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性良好的病毒采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5025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密封性良好的病毒采样管,包括采样管本体,所述采样管本体的下部外侧套设有套管,所述采样管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管盖,所述管盖的底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设置有密封片,所述管盖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轴身外侧螺旋连接有滑套,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滑套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转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能够对采样管进行多次密封,同时可以保证管盖外部的纯净性,提高采样管的储存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性良好的病毒采样管


[0001]本技术属于采样管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密封性良好的病毒采样管。

技术介绍

[0002]病毒采样管,是微生物采样运送管中的用于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等病毒采样的一种成套的采样及运送的离心管,又名标本运送管,现已成为一种商品化的产品。用途主要是1、用于疾控部门、临床部门对传染病原微生物监测采样使用。适用于流感病毒(普通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手足口病毒及其他类型的病毒采样。同时也用于支原体、衣原体、脲原体等的采样。2、用于从采样现场到检测实验室运送鼻咽拭子标本或特定部位的组织标本,以待进行PCR提取与检测。3、用于保存鼻咽拭子样本或特定部位的组织标本,以待进行必要的细胞培养,现有的病毒采样管密封性往往不够理想,而且灰尘容易附着在密封装置外侧,在采样管开启时进入采样管内部产生污染,影响样本的纯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密封性良好的病毒采样管。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密封性良好的病毒采样管,包括采样管本体,所述采样管本体的下部外侧套设有套管,所述采样管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管盖,所述管盖的底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设置有密封片,所述管盖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轴身外侧螺旋连接有滑套,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滑套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转环。
[0006]进一步的,所述套管的侧面设置有夹持块。
[0007]进一步的,所述套管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与套管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采样管本体上部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盖的内侧设置有与外螺纹螺旋连接的内螺纹。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片的直径与采样管本体的内径相等。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环与管盖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设置套管和夹持块等结构,可以对采样管本体提供保护,防止采样管本体触碰到坚硬物品产生损坏,夹持块的设置能够方便使用者利用工具夹持采样管本体进行移动,通过设置密封片和管盖,可以通过转轴带动密封片插入采样管本体内部进行密封,密封片与采样管本体内壁紧密接触实现一次密封,管盖与采样管本体旋紧实现二次密封,通过设置滑套、支杆和转环等结构,手动旋转滑套可以通过支杆带动转环向下侧旋转,从而对管盖与采样管本体的接触部位进行锁定,同时,在转环的移动过程中可以刮除管盖外侧面的灰尘,保证管盖的洁净程度,防止管盖开启过程中灰尘从管盖外侧进入采样管本体内部。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部分结构俯视图。
[0015]图中:1采样管本体、11套管、12夹持块、13底座、2管盖、21转轴、22密封片、23固定杆、24滑套、25固定块、26支杆、27转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2所示:一种密封性良好的病毒采样管,包括采样管本体1,所述采样管本体1的下部外侧套设有套管11,所述套管11的侧面设置有夹持块12,所述套管1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3,所述底座13的顶部与套管1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套管11和夹持块12等结构,可以对采样管本体1提供保护,防止采样管本体1因触碰到坚硬物品产生损坏,夹持块12的设置能够方便使用者利用工具夹持采样管本体1进行移动。
[0018]所述采样管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管盖2,所述采样管本体1上部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盖2的内侧设置有与外螺纹螺旋连接的内螺纹,所述管盖2的底部设置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底部设置有密封片22,所述密封片22的直径与采样管本体1的内径相等,通过设置密封片22和管盖2,可以通过转轴21带动密封片22插入采样管本体1内部进行密封,密封片22与采样管本体1内壁紧密接触实现一次密封,管盖2与采样管本体1旋紧实现二次密封。
[0019]所述管盖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23,所述固定杆23的轴身外侧螺旋连接有滑套24,所述固定杆23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25,所述滑套24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支杆26,所述支杆26的另一端设置有转环27,所述转环27与管盖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设置滑套24、支杆26和转环27等结构,手动旋转滑套24可以通过支杆26带动转环27向下侧旋转,从而对管盖2与采样管本体1的接触部位进行锁定,增强固定效果,同时,在转环27的移动过程中可以刮除管盖2外侧面的灰尘,保证管盖2外部的洁净程度,防止采样管本体1开启过程中灰尘从管盖2外侧进入采样管本体1内部。
[0020]工作原理:
[0021]该种密封性良好的病毒采样管,在使用时,首先将转轴21与密封片22插入采样管本体1内部,密封片22与采样管本体1内壁紧密接触实现一次密封,接着通过旋转固定块25,固定块25带动管盖2旋转,管盖2通过螺纹与采样管本体1旋紧实现二次密封,随后,转动滑套24,滑套24通过支杆26带动转环27向下侧运动,将管盖2与采样管本体1的接触部位外侧箍紧,形成三次密封,同时在采样管本体1开启过程中,首先通过滑套24令转环27退出,在转
环27的运动过程中,转环27可以对管盖2外侧的灰尘进行清扫,提高管盖2外侧的洁净度,防止采样管本体1灰尘进入内部造成污染。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性良好的病毒采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管本体(1),所述采样管本体(1)的下部外侧套设有套管(11),所述采样管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管盖(2),所述管盖(2)的底部设置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底部设置有密封片(22),所述管盖(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23),所述固定杆(23)的轴身外侧螺旋连接有滑套(24),所述固定杆(23)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25),所述滑套(24)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支杆(26),所述支杆(26)的另一端设置有转环(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性良好的病毒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1)的侧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嫣高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灏洋生物制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