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498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稳定地抑制可视像产生叠合偏移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实行速度变化调整控制与相位调整控制后,实行光写入时间调整控制,所述光写入调整控制是通过使得预先设定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在各感光体上,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得到由这些调色剂图像构成的位置偏移检测用图像,然后根据位置检测用图像中的各调色剂图像的检测时间,调整各感光体的光写入时间。在速度变化调整控制中,根据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上的速度变化检测用图像中的各调色剂图像的检测时间,以及感光体齿轮的回转角度,各感光体每回转一周,对各速度变化检测用图像进行检测。在相位调整控制中,使得各驱动马达的驱动量暂时发生变化,对这些速度变化检测用图像的相位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印机,传真机,以及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将分别形成在若干像载置体上的可视像叠合转印到中间转印带等环状移动体,或保持在该环状移动体表面的记录介质上。
技术介绍
作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作为像载置体的若干感光体,依次从与各感光体对向的位置通过的作为环状移动体的转印带。根据电子照相程序在各感光体的表面形成颜色互异的调色剂图像。这些调色剂图像叠合转印到保持在转印带表面,并依次从与各感光体对向的位置通过的记录纸表面。通过该叠合转印,在记录纸表面形成多色调色剂图像。在该构成中,光学系统对各感光体进行扫描,随着该光学系统的温度变化使得光路发生变化,随着对各感光体施加的外力变化使得各感光体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由于上述原因引起转印到记录纸上的调色剂图像发生叠合偏移。在叠合若干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细线图像中,由于各色的点产生偏移后叠合,导致细线模糊不清。另外,在白色以外的背景图像上形成文字图像场合,会导致文字图像的轮廓周边产生白影。在具有若干颜色区域的图像中,能够清楚地看见颜色互异的各区域的连接部的颜色条纹,或在该连接部出现白影。而且,在颜色区域中,还会周期性地产生带状的浓度不匀。上述这些原因能够很大地阻碍近年来用户对于高质量图像的要求。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列举例如特许第2642351号公报(以下简称为“专利文献1”),特开平9-146329号公报(以下简称为“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专利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进行光写入时间调整控制,抑制各色的叠合偏移。在所述光写入时间调整控制中,首先,以所定时间在各感光体上形成所定标准调色剂图像,之后,将这些标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带表面,得到位置偏移检测用图像。接着,由光敏传感器检测该位置偏移检测用图像中的各标准调色剂图像,根据该检测时间,计算各标准图像的相对位置偏移量。然后,根据该计算结果分别设定各感光体的光写入开始时间,由此,能够抑制各色的叠合偏移。另外,即使不采用将各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图像叠合转印到保持在转印带表面的记录纸上的方式,采用通过中间转印带将各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纸上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光写入时间调整控制,也能够抑制各色的叠合偏移。另一方面,产生叠合偏移的原因除了光路变换,或各感光体的相对位置变化之外,还有与感光体以相同轴线回转,并对感光体传递驱动力的感光体齿轮或联轴器等驱动传递回转部件,或感光体本身的偏心的原因。更具体地说,由于感光体或与感光体在相同轴线上回转的驱动传递部件产生偏心,导致在感光体表面,以回转轴为中心始终以最高速度回转的区域,以及始终以最低速度回转的区域相互产生180°偏移。在前者部分形成的点以比原来快的时间到达转印位置,在后者部分形成的点以比原来慢的时间到达转印位置。由于后者部分形成的点叠合在前者部分形成的点上,或前者部分形成的点叠合在后者部分形成的点上,导致产生叠合偏移。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实行速度变化检测控制,以检测各感光体表面的速度变化检测用图像中的各调色剂图像,以及实行相位调整控制,用于调整速度变化检测用图像中的各调色剂图像相位,能够抑制上述叠合偏移。在速度变化检测控制中,首先,沿感光体表面的移动方向以所定的间距排列包括若干调色剂图像的速度变化检测用图像,在将该速度变化检测用图像转印到转印带等上面之后,通过光敏传感器检测所述速度变化检测用图像中的各调色剂图像,根据其检测间隔,在感光体每回转一周后,检测速度变化图样,另一方面,通过由其他光敏传感器检测施加在感光体齿轮等上的标记,检测感光体成为所定回转角度的时间。由此,计算感光体成为所定回转角度的时间,以及感光体表面速度成为最大和最小时间的偏移。