和下壳体分离,以便对分别对第一过滤罩和第二过滤罩内的杂质进行清理。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罩包括柔性的过滤袋,所述过滤袋的开口端环绕固定有第一支撑环,所述定位块与第一支撑环固定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壳体固定在下壳体上时,过滤袋开口向上,容纳杂
质;在翻转上壳体使上壳体和下壳体分离时,因为过滤袋为柔性会发生翻转,过滤袋的开口方向仍保持向上,用清水冲洗过滤袋即可将过滤袋上的杂质冲下,并从排气管排出,清洗时较为方便。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上分别设置有启闭阀。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翻转上壳体进行清洗时,将启闭阀关闭,能够使上壳体内能够暂存清水,使过滤袋能够完全浸泡在水中进行清洗,清洗更加彻底。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缓冲件,上壳体绕铰接轴旋转到极限位置时,上壳体外壁与缓冲件抵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壳体转动到极限位置时会与下壳体外壁发生碰撞,缓冲垫能够对上壳体进行缓冲,减弱上壳体与下壳体碰撞的冲击力,降低上壳体外壁发生形边的风险。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的锁紧杆,两所述锁紧杆相互抵接构成一个柱体,所述柱体上螺纹连接有锁紧套。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套将两组锁紧杆锁紧在一起,进而实现对上壳体的锁紧,在需要清洗时,旋出锁紧套,能够用手抓握住与上壳体连接的锁紧杆,进而驱使上壳体旋转,旋转较为方便。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罩包括第二支撑环,所述下壳体顶端开设有与第二支撑环配合的卡接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环与卡接槽的配合能够对第二过滤罩进行定位,避免第二过滤罩向下滑动。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槽的底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底部设置有与限位槽滑动配合的限位块。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和限位块的配合能够实现对第二过滤罩的周向固定,避免第二过滤罩发生周向旋转。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第二支撑环抵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抵接在第二支撑环上,不仅能够增强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的密封性,同时能够对第二支撑环进行压紧。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4]1.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罩和第二过滤罩,能够对冷凝水进行双重过滤,过滤效果较好;
[0025]2.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够进行分离,在对第一过滤罩和第二过滤罩进行清洗时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1中第一过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图1中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支撑架;4、第一过滤罩;41、过滤袋;42、第一支撑环;43、定位块;5、定位槽;51、竖直部;52、水平部;6、第二过滤罩;61、过滤框;62、第二支撑环;63、限位块;7、锁紧装置;71、锁紧杆;72、锁紧套;73、延伸部;8、进气管;9、排水管;10、吸附垫;11、铰接轴;12、铰接座;13、排气管;14、缓冲件;15、密封槽;16、密封圈;17、启闭阀;18、卡接槽;19、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下壳体2底部设置有支撑架3,上壳体1底端一侧固定有水平设置的铰接轴11,下壳体2顶端固定有与铰接轴11配合的铰接座12,上壳体1远离铰接轴11的一侧通过锁紧装置7锁紧在下壳体2上,上壳体1和下壳体2构成一个密闭腔,上壳体1顶部设置有进气管8和排气管13,进气管8和排气管13上分别设置有启闭阀17,下壳体2底部设置有排水管9。
[0034]参照图2,上壳体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吸附垫10,吸附垫10为金属网垫,进气管8向下穿过吸附垫10,湿蒸汽通过进气管8进入到上壳体1的内腔后向上流动,当湿蒸汽中悬浮的水滴穿过吸附垫10时会附着在吸附垫10上,干蒸汽从排气管13排出。
[0035]参照图2和图3,上壳体1内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一侧铰接在下壳体(2)顶部,上壳体(1)远离铰接处的一侧通过锁紧装置(7)与下壳体(2)连接,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构成一个密闭腔,所述上壳体(1)内设置有吸附垫(10),上壳体(1)顶部设置有进气管(8)和排气管(13),所述进气管(8)向下穿过吸附垫(10),上壳体(1)底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罩(4),所述下壳体(2)顶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罩(6),下壳体(2)底部设置有排水管(9),所述上壳体(1)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5),所述定位槽(5)包括竖直部(51),所述竖直部(51)靠近上壳体(1)顶部的一端连接有水平部(52),所述第一过滤罩(4)的开口端设置有与定位槽(5)滑动配合的定位块(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罩(4)包括柔性的过滤袋(41),所述过滤袋(41)的开口端环绕固定有第一支撑环(42),所述定位块(43)与第一支撑环(4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兴惠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