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530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打印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滚轮;一皮带,套绕于该些第一滚轮外,并随着该些第一滚轮的转动而被传动,用以载送一碳粉;及一碳粉清除装置,用以清除皮带上的碳粉,碳粉清除装置包括容置槽、第一刮刀、第二滚轮以及第二刮刀。容置槽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开口,开口紧邻皮带。第一刮刀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二端接触皮带,第一刮刀用以于皮带传动时刮除皮带上的碳粉。第二滚轮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容置槽内且于第一刮刀的下方,第二滚轮与皮带紧密接触以承载第一刮刀所刮除下的碳粉,并将碳粉送进容纳槽内。第二刮刀设置于第二侧板上,用以于滚轮转动时刮除滚轮所承载的碳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碳粉清除装置的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打印装置至少包括转写模块(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module,ITM module)及光学打印模块,转写模块以静电吸附碳粉的方式将碳粉转写到纸张上,以利于此载有碳粉的纸张被送进光学打印模块中,将碳粉固定于纸张上,完成打印的动作。请参照图1,其绘示的是传统打印装置的转写模块的部分侧视图。在图1中,转写模块60包括皮带56、碳粉清除装置40及数个滚轮,例如一主动滚轮20、支持滚轮22、反转滚轮24、张力滚轮26和传送滚轮30、32、34及36。皮带56套紧于主动滚轮20、支持滚轮22、反转滚轮24、张力滚轮26和传送滚轮30、32、34及36的外围,当主动滚轮20被一马达驱动而转动时,主动滚轮20将沿着逆时针的方向转动并带动皮带56,使得皮带56、支持滚轮22、反转滚轮24、张力滚轮26和传送滚轮30、32、34及36跟着主动滚轮20一起运转。传送滚轮30、32、34及36所支撑的部分的皮带56上方具有感光鼓(photoconductive drum)(未显示于图1中),在皮带56的传动过程中,将传送滚轮30、32、34及36通以电流,利用负电荷的静电吸附力将感光鼓上的碳粉转移至皮带56上,此处为第一次碳粉转移区。当碳粉被皮带56传动到支持滚轮22的附近时,支持滚轮22的下方的二次碳粉转移区42的另一滚轮(未显示于图1中)将会以静电吸附方式将皮带56上的碳粉吸附到纸张上。载有碳粉的纸张将被送进光学打印模块中,以进行打印动作。碳粉清除装置40设置于二次碳粉转移区42后,如支持滚轮22的附近,且邻近于皮带56的被传动路径上。碳粉清除装置40用以清除皮带56上未被转移到纸张上的残留碳粉,使得皮带56可以在传送滚轮30、32、34及36所对应的第一碳粉转写区重新载送新的碳粉。通过皮带56的循环传动,此转写模块60将重复覆上碳粉、碳粉转移及清除的动作,以进行碳粉的连续转写。至于碳粉清除装置40的内部结构将附图说明如下。请参照图2,其绘示的是图1的部分的皮带、支持滚轮、反向滚轮及碳粉清除装置的放大剖视图。请同时参考图1,在图2中,碳粉清除装置40至少包括容置槽51、刚性体53、刮刀52及密封件54,容置槽51具有第一侧板51a、第二侧板51b及开口59,开口59面向皮带56及支持滚轮22。刚性体53的一端与第一侧板51a的顶端连接,刚性体53的另一端朝开口59延伸。刮刀52的一端与刚性体53连接,刮刀52的另一端接触皮带56,用以于皮带56被传动时刮除皮带56上的残留碳粉,且刮刀52所刮除的碳粉将掉落于第二侧板51b的内壁上。密封件54的一端与第二侧板51b的顶端连接,密封件54用以与皮带56紧密接触,避免刮刀52所刮除的碳粉掉落于容置槽51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刮刀52长久接触传动中的皮带52的状况下,刚性体53容易变形,导致刮刀52无法与皮带56紧密接触,严重降低皮带56上之碳粉的被刮除率,影响转写模块60的连续转写品质甚巨。此外,密封件54容易年久而产生弹性疲乏的现象,同样无法与皮带56紧密接触,导致刮刀52所刮除的碳粉经由皮带56及密封件54之间的缝隙漏出于容置槽51外,不仅污染打印装置内部其它机件,更影响打印装置的打印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及其碳粉清除装置,其以滚轮与皮带紧密接触且载送刮刀所刮下的碳粉的设计,可以防止产生如传统上密封件的弹性疲乏的现象。另外,利用弹性体连接刮刀的设计,可以让刮刀及皮带紧密接触,避免刮刀因传统上刚性体变形而与皮带产生分离的现象。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皮带上的碳粉的被刮除率,更可增加转写模块的连续转写品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碳粉清除装置,用以清除一皮带上的一碳粉,碳粉清除装置包括容置槽、第一刮刀、第二滚轮以及第二刮刀。