而且,对各感光体上产生的上述偏移进行计算。在实行所述速度图样检测控制后,每次执行打印任务时实行相位调整控制,对各感光体的速度变化检测用图像的相位差进行调整。更具体地说,通过使用光敏传感器对施加在感光体齿轮所定位置的标记进行检测等,能够掌握各感光体成为各所定回转角度的时间。然后,根据该时间,以及通过变化图样检测控制预先得到的时间差,暂时对驱动各感光体回转的若干驱动马达的驱动量进行变换,以调整各感光体上的速度变化检测用图像的相位差。通过该调整,使得以比原来时间快的时间到达转印位置的点,以及以比原来时间慢的时间到达转印位置的点同步到达转印位置,能够抑制各色调色剂图像的叠合偏移。若干感光体的配设间距设定为感光体周长的整数倍场合,从感光体转印到记录纸等上的调色剂图像在移动到下一个转印位置期间,各感光体仅回转整数的量。因此,通过将各感光体的速度变化图样的相位差调整为零,能够使得具有适合关系的点同步到达各转印位置。与此相反,若干感光体的配设间距不是感光体周长的整数倍场合,通过以各所定时间设定各感光体间的速度变化相位差,能够使得具有适合关系的点同步到达各转印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研制了一种能够进行所述光写入时间调整控制,速度变化检测控制,以及相位调整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验机。通过组合上述控制,认为能够将调色剂图像的叠合偏移抑制到很小。但是,在通过实验机进行实验时,产生相当大的叠合偏移。于是,在对发生上述叠合偏移的原因进行研究中发现以下问题,各感光体每回转一周所产生的速度变化是以感光体和驱动传递部件的偏心为起因,因此,当其被交换后,会发生大的速度变化。于是,在该实验机中,若由传感器检测到感光体的交换,则通过实行对光写入的时间进行调整的光写入调整控制,然后,通过实行速度变化检测控制以及相位调整控制,对产生速度变化的各感光体的相位进行调整。但是,又发现若在感光体等交换后进行上述控制,反而导致叠合偏移增大。更具体地说,在光写入时间调整控制中,根据检测到的各色调色剂图像的叠合偏移程度,决定尽可能抑制该叠合偏移的光写入时间。此时,若感光体等被交换,则由于该交换导致各感光体的速度变化检测用图像的相位差成为不适合,根据在该状态下形成的位置检测用图像检测各色调色剂图像的叠合偏移程度,决定能够尽可能抑制该叠合偏移的光写入时间,然后,实行速度变化检测控制与相位调整控制,若调整为适合的相位差,则以前决定的光写入时间变得不适合,导致产生更大的叠合偏移。在实验机中,由于上述原因产生了更大的叠合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抑制可视像的叠合偏移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方案(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若干像载置体,在回转的表面载置可视像;若干驱动源,用于分别驱动各像载置体;若干驱动传递回转部件,分别绕各像载置体的回转轴线回转,将所述驱动源输出的驱动力传递到对应的像载置体上;可视像形成手段,根据图像信息在各像载置体上形成可视像;环状移动体,使得表面环状移动,以便依次通过与各像载置体对向的位置;转印手段,将形成在各像载置体表面的可视像转印到保持在所述环状移动体表面的记录介质上,或在转印到所述环状移动体的表面后,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图像检测手段,检测所述环状移动体上的可视像;控制手段,进行时间调整控制,使得预先设定的可视像形成在各像载置体上,并转印到所述环状移动体的表面,得到由该可视像形成位置偏移检测用图像,之后,根据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若干像载置体,在回转的表面载置可视像;若干驱动源,用于分别驱动各像载置体;若干驱动传递回转部件,分别绕各像载置体的回转轴线回转,将所述驱动源输出的驱动力传递到对应的像载置体上;可视像 形成手段,根据图像信息在各像载置体上形成可视像;环状移动体,使得表面环状移动,以便依次通过与各像载置体对向的位置;转印手段,将形成在各像载置体表面的可视像转印到保持在所述环状移动体表面的记录介质上,或在转印到所述环状移动体的 表面后,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图像检测手段,检测所述环状移动体上的可视像;控制手段,实行时间调整控制,使得预先设定的可视像形成在各像载置体上,并转印到所述环状移动体的表面,得到由这些可视像形成的位置偏移检测用图像,之后,根据所述 图像检测手段检测到所述位置偏移检测用图像中各可视像的时间,调整各像载置体上可视像的形成时间,减少所述可视像从各像载置体叠合转印到所述环状移动体或记录介质上时产生的叠合偏移;其特征在于:设置回转角度检测手段,用于检测所述若干像载置体是 否成为所定回转角度;所述控制手段,使得预先设定的由若干可视像形成的速度变化检测用图像形成在像载置体的表面,并转印到所述环状移动体上,根据所述图像检测手段检测到所述若干速度变化检测用图像中的各可视像的时间,以及所述回转角度检测手段的检 测结果,对所述各像载置体实行速度变化检测控制,各像载置体表面每回转一周,对各像载置体上的速度变化检测用图像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实行相位调整控制,以对各像载置体的相位进行调整,进一步将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得到的可视像形成在各像载置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荏原康久小林和彦江原让船本宪昭繁田诚一松田雄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