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4128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压力构件包括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具有均匀的弹性模量K=EA/t,其中E是杨氏模量,A是夹持部的面积,t是弹性构件在负载施加方向上的厚度。支撑压力构件的支撑构件具有进入部,离开部和在进入部和离开部之间的中央部。中央部在负载施加方向上的厚度大于进入部和离开部在负载施加方向上的厚度,以使支撑单元具有凸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包括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介绍
典型的定影装置用于通过向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施加压力和热量而将其定影在记录 介质上并且包括加热单元与压力单元。加热单元包括弹性层和热源,压力单元包括环形构 件和压力构件。其上具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被传送到加热单元和压力单元之间 的夹持部,以使未定影调色剂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已经提出很多种这样的采用带一夹持方 式的定影装置。在带一夹持方式中,夹持部以压力构件压靠可旋转并且包括表面可弹性变 形的弹性层的加热辊的方式形成。压力构件使加热辊的在记录介质离开夹持部的一侧的一 部分发生局部变形。然而,这样的变形往往也改变定影辊的表面速度,导致记录介质上的 图像偏移。此外,硬质构件被压靠加热辊的弹性层以使弹性层局部变形,从而形成具有小 曲率的夹持部。因此,记录介质被施加大的负载,例如,记录介质的损伤量或记录介质的 巻曲有所增加。为了解决上述不方便的地方,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 2004-045780揭示了一种压 力单元,该压力单元包括在记录介质进入夹持部的一侧上的进入垫,在记录介质离开夹持 部的一侧上的离开压力辊,以及在进入垫和离开压力辊之间的中央垫。进入垫、中央垫和 离开压力辊被单独加压。压力单元的中央部具有一个下表面,以便具有一个V形部分。进一步,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 H08-166734揭示了一种用于防止记录介质上的图 像发生偏移的技术。在夹持部的出口附近,压力带环绕其上延伸的压力辊被压靠定影辊, 该定影辊具有其上设置弹性层的表面。因此,弹性层发生变形,并且该变形有助于记录介质从定影辊释放。包括弹性层的辅助辊设置到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上游部。辅助辊被压靠 定影辊以防止记录介质以高于定影辊表面速度的速度传送,从而防止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偏 移。当来自辅助辊的压力和来自压力带张力的压力的总和大于来自压力辊的压力时,能够 有效地防止图像发生偏移。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 H11-212389揭示一种加热一压力定影装置,该装置 包括加热辊,压靠加热辊的压力带以及向压力带施压的压力辊。该加热一压力定影装置在 使记录介质通过由加热辊和压力带形成于两者之间的夹持部的同时通过热量和压力定影 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该加热一压力定影装置进一步包括具有圆形边缘的压力 构件。而且,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 S63-036283揭示了一种热定影辊,该热定影辊包括 一个核心,在该核心的周围形成硅橡胶。硅橡胶具有等于或小于35度(JIS A)的硬度, 等于或小于10%的永久变形,1. 5咖到4mm的厚度。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 2002-207388 揭示了一种包括压力带,压力带支撑构fj^以及加压单元的图像形成单元。该压力带使记录 介质压靠加热定影辊。压力带支撑构件包括压力带绕其延伸的多个支撑构件。加压单元在 加热定影辊和压力带的外表面之间向记录介质加压。作为加压单元设置至少一对加压构 件,使其中一个加压构件被定位在加热定影辊的内表面上,另一个加压构件被定位在压力 带的内表面上。另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H09-251252揭示了一种压力构件,该压力构件具有 其厚度在垂直方向上从两个边缘中的每个边缘向其中央逐渐减小的形状(以下称为"倒皇 冠形状")。该压力构件包括弹性层,该弹性层具有两个边缘部,该两个边缘部的泡沫密度 与弹性层的中央部不同,以使边缘部的硬度比中央部高。而且,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 H03-233586揭示了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包括 多个辊,环绕加热构件和辊的环形带,加热构件以及压力辊。加热构件具有这样的形状, 其中,加热构件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从两个边缘中的每一个边缘向其中央逐渐增加的形状 (以下称为"皇冠形状"),并且压力辊具有倒皇冠形状并压靠加热构件。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 H2001-296691揭示了一种具有等于或小于28 的 直径的加热辊。该加热辊包括具有0. 5mra到10mm的厚度,等于或小于8度(JIS A)的硬 度的橡胶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H2002-25713揭示了一种辊,该辊包括具有15度到55 度(Askei—C)的硬度以及0.5%到5%的永久变形(压縮)的弹性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解决常规技术中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定影装置包括加热单元,压力单元,该压力单元包括压力构 件和支撑该压力构件的支撑构件。该定影装置通过向位于加热单元和压力单元之间的夹持 部中的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用加热单元施加热量以及用压力单元施加压力来 定影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所述压力构件包括具有均匀弹性模量K二EA/t的弹 性构件,其中E是杨氏模量,A是夹持部的面积,t是弹性构件在负载施加方向上的厚度。 支撑构件具有记录介质进入夹持部的进入侧上的进入部,记录介质离开夹持部的离开侧上 的离开部,以及在进入部和离开部之间的中央部,中央部在负载施加方向上的厚度大于进 入部和离开部在负载施加的方向上的厚度,以使支撑单元具有凸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多个用于形成颜色彼此不同的调色剂图 像的显影单元;具有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其上的表面的感光器;用于向其转印感光器上的 被转印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单元;用于将中间转印单元上的被转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 录介质的转印单元;以及包括加热单元和压力单元的定影单元,该压力单元包括压力构件 和支撑压力构件的支撑构件。该定影装置通过向位于加热单元和压力单元之间的夹持部中 的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用加热单元施加热量以及用压力单元施加压力来定影 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所述压力构件包括具有均匀弹性模量K^EA/t的弹性构 件,其中E是杨氏模量,A是夹持部的面积,t是弹性构件在负载施加方向上的厚度。支 撑构件具有记录介质进入夹持部的进入侧上的进入部,记录介质离开夹持部的离开侧上的 离开部,以及在进入部和离开部之间的中央部,中央部在负载施加的方向上的厚度大于进 入部和离开部在负载施加的方向上的厚度,以使支撑单元具有凸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与工业意义将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 文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2是根据图1显示的定影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实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实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实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四实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6是显示常规的定影装置的压力分布和图2到5所示的定影装置的压力分布的曲线图7是显示根据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加热定影辊的弹性层在记录介质传送方向上的变 形实例的示意图8是包含图2到5显示的定影装置的纸张释放能力评价测试结果的图表; 图9是根据图1所示的定影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实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IO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三实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四实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图1显示的定影装置的第三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影装置包括加热单元,压力单元,所述压力单元包括压力构件以及支撑压力构件的支撑构件,所述定影装置通过将所述加热单元的热量和所述压力单元的压力施加到位于所述加热单元和所述压力单元之间的夹持部中的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而将未定影调色剂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其中,    所述压力构件包括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具有均匀的弹性模量K=EA/t,其中E是杨氏模量,A是夹持部的面积,t是弹性构件在负载施加方向上的厚度;以及    所述支撑构件具有:在所述记录介质进入所述夹持部的进入侧上的进入部,在所述记录介质离开所述夹持部的离开侧上的离开部,以及在所述进入部和所述离开部之间的中央部,所述中央部在负载施加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进入部和所述离开部在负载施加方向上的厚度,从而所述支撑单元具有凸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幡茂八木雅广福畑好博山本真小木曾敏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