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打包前的压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448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花打包前的压片机构,设置在棉花打包机的棉花成型箱内,棉花成型箱还包括填充腔及打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传输带,传输带的上方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导向轮、压辊组及导棉组件,导向轮及压辊组的转动方向与传输带的传输方向相同,导向轮、压辊组及导棉组件与传输带之间形成一个挤压通道,填充腔内的棉花经挤压通道多次挤压成片后传输入打包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挤压通道的设置,对棉花进行多次挤压,以达到棉花的最大压缩状态,保证了打包腔内棉包的紧实度,进而确保棉花打包规格的准确度,提高打包机的准确率。提高打包机的准确率。提高打包机的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花打包前的压片机构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棉花打包设备
,尤其是一种棉花打包前的压片结构。
[0003]
技术介绍

[0004]棉花是一种需求量较大的经济型农作物,我国的棉花种植及需求量很大,特别是在新疆地区,棉花种植的规模较大,传统农业的人工采摘,人工包装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棉花打包机主要应用将棉花快速打包,大大提高了棉花的包装效率。
[0005]现有技术中的牵引式棉花打包机,工作时跟随外界采棉车行动,实现收集采棉机摘取的棉花,并完成打捆并将棉包卸出,然而这种棉花打包机,在实际传输棉花时,棉花从集棉箱到打包腔采用搅拌齿轮及喂入辊组转动传输的方式,将喂入与压片功能相结合,会存在以下几种缺陷:
[0006]1.棉片压缩不完全,压缩率低,导致后续打包时成型的棉花包紧实度不足,其重量不等且规格无法统一,影响棉花的收集
[0007]2.在喂入棉花的过程中容易卡棉,导致转轮空转,机器失效,人工清理卡住的棉絮,轻则影响采棉效率,浪费人力成本,重则影响棉花的采收时限。
[0008]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棉花打包前的压片机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0010]本技术为一种棉花打包前的压片机构,设置在棉花打包机的棉花成型箱内,棉花成型箱还包括填充腔及打包腔;
[0011]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带,传输带的上方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导向轮、压辊组及导棉组件,导向轮及压辊组的转动方向与传输带的传输方向相同,导向轮、压辊组及导棉组件与传输带之间形成一个挤压通道,填充腔内的棉花经挤压通道多次挤压成片后传输入打包腔内。
[0012]进一步的,导向轮的最低点到传输带的高度为填充腔高度的三分之一,压辊组的最低点到传输带的高度为导向轮最低点到传输带高度的三分之二。
[0013]进一步的,导向轮包括转轴及包裹在转轴外侧的橡胶皮带,橡胶皮带上等距地分布有6个相同的圆棍,圆棍随转轴转动,导向轮的转动周速度与传输带的传输速度相同。
[0014]进一步的,压辊组包括3个从左到右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的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及第三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及第三压辊的圆心呈三角形排列,其圆心角为150
°
,第一压辊的高度与第三压辊的高度相等,第二压辊的高度最低,压辊组与导向轮的圆周下端形成起伏的波浪形状。
[0015]进一步的,导棉组件包括弹性转轴及与弹性转轴配合的导棉轴承,导棉轴承随弹性转轴转动,导棉轴承上焊接有等距分布的多个导棉齿焊合条,导棉齿焊合条的端部在向下方倾斜与且传输带的表面相接触,多个导棉齿焊合条形成一个导棉面,导棉面与传输带表面形成倾斜角,其倾斜角度为30
°
,导棉面的上方为打包腔,下方为挤压通道。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棉花打包前的压片机构,导向轮、压辊组、导棉组件及传输带形成一个挤压通道,对棉花进行多次挤压,以达到棉花的最大压缩状态,保证了打包腔内棉包的紧实度,进而确保棉花打包规格的准确度,提高打包机的准确率。
[0018]2、单独压片机构设计,与传统的喂入机构分离,其中导棉组件中导棉面的设置,可以针对打包腔棉花自动调节输棉量,避开了棉花喂入机构棉量不足,卡棉等问题对压片机构及后续打包的影响。
[0019]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局部A的放大图。
