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减速机用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380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达减速机用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圆柱体和内圆柱体,外圆柱体上设有法兰凸台,内圆柱体设有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第一柱体内一端设有台阶,另一端设有两圈轴承外圈滚道,第二柱体设有内齿圆柱齿轮,第三柱体设有密封圈槽和钢丝挡圈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零件加工方便、安装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既增强了齿圈壳体、轴承承载能力,结构简单,大大减小了减速机壳体尺寸,易于生产加工、安装操作,又降低了零件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马达减速机性能稳定工作。保证了马达减速机性能稳定工作。保证了马达减速机性能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达减速机用齿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减速机用齿圈,属于马达减速机


技术介绍

[0002]齿圈是液压马达减速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进行承载、传递载荷、扭矩,齿轮啮合减速并输出扭矩。目前液压马达减速机所用齿圈大多为齿圈壳体与轴承外圈分体式,多级内齿结构,体积较大,结构较复杂,零件的加工精度及工艺性要求较高,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生产加工、稳定性高、强度高、成本低的内齿圈,解决了现常用的减速机内齿圈壳体与轴承外圈分体式,多级内齿结构,体积较大,结构较复杂,零件的加工精度及工艺性要求较高,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内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外圆柱体和内圆柱体,外圆柱体上设有法兰凸台,内圆柱体设有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第一柱体内一端设有台阶,另一端设有轴承外圈滚道,第二柱体设有内齿圆柱齿轮,第三柱体设有密封圈槽和钢丝挡圈槽。
[0005]优选地,所述外圆柱体的法兰凸台上设有螺纹孔。
[0006]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零件加工方便、安装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其将现常用的减速机内齿圈壳体与轴承外圈分体式,行星多级内齿结构,体积大,结构复杂,改为采用内齿圈壳体与轴承外圈为一体式,一二级行星传动共用内齿,与端盖连接采用钢丝挡圈固定的结构,既增强了齿圈壳体、轴承承载能力,结构简单,大大减小了减速机壳体尺寸,易于生产加工、安装操作,又降低了零件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马达减速机性能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马达减速机用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为使本专利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马达减速机用齿圈,如图1所示,其包括外圆柱体和内圆柱体,外圆柱体上设有法兰凸台1,法兰凸台1上设有一圈螺纹孔2,内圆柱体设有第一柱体3、第二柱体4和第三柱体5,第一柱体3内一端设有台阶6,另一端设有轴承外圈滚道7,第二柱体4设有内圆柱齿轮8,第三柱体5设有密封圈槽9和钢丝挡圈槽10。
[0010]第一柱体3内一端的台阶6与浮动密封环连接,另一端的轴承外圈滚道7与轴承连接,第二柱体4的内圆柱齿轮8与减速机行星齿轮连接传动,第三柱体5 上密封圈槽9放置密封圈进行密封防泄漏,第三柱体5与减速机端盖连接,并通过钢丝挡圈槽10放置钢丝挡圈固
定。
[0011]本专利技术的齿圈,内置两圈轴承外圈滚道7,有效减小轴承尺寸,并增强齿圈、轴承承载能力,有效节省马达、减速机内部空间;采用一二级行星传动共用内圆柱齿轮8,有效节省马达、减速机内部空间;通过钢丝挡圈调固定减速机端盖,取消了通常采用的螺栓锁紧结构,有效节省马达、减速机内部空间。
[0012]本专利技术结构更加紧凑,零件简单既易于加工、安装操作,又保证了结构性能牢固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减速机用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外圆柱体和内圆柱体,外圆柱体上设有法兰凸台(1),内圆柱体内设有第一柱体(3)、第二柱体(4)和第三柱体(5),第一柱体(3)与第二柱体(4)一端连接,第二柱体(4)另外一端与第三柱体(5)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减速机用齿圈,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伟平房世龙陈满汪效炜杨乐
申请(专利权)人:龙工上海精工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