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颗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3328 阅读:6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树脂颗粒,所述树脂颗粒具有优异的静电性质、高温存储稳定性和热学特性,并具有均匀的粒径。树脂颗粒(D)具有通过使由第一树脂(a)构成的树脂颗粒(A)或由所述树脂(a)构成的涂膜(P)附着在由第二树脂(b)构成的树脂颗粒(B)的表面而形成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树脂(a)的初始软化温度为40~27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250℃、流动温度为60~300℃、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与所述流动温度的差值为0~120℃。所述树脂颗粒的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颗粒(A)或所述涂膜(P)在所述树脂颗粒(B)上的表面覆盖率为0.1%~4.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颗粒。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用于多种用途的 树脂颗粒,所述用途例如是粉末涂料、电子照相调色剂或静电记录调色 剂等。10
技术介绍
作为具有均匀的粒径、优异的电气特性、热学特性和化学稳定性的 树脂颗粒,已知使用聚合物微粒作为分散稳定剂而得到的树脂颗粒(参照 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84881号公报15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然而,在该使用聚合物微粒作为分散稳定剂的方法中,虽然附着在 树脂颗粒表面的聚合物微粒通过分离和/或溶解可被除去,但是颗粒不能 20充分除去而残留在树脂的表面上,成为定影和静电充电的干扰物质。而 且,如果强化除去步骤,则由于树脂颗粒的表面劣化,因此有时会导致 定影和静电充电的劣化。对于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树脂颗粒的情况,所 述树脂颗粒未必能够充分显示出用于粉末涂料和可用于电子照相、静电 记录或静电印刷等的调色剂的主要树脂的有利性能(例如静电特性、耐热 25储存稳定性和低温定影性能)。在现有技术的上述状况下,本专利技术得以完成。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的 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静电特性、耐热储存稳定性和热学特性,并具 有均匀粒径的树脂颗粒。 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两点(I)树脂颗粒(D),所述树脂颗粒(D)具有通过使包含第一树脂(a)的树脂颗粒(A)或包含所述树脂(a)的膜(P)附 着在包含第二树脂(b)的树脂颗粒(B)的表面上而形成的结构,其中,所述 5第一树脂(a)的初始软化温度为40 270°C 、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 250°C 、 流动温度为60 300°C、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与所述流动温度的差值为 0 120°C,所述树脂颗粒(A)或所述膜(P)在所述树脂颗粒(B)上的表面覆 盖率为0.1% 4.9%;和(II) 一种制造树脂颗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 述步骤将包含第一树脂(a)的树脂颗粒(A)的水性分散液(W)与第二树脂io (b)或其溶剂溶液(Ol)、或所述树脂(b)的前体(b0)或其溶剂溶液(O2)混合, 并使(01)或(02)分散在(W)中,在使用(bO)或其溶剂溶液的情况下,进而 引发(b0)的反应,从而在(W)中形成包含(b)的树脂颗粒(B),其中,所述第 一树脂(a)的初始软化温度为40 270°C、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 250°C、 流动温度为60 300°C、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与所述流动温度的差值为15 0 12(TC;获得树脂颗粒(C)的水性分散体,所述树脂颗粒(C)具有通过使 所述树脂颗粒(A)或包含所述树脂(a)的所述膜(P)附着在所述树脂颗粒(B) 的表面上而形成的结构;通过分离和/或溶解以除去(C)的表面上的所述树 脂颗粒(A)或所述膜(P)的一部分,从而进一步获得树脂颗粒(D)的水性分 散体;最后从所述水性分散体中除去水性介质。20 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树脂颗粒具有下列效果。1. 热学特性和静电特性优异,并具有均匀的粒径。2. 耐热储存稳定性和粉末流动性优异。3. 由于是可通过分散于水中而得到的树脂颗粒,因而可以以低成本 25进行制造。4. 