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机壳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5220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手机壳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下表面设有上模仁以及下模的上表面设有下模仁,通过上模的下表面与下模的上表面闭合,进而使上模仁与下模仁闭合;所述下模的内部设有第一冷却管道和第二冷却管道;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分布于下模仁的下方,用于吸收下模仁底壁的热量;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围绕下模仁的侧面,用于吸收下模仁侧壁的热量;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两端以及第二冷却管道的两端均从下模的侧面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冷却速度的同时,减少次品的数量,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制造成本。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手机壳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机壳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手机壳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在手机普及率已经很高,每年手机的供应量也在持续增长,手机厂家也不断增多。但手机厂家同时也面同行施于的巨大对竞争压力。因此各个手机厂家在提高自身实力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手机壳作为手机重要的零件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部件。
[0003]如今的手机壳绝大部分厂家采用塑料材质,通过注塑的生产方法制造。在注塑成型生产过程中,从熔融状态的原理到冷却形成手机壳坯子的过程,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为了减少这个冷却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手机壳模具内部会增设冷却通道,通过通入冷却液的方式加速手机壳坯子的成型。但是现有的冷却通道分布不合理,导致手机壳坯子各个部位冷却不均匀,容易发生局部变形,导致次品过多,反而使生产制造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以提高冷却速度的同时,减少次品的数量,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手机壳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下表面设有上模仁以及下模的上表面设有下模仁,通过上模的下表面与下模的上表面闭合,进而使上模仁与下模仁闭合;
[0005]所述下模的内部设有第一冷却管道和第二冷却管道;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分布于下模仁的下方,用于吸收下模仁底壁的热量;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围绕下模仁的侧面,用于吸收下模仁侧壁的热量;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两端以及第二冷却管道的两端均从下模的侧面伸出。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07]在注塑过程中,外部冷却液分别从第一冷却管道的一端以及第二冷却管道的一端通入。第一冷却管道中的冷却液吸收下模仁底壁的热量后,从第一冷却管道的另外一端排出。而第二冷却管道中的冷却液吸收下模仁侧壁的热量后,从第二冷却管道的另外一端排出。第一冷却管道和第二冷却管道分别供液,能有效避免冷却液在下模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影响冷却效果。另外,第一冷却管道和第二冷却管道分布合理,将整个下模仁“包裹”,在保证冷却速度的前提下,又使得下模仁散热均匀,避免出现局部冷却速度过快而发生变形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成品率。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中部以“S”形弯曲方式分布于下模仁的下方,且第一冷却管道中部每相邻两个管体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一冷却管道中部的所有管体位于同一水平面。
[0009]第一冷却管道的中部在下模仁的正下方来回弯曲,均匀分布,使得下模仁的底壁散热均匀,减少次品的生成率。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冷却管道的中部围绕下模仁侧壁进而形成第一圈管体、第二圈管体和第三圈管体。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圈管体与下模仁侧壁之间的间距为D1=1cm,所述第一圈管体和第二圈管体之间的间距为D2=1.6cm,所述第二圈管体和第三圈管体之间的间距为D3=2.2cm。
[0012]由于在成型的过程中,手机壳侧壁变形的可能性较大,对于下模仁侧壁的冷却要求高。冷却幅度过大,变形的概率越大,冷却幅度小,散热不及时也会变形。冷却液先进入第三圈管体,然后进入第二圈管体,最后流入第一圈管体并排出。冷却液在第三圈管体和第二圈管体吸收部分热量后,再进入第一圈管体吸收大量热量。第二冷却管道的分布合理,避免了冷却液直接吸收下模仁侧壁的热量,大大减小了手机壳侧壁变形的可能性。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圈管体、第二圈管体和第三圈管体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两端以及第二冷却管道的两端位于下模仁的同一侧面。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6]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施例中下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上模1、下模2、上模仁3、下模仁4、第一冷却管道5、第二冷却管道6、第一圈管体7、第二圈管体8、第三圈管体9。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手机壳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的下表面设有上模仁3以及下模2的上表面设有下模仁4,通过上模1的下表面与下模2的上表面闭合,进而使上模仁3与下模仁4闭合。一般的手机外壳为矩形,因此本实施例中上模仁3的形状为矩形体,下模仁4的形状为矩形腔体,上模仁3与下模仁4闭合后在两者之间形成型腔。所述下模2 的内部设有第一冷却管道5和第二冷却管道6,而所述第一冷却管道5的两端以及第二冷却管道6的两端均从下模2的侧面伸出,具体地,第一冷却管道5 的两端以及第二冷却管道6的两端位于下模仁4的同一侧面。
[0022]如图2所示,第一冷却管道5在下模2中的具体分布如下:
[0023]第一冷却管道5位于下模仁4的下方,用于吸收下模仁4底壁的热量。具体地,第一
冷却管道5的中部以“S”形弯曲方式分布于下模仁4的下方,且第一冷却管道5中部每相邻两个管体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一冷却管道5的中部在下模仁4的正下方来回弯曲,均匀分布,使得下模仁4的底壁散热均匀,减少次品的生成率。
[0024]第二冷却管道6在下模2中的具体分布如下:
[0025]第二冷却管道6的中部围绕下模仁4侧壁进而形成第一圈管体7、第二圈管体8和第三圈管体9。所述第一圈管体7与下模仁4侧壁之间的间距为D1=1cm,所述第一圈管体7和第二圈管体8之间的间距为D2=1.6cm,所述第二圈管体8 和第三圈管体9之间的间距为D3=2.2cm。由于在成型的过程中,手机壳侧壁变形的可能性较大,对于下模仁4侧壁的冷却要求高。冷却幅度过大,变形的概率越大,冷却幅度小,散热不及时也会变形。冷却液先进入第三圈管体9,然后进入第二圈管体8,最后流入第一圈管体7并排出。冷却液在第三圈管体9 和第二圈管体8吸收部分热量后,再进入第一圈管体7吸收大量热量。D1、D2 和D3三个距离的合理设置,以及第一圈管体7、第二圈管体8和第三圈管体9 分布合理,避免了冷却液直接吸收下模仁4侧壁的热量,大大减小了手机壳侧壁变形的可能性。
[0026]本设备中第一圈管体7、第二圈管体8和第三圈管体9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以及第一冷却管道5中部的所有管体位于另外的同一水平面。第一圈管体7、第二圈管体8和第三圈管体9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目的在于,呈阶梯性地吸收下模仁4侧壁的热量,吸热热量的速度不至于过快,同时也满足散热要求,又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手机壳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下表面设有上模仁以及下模的上表面设有下模仁,通过上模的下表面与下模的上表面闭合,进而使上模仁与下模仁闭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内部设有第一冷却管道和第二冷却管道;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分布于下模仁的下方,用于吸收下模仁底壁的热量;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围绕下模仁的侧面,用于吸收下模仁侧壁的热量;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两端以及第二冷却管道的两端均从下模的侧面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机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中部以“S”形弯曲方式分布于下模仁的下方,且第一冷却管道中部每相邻两个管体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一冷却管道中部的所有管体位于同一水平面。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红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丰鸿业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