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丽君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制药中废液提取回收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644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制药中废液提取回收装置,包括废液罐、回收罐和冷却装置,所述隔板将废液罐分为上下排列的进液仓和蒸发仓,所述进液仓内隔板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回收罐的上端设置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端连接有抽气管,所述废液罐的一侧连通有废液管,所述抽气管与蒸发仓连通,所述抽气泵的抽气端连通有出气管,所述蒸发仓底部连通有排液管,所述蒸发仓底部排液管一侧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一端连接有抽液泵一,所述回收罐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废液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电加热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涡流管一和涡流管二对气体进行冷却,维护保养方便,同时节约大量能源。同时节约大量能源。同时节约大量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制药中废液提取回收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制药
,具体为一种生物制药中废液提取回收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药物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器官、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生物制药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为主,包括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海洋生物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目的人工制得的生物原料成为当前生物制药原料的主要来源;生物技术成果与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形成了医药行业的重要子行业之一,生物药物的阵营很庞大,发展也很快,全世界的医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特别是合成分子结构复杂的药物时,它不仅比化学合成法简便,而且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在生物制药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液,需要对废液进行提取处理,使原料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提高经济效益。传统装置,结构复杂,能源消耗大,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制药中废液提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液罐(100)、回收罐(101)和冷却装置(102),所述废液罐(100)的内部横向设置有隔板(103),所述隔板(103)将废液罐(100)分为上下排列的进液仓(104)和蒸发仓(105),所述进液仓(104)内隔板(103)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网(106),所述隔板(103)的底部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上连接有电磁阀一(107),所述回收罐(101)的上端设置有抽气泵(108),所述抽气泵(108)的进气端连接有抽气管(109),所述废液罐(100)的一侧连通有废液管(110),所述抽气管(109)与蒸发仓(105)连通,所述抽气泵(108)的一端连通有出气管(111),所述蒸发仓(105)底部连通有排液管(112),所述排液管(112)上连通有排液阀(113),所述蒸发仓(105)底部排液管(112)一侧连通有循环管(114),所述循环管(114)一端连接有抽液泵一(115),所述抽液泵一(115)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流管(116),所述回流管(116)的顶端与进液仓(104)连通,所述回收罐(10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17),所述废液管(110)的底部外侧设置有电加热板(118),所述隔板(103)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9),所述电加热板(118)、电磁阀一(107)、压力传感器(119)、抽气泵(108)和抽液泵一(115)分别与控制器(117)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制药中废液提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102)包括气泵(1021)、气罐(1022)、涡流管一(1023)、涡流管二(1024)、冷凝管一(1025)、冷凝管二(1026)、冷气罐(1027)、增压泵(1028)、导液管(1029)、热气管一(1020)和热气管二(10211),所述气泵(1021)安装在气罐(1022)上部,所述气泵(1021)和气罐(1022)连通,所述冷凝管一(1025)和冷凝管二(1026)从上到下套设与导液管(1029)外侧,所述气罐(1022)的连通有高压气管一(120)和高压气管二(121),所述导液管(1029)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有连接管(122),所述导液管(1029)通过连接管(122)分别与出气管(111)和回收罐(101)连通,所述涡流管一(1023)的进气端与高压气管一(120)连通,所述涡流管一(1023)的冷气端与冷凝管一(1025)连通,所述涡流管一(1023)的热气端与热气管一(1020)连通,所述涡流管二(1024)的进气端与高压气管二(121)连通,所述涡流管二(1024)的冷气端与冷凝管二(1026)连通,所述涡流管二(1024)的热气端与热气管二(10211)连通,所述增压泵(1028)安装与冷气罐(1027)上部且器出气端与冷气罐(1027)连通,所述冷气罐(1027)的底部连通有冷气输出管一(123)、冷气输出管二(124)、冷气输入管一(125)和冷气输入管二(126),所述冷气输出管一(123)的底端与冷凝管一(1025)上端连通,所述冷气输出管二(124)的底端与冷凝管二(1026)的上端连通,所述冷气输入管一(125)的底端与冷凝管一(1025)的底端连通,所述冷气输入管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张丽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