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可调和具有限位功能的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460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阻尼可调和具有限位功能的减振器。所述的减振器包括缸体和辅助管,缸体上设置有空心活塞杆,空心活塞杆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通道和调节流量控制通道流量大小的控制杆,控制杆上设有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空心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三孔洞,控制杆可以调节第二孔洞与第三孔洞的重合或错开实现对减振器阻尼的调节;缸体与辅助管连接在一起,且缸体与辅助管连通,辅助管上设有调节块,调节块上设有能够控制缸体与辅助管连通或阻断的调节阀芯,辅助管内部设有将辅助管分隔为油压腔与气压腔的浮动活塞。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减振器既可以进行阻尼调节,又可以进行限位,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可调和具有限位功能的减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阻尼可调和具有限位功能的减振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要求越发细化,对驾驶舒适性、安全性而言,包括但不限于底盘悬架和座椅悬架结构可予以的保障。
[0003]底盘悬架方面,大型货车、高端轿车等早已使用空气悬架,早期的空气悬架使用气囊作为弹性元件,提供支撑和刚度,使用常规双筒或单筒减振器,作为阻尼元件,提供阻尼,并安装副簧作为应急件,以防气囊因失效而发生侧倾、翻车等事故。后期汽车行业进一步发展,使用了阻尼可调减振器,该类减振器可针对不同的路况和驾驶习惯进行阻尼调节,并且空气悬架结构从大型货车和高端轿车也逐步下探,现在,已开始向中型货车、轻型卡车和中端轿车蔓延,因此,这一结构既要保证功能完整,又需要面对越发狭小的安装空间,就需要将副簧和减振器合并,所以,要求减振器在正常行驶时能提供阻尼,气囊失效时,可支撑悬架。
[0004]座椅方面,舒适的座椅能保证驾驶员专注开车,保护驾驶员脊椎和背部健康,合适的高度保证驾驶员有良好的视野。正常情况下,气囊作为弹性元件为座椅提供合适的高度和刚度,减振器作为阻尼元件提供合适的阻尼;气囊失效时,无法给座椅提供支撑和合适的高度和刚度,座椅塌陷,只能停留在最低设计位置,影响驾驶员视野,且底盘振动被窜动的座椅放大,驾驶时对驾驶员脊椎伤害大,驾驶过程不仅不舒适,而且极易疲劳和分心,影响驾驶安全。因此,新开发的汽车对座椅要求既能进一步衰减来自底盘的振动,又要求在气囊失效时,即使失去舒适性,也要能保障最基础的安全性,且要求减振器接替气囊的支撑功能,变成刚体,为座椅提供合适的高度,但不能伸缩,所以安装气囊的座椅悬架需要既能减振,又能在气囊失效时,能让座椅在任意位置限位的减振器。
[0005]现有的可调结构多是改变减振器油路流通孔的直径来改变阻尼力的大小,这种可调结构的原理是在一个空心活塞杆的杆壁上沿着周长的方向打若干个小孔,然后从空心活塞杆的另一端插入一个一端铣成平面的调节杆使其刚好遮住小孔,并在适当转动后会露出不同数量的小孔来增加油路的流通面积,以此来达到调节阻尼力的目的,但是该设计适用于线性调节阻尼。
[0006]限位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座椅气囊失效造成严重后果,相似的设计有限位器的限位锁止结构和手调减振器的调节结构,限位器的限位锁止结构是在一个空心活塞杆上加入一个调节阀芯和调节杆,活塞杆在调节阀芯的位置钻出一个孔,用O型圈将调节阀芯两端密封,这样在正常状态下油路封闭,活塞杆被锁止无法下压。当调节杆下压的时候将调节阀芯部分顶出O型圈的密封处,使油液流通,活塞杆可以下压与拉伸。缺点是减振器的空心活塞杆已经用来设计阻尼调节的机构无法加入调节阀芯的部分。
[0007]限位结构的另一种设计类似球阀水龙头的设计,在管道内加入一个球型的腔室,
其中有一颗可以转动的圆球,圆球的尺寸刚好与腔室匹配使液体气体无法流过,但是球的侧面是被打通的小孔,当转到通孔的一面的时候流体重新流通恢复开启状态。缺点是球阀相对难以安装,且球状阀配合难以控制,容易出现泄漏。
[0008]市场需要同时兼顾阻尼可调的减振和限位功能的减振器,而现有产品均只能实现阻尼可调或限位其中一种功能,无法减振器内同时实现阻尼可调兼限位两种功能。现有的阻尼可调气弹簧结构用于双筒结构,用于单筒结构需另行设计,且无法实现限位功能;限位器有限位锁止功能,却无法提供阻尼。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上述所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即可调节阻尼又能够进行限位的减振器。