[0022]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4]图1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为一种棉花打包前的压片机构,设置在棉花打包机的棉花成型箱1内,棉花成型箱还包括填充腔2及打包腔3;
[0025]包括传输带4,传输带4的上方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导向轮5、压辊组6及导棉组件7,导向轮5及压辊组6的转动方向与传输带4的传输方向相同,导向轮5、压辊组6及导棉组件7与传输带4之间形成一个挤压通道8,填充腔2内的棉花经挤压通道8挤压成片后传输入打包腔3内。
[0026]在本申请中,导向轮5的最低点到传输带4的高度为填充腔2高度的三分之一,压辊组6的最低点到传输带4的高度为导向轮5最低点到传输带4高度的三分之二。
[0027]在本申请中,导向轮5对进入挤压通道8的棉花进行第一次挤压,由于其高度的位置关系,第一次的挤压率达到66%,由于棉花有回弹性,挤压过后的棉花经在传输带4的作用下传输到压辊组6的下方,压辊组6对在挤压通道8内对棉花进行第二次挤压,挤压率达到33%,考虑到采棉机中棉花的含杂率,最终棉花成片的挤压率在75%-78%之间,接近棉花的极限压缩率80%,有效简便的实现棉花挤压的效果,后续打包的紧实度更高。
[0028]在本申请中,导向轮5包括转轴51及包裹在转轴51外侧的橡胶皮带52,橡胶皮带52上等距地分布有6个相同的圆棍53,圆棍53随转轴51转动,导向轮5的转动周速度与传输带4的传输速度相同。
[0029]本申请中,圆棍53凸出导向轮5,橡胶皮带52表面粗糙度较高,两者在转动的过程中,对挤压的棉花的静摩擦力转化为向旋转方向运动的推力,由于导向轮5的转动周速度与传输带的传输速度相同,棉花在上下同样大小推力的作用下,平稳地在挤压通道8内运动,不会因上下作用力不平均使得导向轮空转,导致棉花停止运动。
[0030]本申请中,压辊组6包括3个从左到右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的第一压辊61、第二压辊62及第三压辊63,所述第一压辊61、第二压辊62及第三压辊63的圆心呈三角形排列,其圆心角为150
°
,第一压辊61的高度与第三压辊63的高度相等,第二压辊62的高度最低,压辊组6与导向轮5的圆周下端形成起伏的波浪形状。
[0031]本申请中,第一压辊61设置在导向轮5的右下侧位置,其底面高度略高于导向轮5,此高度的设计是考虑到棉花在经过导向轮5被第一次挤压后会有一定的回弹,第一压辊61
可以对回弹的棉花进行再次压实,又可以防止棉花外溅,达到导向的目的;第二压辊62的高度设置在导向轮5下方,为压辊组6的最低点,对棉花进行第二次挤压,第三压辊63的高度与第一压辊61相等,作用也相同,即对第二次挤压后回弹的棉花再次压实。导向轮5与压辊组6的下圆端面整体形成起伏波浪状结构,符合棉花挤压的特性,同时更好的利用此特性达到压缩压实的目的。
[0032]本申请中,导棉组件7包括弹性转轴71及与弹性转轴71配合的导棉轴承72,导棉轴承72随弹性转轴71转动,导棉轴承71上焊接有等距分布的多个导棉齿焊合条73,导棉齿焊合条73的端部在向下方倾斜与且传输带4的表面相接触,多个导棉齿焊合条73形成一个导棉面74,导棉面74与传输带4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花打包前的压片机构,设置在棉花成型箱(1)内,所述棉花成型箱(1)还包括填充腔(2)及打包腔(3);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带(4),所述传输带(4)的上方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导向轮(5)、压辊组(6)及导棉组件(7),所述导向轮(5)及压辊组(6)的转动方向与所述传输带(4)的传输方向相同,所述导向轮(5)、压辊组(6)及导棉组件(7)与所述传输带(4)之间形成一个挤压通道(8),所述填充腔(2)内的棉花经所述挤压通道(8)多次挤压成片后传输入所述打包腔(3)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棉花打包前的压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5)的最低点到所述传输带(4)的高度为所述填充腔(2)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压辊组(6)的最低点到所述传输带(4)的高度为所述导向轮(5)最低点到所述传输带(4)高度的三分之二。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棉花打包前的压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5)的包括转轴(51)及包裹在所述转轴(51)外侧的橡胶皮带(52),所述橡胶皮带(52)上等距分布有6个相同的圆棍(53),所述圆棍(53)随转轴(51)转动,所述导向轮(5)的周转速与所述传输带(4)的传输速度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明政杨春仇新龙
申请(专利权)人:太古农业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