容置槽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开口,开口紧邻皮带。第一刮刀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二端接触皮带,第一刮刀用以于皮带传动时刮除皮带上的碳粉。第二滚轮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容置槽内且在第一刮刀的下方,滚轮与皮带紧密接触以承载第一刮刀所刮除下的碳粉,并将碳粉送进容纳槽内。第二刮刀设置于第二侧板上并接触该第二滚轮,用以于滚轮转动时刮除滚轮所承载的碳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再提出一种打印装置包括数个第一滚轮、皮带以及碳粉清除装置。皮带套绕于数个第一滚轮外,并随着数个第一滚轮的转动而被传动,用以载送一碳粉。碳粉清除装置包括容置槽、第一刮刀、第二滚轮以及第二刮刀。容纳槽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开口,开口紧邻皮带。第一刮刀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二端是接触皮带,第一刮刀用以在皮带被第一滚轮传动时刮除皮带上的碳粉。第二滚轮是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容置槽内且在第一刮刀的下方,第二滚轮与皮带紧密接触以承载第一刮刀所刮除下的碳粉,并将碳粉送进容置槽内。第二刮刀设置于第二侧板上,用以于第二滚轮转动时刮除第二滚轮所承载的碳粉。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打印装置的转写模块的部分侧视图;图2为图1的部分的皮带、支持滚轮、反向滚轮及碳粉清除装置的放大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3,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部分剖视图。为求图标清楚,仅显示打印装置中的必要元件,而省略部分元件。在图3中,打印装置100至少包括数个第一滚轮、皮带106及碳粉清除装置110,皮带106套绕于此些第一滚轮的外围,且皮带106可通过此些第一滚轮的转动而运转,以载送碳粉。碳粉清除装置110用以清除皮带106上未被转移到纸张上的残留碳粉,碳粉清除装置110至少包括容置槽101、第一刮刀102、第二刮刀105及第二滚轮104,容置槽101具有第一侧板101a、第二侧板101b及开口109,开口109紧邻皮带106及第一滚轮108。第一刮刀102具有第一端102a以及第二端102b,第二端102b接触皮带106,第一刮刀102用以于皮带106被第一滚轮108传动时刮除皮带106上的碳粉。第二滚轮104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容置槽101内,例如是第二侧板101b的内壁上,并位于第一刮刀102的下方。第二滚轮104与皮带106紧密接触以承载第一刮刀102所刮除下的碳粉,并将碳粉送进容置槽101内。第二刮刀105设置于第二侧板101b上,第二刮刀105与第二滚轮104紧密接触,用以于第二滚轮104转动时刮除第二滚轮104所承载的碳粉,使得碳粉可以被收集于容置槽101中。此外,碳粉清除装置更包括弹性体103,设置于第一侧板101a上,第一刮刀102以该第一端102a连接弹性体103。弹性体103(如一弹片)所提供的弹力使得第一刮刀102能够与皮带106紧密接触,避免刮刀因传统上的刚性体变形而与皮带产生分离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滚轮104在转动时的切线速度必须大于或等于皮带106被第一滚轮108传动时的速度,即第二滚轮104的转速必须大于或等于第一滚轮108的转速,以将碳粉送进容置槽101内。其中,第二滚轮104较佳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印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滚轮;一皮带,套绕于该些第一滚轮外,并随着该些第一滚轮的转动而被传动,用以载送一碳粉;以及一碳粉清除装置,包括:一容置槽,具有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及一开口,该开口紧邻该皮带; 一第一刮刀,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第二端接触该皮带,该第一刮刀用以于该皮带传动时刮除该皮带上的该碳粉;一第二滚轮,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容置槽内且在该第一刮刀的下方,该第二滚轮与该皮带紧密接触以承载该第一刮刀所刮除下的该碳 粉,并将该碳粉送进该容置槽内;及一第二刮刀,设置于第二侧板上并接触该第二滚轮,用以于该第二滚轮转动时刮除该第二滚轮所承载的该碳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培征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