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脑网络连通性的个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3647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网络连通性的个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计算所获取到的待识别个体的脑电数据的因果连通性,得到编码特征;并将待识别个体的编码特征输入分类器中,得到待识别个体所属的类别;其中,通过分类器计算待识别个体的编码特征分别与分类特征库中多个类别的编码特征的空间距离,并记录与待识别个体的编码特征的空间距离满足设定条件的各个类别编码特征对应的类别序号,最后将记录的类别序号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序号作为待识别个体的类别序号。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个体间脑电因果连通性的不同来编码个体的特征,从而实现个体的可靠识别。从而实现个体的可靠识别。从而实现个体的可靠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脑网络连通性的个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脑电身份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脑网络连通性的个体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生物特征识别是通过各种高科技信息检测手段、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生物特征主要包括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两种:生理特征是指与生俱来的,先天性的人体物理特征,如指纹、虹膜、掌形、人脸等;然而,没有一种生物特征是完美的,各种生物特征的识别方式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和要求,单一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显现出各自的局限性。使用较广的指纹、人脸、虹膜及掌形识别等第一代生物识别技术,大多需要被监测对象的配合,有时甚至需要被监测对象完成必要的动作才能实现。
[0003]这些做法比较烦琐,识别速度较慢且使用不便,不易被用户接受。指纹识别的可靠性比较高但是需要实际的物理接触;人脸与虹膜识别不需要物理接触,然而在实际应用时却受到较多的环境限制。研究显示,用明胶制成的假手指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骗过指纹识别系统,患白内障的人虹膜会发生变化,在隐形眼镜上蚀刻出的虚假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脑网络连通性的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识别个体的多通道的脑电数据,并通过计算脑电数据的因果连通性,得到编码特征;以及将待识别个体的编码特征输入分类器中,得到待识别个体所属的类别;其中,通过所述分类器计算待识别个体的编码特征分别与分类特征库中多个类别的编码特征的空间距离,并记录与待识别个体的编码特征的空间距离满足设定条件的各个类别编码特征对应的类别序号;以及将记录的类别序号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序号作为待识别个体的类别序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网络连通性的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待识别个体的多通道的脑电数据的数据长度至少为4秒以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网络连通性的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待识别个体的多通道的脑电数据为大脑处于静息态时采集的数据。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鹏王文王志明黄晓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