[00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阻尼可调和具有限位功能的减振器,包括缸体和辅助管,在缸体上设置有空心活塞杆,所述空心活塞杆具有位于所述缸体内部的末段,且所述末段上设有一个活塞,所述活塞将缸体内部分隔为容积可变的复原腔与压缩腔;位于所述空心活塞杆的末段设置有一个流量控制通道,所述流量控制通道可以连通所述的复原腔与压缩腔,所述空心活塞杆内部还套接有一个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可以在所述空心活塞杆内部进行转动,所述控制杆可以通过转动控制所述缸体内部的油液经过所述流量控制通道在所述复原腔与压缩腔之间进行流通时的流量大小;所述缸体与所述辅助管通过衔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衔接块位于所述缸体与所述辅助管之间,且与二者固定连接;所述衔接块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缸体与所述辅助管的管道,位于所述辅助管上且与所述衔接块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油路通道,所述油路通道与所述管道以及所述辅助管的内部连通,从而可以使所述缸体内部的油液在所述空心活塞杆压缩作用下经管道和油路通道进入辅助管内部,所述调节块上还设置有一个调节阀芯,所述调节阀芯可以控制油路通道的开启或关闭,从而控制所述缸体与所述辅助管的连通或阻断。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流量控制通道与压缩腔恒导通,所述控制杆末端的轴向上设有与所述流量控制通道连通的第一孔洞,在所述控制杆末端的径向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孔洞连通的第二孔洞,在所述空心活塞杆上且与所述第二孔洞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孔洞,所述第二孔洞与第三孔洞可随着所述控制杆的转动相互重合与错开,当第二孔洞与第三孔洞重合时,所述流量控制通道可以导通复原腔与压缩腔,当第二孔洞与第三孔洞错开时,所述流量控制通道被阻断。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活塞上还设置有油孔,所述油孔一直处于导通的状态,缸体内部的油液在空心活塞杆伸缩的情况下,可以经过油孔在复原腔与压缩腔之间进行流通;当调节控制杆使第二孔洞与第三孔洞重合时,油液也可经过流量控制通道在复原腔与压缩腔之间进行流通,此时,缸体内部的油液在复原腔与压缩腔之间流通的流量大,减振器的阻尼小;当调节控制杆使第二孔洞与第三孔洞错开时,此时流量控制通道被阻断,油液只能经油孔在复原腔与压缩腔之间进行流通,此时,缸体内部的油液在复原腔与压缩腔之间流通的流量小,减振器的阻尼大。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调节阀芯可以在所述调节块上进行伸缩,且所述调节阀芯包括
端部、主体部和尾部,位于所述调节阀芯的主体部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可通过所述调节阀芯的伸缩与所述油路通道相对或者错开;当调节阀芯向内缩进时,环形凹槽与油路通道相对,此时油路通道开启,所述缸体与所述辅助管连通;当调节阀芯向外部伸出时,环形凹槽与油路通道错开,此时油路通道关闭,所述缸体与所述辅助管阻断。
[0015]作为优选的,所述调节阀芯还可以在所述调节快上进行旋转,此时,所述调节阀芯的端部设置有旋钮,所述调节阀芯的主体部设置有贯穿调节阀芯主体部的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调节阀芯主体部的部位与所述调节块上的油路通道相对;所述旋钮可以控制调节阀芯进行旋转,当旋转调节阀芯使通孔的轴向与所述油路通道的轴向重合时,所述油路通道开启,所述缸体与所述辅助管连通;当所述通孔的轴向与所述油路通道的轴向垂直时,所述油路通道关闭,所述缸体与所述辅助管阻断。
[0016]作为优选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可调和具有限位功能的减振器,包括缸体(1)和辅助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上设置有空心活塞杆(3),所述空心活塞杆(3)具有位于所述缸体内部的末段(30),且所述末段(30)上设有活塞(4),所述活塞(4)将缸体(1)内部分隔为容积可变的复原腔(10)与压缩腔(11);所述末段(30)设有流量控制通道(300),所述的空心活塞杆(3)内部套接有控制杆(5);所述缸体(1)与所述辅助管(2)通过衔接块(6)固定连接,所述衔接块(6)位于所述缸体(1)与所述辅助管(2)之间,且与二者固定连接;所述衔接块(6)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缸体(1)与所述辅助管(2)的管道(60),位于所述辅助管(2)上且与所述衔接块(6)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块(7),所述调节块(7)上设置有油路通道(70),所述油路通道(70)与所述管道(60)以及所述辅助管(2)的内部连通,所述调节块(7)上设置有调节阀芯(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和具有限位功能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通道(300)与所述压缩腔(11)恒导通,所述控制杆(5)轴向上设有与所述流量控制通道(300)连通的第一孔洞(50),所述控制杆(5)径向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孔洞(50)连通的第二孔洞(51),位于所述空心活塞杆(3)上且与所述第二孔洞(51)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三孔洞(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和具有限位功能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上设置有油孔(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和具有限位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震周惠妮毛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路得坦摩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