加热熔融的涂膜具有良好的机械物理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树脂颗粒的流动试验仪测定的流程图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树脂(a)可以选自具有上面提及的初始软化温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流动温度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与流动温度的差值,并5能够形成水性分散液(W)的树脂。可以使用任何满足上述内容的树脂,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a)的实例包括乙烯基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 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硅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 月旨、苯胺树脂、离聚物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作为树脂(a),可以组合使io用两种以上的上述树脂。从容易获得微球形树脂颗粒的水性分散体的观 点出发,优选例子是乙烯基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和 这些树脂的组合物,更优选的例子是乙烯基树脂。通过改变(a)的分子量和/或构成(a)的单体组成,易于调整树脂(a)的玻 璃化转变温度(Tg)、初始软化温度(Ts)和流动温度(T1/2)。 (a)的分子量(随15着分子量增大,这些温度均变高)的调节方法包括公知的方法,例如,对 于通过诸如用于聚氨酯树脂和聚酯树脂的连串反应进行聚合的情况,可 以包括调整装填单体的比率的方法,对于通过诸如用于乙烯基树脂的链 反应进行聚合的情况,可以包括调整聚合引发剂的量和链转移剂的量、 反应温度和反应浓度的方法。为将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流动温度(T1/2)20的差值调整在优选范围内,可以适当地选择(a)的分子量与构成(a)的单体 组成的组合。在本专利技术中,为获得微球形树脂颗粒(A)的水性分散体,优选树脂(a) 包含羧基。该羧基的至少一部分可由碱性基团中和。被碱性基团中和的 羧基的比率优选为20当量% 100当量%,更优选为40当量% 100当25 量%。基于(a)的重量,所述羧基的含量(在所述基团被碱性基团中和的情况 中,换算为羧基(-COOH)的含量)优选为1% 50%。下限更优选为1%, 进而更优选为5%,最优选为10%,上限更优选为45%,进而更优选为 40%,最优选为35%。在本文中,除非另作说明,%表示重量%。如果碱性基团的中和率和羧基的含量等于或大于上述范围的下限,则树脂(a)倾向于易于分散在水性介质中以获得微球形树脂颗粒(A)的水 性分散液(W)。而且,可以改善所得到的聚烯烃树脂(D)的静电性质。上述用于形成中和盐的碱性基团可以是氨、具有1 30个碳原子的 5 —元胺、后述的多胺(16)、季铵、碱金属(钠、钾等)、碱土金属(钙盐、镁 盐等)。具有1 30个碳原子的一元胺的实例包括具有1 30个碳原子的伯 和/或仲胺(乙胺、正丁胺和异丁胺),以及具有3 30个碳原子的叔胺(三 甲胺、三乙胺和月桂基二甲胺)。季铵的实例是具有4 30个碳原子的三 io院基铵(月桂基三甲铵)。其中,优选碱金属、季铵、 一元胺和多胺;更优选钠和具有1 20个 碳原子的一元胺;进而更优选具有3 20个碳原子的一元胺。用于形成乙烯基树脂和聚酯树脂的具有羧基或其盐的单体的碳原子 数优选为3 30,更优选为3 15,进而更优选为3 8。 15 在第二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中,为得到微球形树脂颗粒(A)的水性分散液CW)并得到耐热储存稳定性和静电性质优异且具有均匀粒径的树脂颗粒 (C)的水性分散体,树脂(a)优选包含磺酸阴离子基团(-S(V)。基于(a)的重 量,磺酸阴离子基团(-S(V)的总含量优选为0.001% 10%。下限更优选 为0.002%,上限更优选为5%,进而更优选为2%,最优选为1%。用于 20形成树脂的包含磺酸阴离子基团(-SCV)的单体的碳原子数优选为3 50, 更优选为3 30,进而更优选为4 15。如果磺酸阴离子基团(-S(V)的含量等于或大于上述范围的下限,或 者用于形成树脂的包含磺酸阴离子基团(-S03—)的单体的碳原子数等于或 小于上述范围的上限,则树脂(a)容易分散在水性介质中且容易得到微球 25形树脂颗粒(A)的水性分散液(W)。此外,可以改善所得到的树脂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树脂颗粒(D),所述树脂颗粒(D)具有通过使包含第一树脂(a)的树脂颗粒(A)或包含所述树脂(a)的膜(P)附着在包含第二树脂(b)的树脂颗粒(B)的表面上而形成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树脂(a)的初始软化温度为40~27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250℃、流动温度为60~300℃、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与所述流动温度的差值为0~120℃,所述树脂颗粒(A)或所述膜(P)在所述树脂颗粒(B)上的表面覆盖率为0.1%~4.9%。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井孝夫泉刚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