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微云台的防抖致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421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机微云台的防抖致动结构,其具有支撑部分、载体部分及SMA致动器,载体部分用于承载手机镜头模组,载体部分定位在支撑部分上并通过驱动来相对支撑部分转动;SMA致动器具有SMA线,SMA线连接在所述支撑部分和载体部分之间,SMA线相对于手机镜头模组的光轴倾斜,SMA线通电受热驱动载体部分相对支撑部分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机微云台的防抖致动结构利用SMA线特性,体积小,实现将云台技术应用于手机上,提升手机镜头模组成像质量,满足产品小型化要求,产品结构轻巧化和小型化,并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控制简便、精准,适于推广利用。适于推广利用。适于推广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微云台的防抖致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成像设备
,尤其是涉及手机摄像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机模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除了相机,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上都配备了相机模组,以方便人们随时随地拍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与乐趣。为了提升智能手机的影像质量,手机相机的防抖技术不断进步。传统智能手机的防抖是光学防抖(OIS)+电子防抖(EIS)结合的产物,受制于智能手机的体积,传统手机的光学防能实现在一个平面内的光学防抖,无法实现镜头前后方向的防抖;电子防抖则是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对于画面抖动的修正,会对画质有一定损失。
[0003]手持云台则是一种拍摄辅助设备,用于安装、固定摄像机,通过外置式物理防抖方案来“稳”住用户的拍摄画面。云台防抖提供在运动中拍摄稳定流畅的影像画质,主要是利用陀螺仪工作,云台上安装有能满足载体三个自由度活动的摇臂,摇臂关节带有电机,当云台发生抖动时,会被陀螺仪检测到,随后利用程序控制相应的电机加强反方向的动力,通过反向补偿真实的外界抖动,从而对抖动进行插补,防止载体跟着云台倾斜,避免抖动。
[0004]然而,受手机内部空间的限制,从结构上没有可能预留给镜头模组足够的移动空间,上述云台物理防抖方案难以移植到手机内部,究其原因是过大的体积,也就影响了云台技术在智能手机上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微云台的防抖致动结构,体积小,适合将云台技术应用于手机上,提升手机镜头模组成像质量。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手机微云台的防抖致动结构,其具有:
[0008]支撑部分,
[0009]载体部分,该载体部分用于承载手机镜头模组,所述载体部分定位在所述支撑部分上并通过驱动来相对支撑部分转动;
[0010]SMA致动器,具有SMA线,该SMA线连接在所述支撑部分和载体部分之间,所述SMA线相对于手机镜头模组的光轴倾斜,SMA线通电受热驱动载体部分相对支撑部分转动,所述支撑部分上设有第一接线部,载体部分上设有第二接线部,SMA线的两端头分别连接该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在手机镜头模组的同一侧形成对角关系。
[001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手机微云台的防抖致动结构,其具有:
[0013]支撑部分,
[0014]载体部分,该载体部分用于承载手机镜头模组,所述载体部分定位在所述支撑部分上并通过驱动来相对支撑部分转动;
[0015]SMA致动器,具有SMA线,该SMA线连接在所述支撑部分和载体部分之间,所述SMA线相对于手机镜头模组的光轴倾斜,SMA线通电受热驱动载体部分相对支撑部分转动,所述支撑部分上设有第一接线部及绕线部,载体部分上设有第二接线部,SMA线的一端头连接该第一接线部,SMA线的另一端头则先绕过支撑部分的绕线部后再连接第二接线部,第二接线部位于第一接线部及绕线部之间。
[0016]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的第一接线部为支撑部分相应位置上凸起的立柱,绕线部设置在相应的立柱上;所述的绕线部具有绕线凸起及绕线防脱件,绕线凸起提供光滑的绕线表面,给予SMA线在绕线凸起的表面上绕设滑动,绕线防脱件防止绕线凸起上的SMA线滑脱。
[0017]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绕线凸起是凸销或滑轮形式,绕线防脱件形成弓形罩子,绕线防脱件罩住绕线凸起并构建绕线限位空间,SMA线在该绕线限位空间中绕过绕线凸起的表面。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手机微云台的防抖致动结构利用SMA线特性,体积小,实现将云台技术应用于手机上,提升手机镜头模组成像质量,满足产品小型化要求,产品结构轻巧化和小型化,并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控制简便、精准,适于推广利用。
[0019]附图说明:
[0020]附图1为本技术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2为本技术其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3为图2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3]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有关一种手机微云台的防抖致动结构,其具有支撑部分1、载体部分2、多自由度定位器3及SMA致动器4,该载体部分2用于承载手机镜头模组5,所述载体部分2定位在所述支撑部分1上并通过驱动来相对支撑部分转动,由此给予手机镜头模组5调整,提升手机镜头模组5的成像质量。该多自由度定位器3连接在所述支撑部分1和载体部分2之间,该多自由度定位器3引导载体部分2相对支撑部分1转动。该SMA致动器4连接在所述支撑部分1和载体部分2之间,该SMA致动器4驱动载体部分2以多自由度定位器3为支点相对支撑部分1转动,所述SMA致动器4和多自由度定位器3协作来为所述载体部分2建立转动的方向和角度,达到通过外置式物理防抖方案来“稳”住手机镜头模组5的拍摄画面。
[0027]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载体部分2与支撑部分1形成上下层关系,载体部分2位于支撑部分1的上侧,优选地,载体部分2的正投影完全落在支撑部分1上。图中所示,载体部分2与支撑部分1是方形,形成四周侧面,载体部分2和支撑部分1的层叠方向与手机镜头模组的光轴一致,定义手机镜头模组的光轴为Z轴,Z轴垂直的平面则为XY面。多自由
度定位器3嵌设于载体部分2和支撑部分1之间相对部分的居中位置,以致载体部分2在支撑部分1上侧形成跷跷板形态;所述SMA致动器4设置在多自由度定位器3的外围,SMA致动器4驱动载体部分2以多自由度定位器为支点相对支撑部分1绕X轴或Y轴转动,达到外置式物理防抖,在有限空间内实现精准的转动调整。
[0028]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SMA致动器4具有SMA线41,该SMA线41连接在所述支撑部分1和载体部分2之间,所述SMA线41相对于手机镜头模组5的光轴倾斜,利用SMA线41特性通电受热驱动载体部分以多自由度定位器为支点相对支撑部分转动,同时还可利用SMA线41的特性来控制驱动大小,具体SMA线的特性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该结构简单,体积小,满足产品小型化要求,产品结构轻巧化和小型化,并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控制简便、精准,载体部分正、反转交替转动平顺、准确,提升防抖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微云台的防抖致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撑部分,载体部分,该载体部分用于承载手机镜头模组,所述载体部分定位在所述支撑部分上并通过驱动来相对支撑部分转动;SMA致动器,具有SMA线,该SMA线连接在所述支撑部分和载体部分之间,所述SMA线相对于手机镜头模组的光轴倾斜,SMA线通电受热驱动载体部分相对支撑部分转动,所述支撑部分上设有第一接线部,载体部分上设有第二接线部,SMA线的两端头分别连接该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在手机镜头模组的同一侧形成对角关系。2.一种手机微云台的防抖致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撑部分,载体部分,该载体部分用于承载手机镜头模组,所述载体部分定位在所述支撑部分上并通过驱动来相对支撑部分转动;SMA致动器,具有SMA线,该SMA线连接在所述支撑部分和载体部分之间,所述SMA线相对于手机镜头模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述伦饶建亮耿新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亚登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