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高原环境模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426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高原环境模拟系统,包括模拟舱体、电动大门、尾气排放系统、新风管道、吸风系统、制冷系统和真空系统,所述模拟舱体包括钢筋混凝土墙体和内胆,所述内胆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钢板、保温结构和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与钢筋混凝土墙体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结构填充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不相互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高原环境仓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减少降温与升温的负载,缩短试验周期,提升效率节约能源。提升效率节约能源。提升效率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高原环境模拟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高原环境模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航空、航天、军工、电子、汽车、IT等行业中,环境试验模拟装置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电子、汽车、IT行业、仪器仪表、电工电子产品等,模拟试品在周围大气温度、气压等急剧变化条件下的适应性试验及对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性测试提供可靠性试验。高原环境由于气压低,所以试验箱需具备一定的承压能力,常规小型的高原环境仓均采用厚钢板加骨架的内承压结构,试验箱体内胆由3~6mm钢板焊接而成,外表面均匀焊接骨架加强筋,实现箱体承压。在外侧焊接一个薄板框架,在内胆与框架之间填充保温材料,从而实现箱体的保温。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检测标准的提高,例如汽车,以往只需给关键零部件做可靠性检测实验,但实际汽车进入高原地带后缺氧,造成燃烧不充分,影响发动机动力,对整车系统控制的考验非常大,整车整体试验才能真正接近实际高原使用环境,所以需容纳整车的大型高原环境仓的需求应运而生,然而随着高原环境仓的体积增大,采用厚钢板加骨架的内承压结构的成本大幅增加,并且由于内胆与焊接加强筋均在保温材料内侧,整个内胆与焊接加强筋均为降温与升温的负载(降温/升温时需先将内胆与焊接加强筋制冷/加热)从而造成制冷与加热需配制庞大的系统不然升降温速率很低,导致试验周期长与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大型高原环境模拟系统,减少高原环境仓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减少降温与升温的负载,缩短试验周期,提升效率节约能源。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大型高原环境模拟系统,包括模拟舱体、电动大门、尾气排放系统、新风管道、吸风系统、制冷系统和真空系统,所述模拟舱体包括钢筋混凝土墙体和内胆,所述内胆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钢板、保温结构和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与钢筋混凝土墙体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结构填充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不相互接触。
[0006]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模拟舱体包括钢筋混凝土墙体和内胆,钢筋混凝土墙体用于承压,内胆用于保温,相对于厚钢板加骨架的内承压结构大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设置第一钢板不仅可以使内胆与钢筋混凝土墙体连接稳定,同时便于与第二钢板配合填充保温结构,保温结构对模拟舱体进行保温,第二钢板用于保护保温结构,由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不相互接触,而保温结构填充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因此当大型高原环境模拟系统调节温度时,仅第二钢板跟随系统温度变化,这样减少了降温与升温的负载,缩短试验周期,提升效率节约能源;本技术减少高原环境仓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减少降温与升温的负载,缩短试验周期,提升效率节约能源。
[0007]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厚度尺寸均为0.8~2mm。这样的结构,由于
主要的承重由钢筋混凝土墙体承担,因此使用0.8~2mm的钢板以方便连接和保护保温结构,节约成本。
[0008]进一步限定,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体预设有连接件,所述第一钢板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通过第一钢板与连接件连接,不仅使得第一钢板与钢筋混凝土墙体连接稳固,同时也能便于施工,方便安装。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体内壁涂有防水涂层。这样的结构,防止模拟舱体内部的液体穿过内胆缝隙影响钢筋混凝土墙体结构。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钢板靠保温结构一侧设有加强筋。这样的结构,加固第二钢板,减少第二钢板的形变,使得第二钢板能够更好的保护保温结构。
附图说明
[0011]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大型高原环境模拟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大型高原环境模拟系统实施例的模拟舱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15]模拟舱体1、钢筋混凝土墙体11、防水涂层111、内胆12、第一钢板121、加强筋1211、保温结构122、第二钢板123、电动大门2、尾气排放系统3、新风管道4、吸风系统5、制冷系统6、真空系统7。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大型高原环境模拟系统,包括模拟舱体1、电动大门2、尾气排放系统3、新风管道4、吸风系统5、制冷系统6和真空系统7,模拟舱体1包括钢筋混凝土墙体11和内胆12,内胆12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钢板121、保温结构122和第二钢板123,第一钢板121与钢筋混凝土墙体11固定连接,保温结构122填充于第一钢板121和第二钢板123之间,第一钢板121和第二钢板123不相互接触。
[0018]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模拟舱体1包括钢筋混凝土墙体11和内胆12,钢筋混凝土墙体11用于承压,内胆12用于保温,相对于厚钢板加骨架的内承压结构大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设置第一钢板121不仅可以使内胆12与钢筋混凝土墙体11连接稳定,同时便于与第二钢板123配合填充保温结构122,保温结构122对模拟舱体1进行保温,第二钢板123用于保护保温结构122,由于第一钢板121和第二钢板123不相互接触,而保温结构122填充于第一钢板121和第二钢板123之间,因此当大型高原环境模拟系统调节温度时,仅第二钢板121跟随系统温度变化,这样减少了降温与升温的负载,缩短试验周期,提升效率节约能源;本技术减少高原环境仓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减少降温与升温的负载,缩短试验周期,提升效率节约能源。
[0019]进一步限定,第一钢板121和第二钢板123厚度尺寸均为0.8~2mm。这样的结构,由于主要的承重由钢筋混凝土墙体11承担,因此使用0.8~2mm的钢板以方便连接和保护保温
结构122,节约成本。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考虑第一钢板121和第二钢板123使用其他厚度的钢板。
[0020]进一步限定,钢筋混凝土墙体11预设有连接件,第一钢板121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通过第一钢板121与连接件连接,不仅使得第一钢板121与钢筋混凝土墙体11连接稳固,同时也能便于施工,方便安装,其中的连接件可以是螺柱,螺柱穿过第一钢板121后通过螺母锁紧,将第一钢板121与钢筋混凝土墙体11连接固定,便于安装。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考虑第一钢板121与钢筋混凝土墙体11之间使用其他连接结构。
[0021]进一步限定,钢筋混凝土墙体11内壁涂有防水涂层111。这样的结构,防止模拟舱体1内部的液体穿过内胆12缝隙影响钢筋混凝土墙体11结构。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考虑使用其他防水结构。
[0022]进一步限定,第二钢板123靠保温结构122一侧设有加强筋1211。这样的结构,加固第二钢板1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高原环境模拟系统,包括模拟舱体(1)、电动大门(2)、尾气排放系统(3)、新风管道(4)、吸风系统(5)、制冷系统(6)和真空系统(7),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舱体(1)包括钢筋混凝土墙体(11)和内胆(12),所述内胆(12)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钢板(121)、保温结构(122)和第二钢板(123),所述第一钢板(121)与钢筋混凝土墙体(11)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结构(122)填充于第一钢板(121)和第二钢板(123)之间,所述第一钢板(121)和第二钢板(123)不相互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谢绍军汪洋方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阿泰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