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杆驱动离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295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绣花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杆驱动离合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竖直固定设置的导杆,在导杆上轴向活动设置有压脚驱动器和针杆驱动器,所述的针杆驱动器和压脚驱动器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的针杆驱动器与针杆之间通过离合结构相连,所述的压脚驱动器与针杆驱动器之间设有由压脚驱动器提供动力从而控制离合结构动作的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和离合结构,在需要锁头不工作时,通过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可使针杆与针杆驱动器脱离,使得针杆不再下针,避免高速针杆撞击压脚,损坏机械零件,重新连接针杆并使针杆重新下落只需将离合结构转动至初始位置即可,通过针杆驱动器驱动针杆继续下落。落。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杆驱动离合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绣花机
,涉及一种针杆驱动离合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和审美观点的提升,近年来,家纺、服装等行业对织物面料花样图案绗绣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操作性能、适用范围、生产能力等,需要不断推出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绣花加工设备。在绣花机中针杆机构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件,一般采用针杆驱动器带动针杆上下往复运动,进行落针。当针杆不需要下落时,现有技术一般通过锁头电机实现控制。然而,如果锁头电机出现故障,会导致针杆落下,容易造成针杆撞击压脚以及损坏其他机械零件的情况。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脑绣花机锁头[申请号CN201420377987.4],包括电机、第一支架、扭簧、滚柱、驱动轴、第一驱动摆臂、限位挡块、缓冲垫、销子、固定轴、第二支架、手柄、缺口、定位座和第二驱动摆臂,所述电机的上端设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限位挡块,所述第一支架的侧面设有定位座,所述主轴的上端设有第一驱动摆臂,所述第一驱动摆臂上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上端设有滚柱,所述扭簧的一端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驱动摆臂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下端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缓冲垫和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缺口,所述主轴的下端设有第二驱动摆臂,所述第二驱动摆臂上设有销子,本专利技术能够工作稳定可靠,使用时间长,容易操作,安装方便。该专利通过提高锁头机构的稳定性和操作便利性,试图减少故障。然而,不管如何降低故障率,由于采用了锁头电机,只要电机发生故障,必然会造成故障的产生,因此并不能避免故障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针杆驱动离合机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一种针杆驱动离合机构,包括竖直固定设置的导杆,在导杆上轴向活动设置有压脚驱动器和针杆驱动器,所述的针杆驱动器和压脚驱动器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的针杆驱动器与针杆之间通过离合结构相连,所述的压脚驱动器与针杆驱动器之间设有由压脚驱动器提供动力从而控制离合结构动作的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
[0007]在上述的针杆驱动离合机构中,所述的针杆驱动器位于压脚驱动器的上方,所述的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在压脚驱动器处于抬升状态且针杆驱动器处于抬升状态时控制所述的离合结构动作从而使针杆驱动器与针杆相互脱离,且当压脚驱动器下降后所述的离合结构复位从而使针杆驱动器与针杆相互连接。
[0008]在上述的针杆驱动离合机构中,所述的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导杆一侧的传动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处于抬升状态压脚驱动器相连,所述的传动
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作用于针杆驱动器。
[0009]在上述的针杆驱动离合机构中,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机头的传动件,所述的传动件呈V型,在传动件的下端设有受托部,在传动件的上端设有作用于针杆驱动器上的推动部,所述的压脚驱动器上设有当压脚驱动器处于抬升状态时托举所述受托部的推升部。
[0010]在上述的针杆驱动离合机构中,所述的推升部设于压脚驱动器上且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的推升部与压脚驱动器连为一体;所述的受托部通过横向延伸的柱销固定在传动件的下端,所述的受托部向前延伸设置;所述的推升部位于受托部上方且两者的竖直投影相互交叉;所述的推动部呈圆柱状且横向延伸至针杆驱动器前侧。
[0011]在上述的针杆驱动离合机构中,所述的传动件通过转轴设置在机头上,在转轴上套设有回位扭簧,所述的回位扭簧分别作用在传动件和机头上。
[0012]在上述的针杆驱动离合机构中,所述的针杆驱动器包括套设于导杆的升降滑座,所述的升降滑座与上设有与其轴向定位且周向可转动连接的驱动离合件,所述的驱动离合件与针杆之间设有当驱动离合件周向转动后能与针杆分离的所述离合结构,所述的升降滑座与驱动离合件之间设有能使周向转动后的驱动离合件复位从而使针杆驱动器重新与针杆相连的周向转动复位弹簧,所述的驱动离合件上设有沿着驱动离合件轴向延伸的压脚联动部,所述的推动部与压脚联动部滑动接触或滚动接触。
[0013]在上述的针杆驱动离合机构中,所述的压脚联动部呈柱状且设置在驱动离合件的一侧,所述的压脚联动部的两端分别超出驱动离合件的端部;所述的驱动离合件上还设有锁头电机推动部,所述的锁头电机推动部呈柱状且设置在驱动离合件的另一侧,所述的锁头电机推动部的两端分别超出驱动离合件的端部。
[0014]在上述的针杆驱动离合机构中,所述的升降滑座与驱动离合件之间设有转动限位结构,所述的转动限位结构的限位方向与驱动离合件的周向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的转动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在升降滑座上的限位体和设置在驱动离合件上的限位面,所述的限位体和限位面在周向转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相互抵靠,且当限位体和限位面相互抵靠时所述的离合结构处于针杆驱动器与针杆相连状态。
[0015]在上述的针杆驱动离合机构中,所述的驱动离合件由塑料制成;所述的周向转动复位弹簧包括扭簧,所述的扭簧一个脚与升降滑座相连,另一个脚与驱动离合件相连;所述的离合结构包括设置在驱动离合件上的卡口和设置在针杆上的卡头,所述的卡口横向延伸且两端贯通,当驱动离合件周向转动时所述的卡头可卡入或脱离所述卡口。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和离合结构,在需要锁头不工作时,通过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可使针杆与针杆驱动器脱离,使得针杆不再下针,避免高速针杆撞击压脚,损坏机械零件,重新连接针杆并使针杆重新下落只需将离合结构转动至初始位置即可,通过针杆驱动器驱动针杆继续下落。即,在压脚驱动器与针杆驱动器之间建立了联动关系,即便不设置锁头电机也可通过机械方式实现离合控制。
[0018]2、本专利技术在针杆离合结构转动至针杆相连状态时,驱动离合件上的限位面会与限位体相抵接配合,使得驱动离合件不能再向驱动离合件的周向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过度转动,实现对驱动离合件的限位,并使得离合结构与针杆在相连状态下实现紧密连接。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推升部设于压脚驱动器上且横向延伸设置,受托部向前延伸设置,使得推升部位于受托部上方且两者的竖直投影相互交叉,可确保推升部在抬升过程中始终与受托部保持抵接,并带动受托部进行转动。
[0020]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针杆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升降滑座1、针杆5、周向转动复位弹簧7、压脚驱动器8、压脚联动部9、转动限位结构10、限位体11、限位面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杆驱动离合机构,包括竖直固定设置的导杆(30),在导杆(30)上轴向活动设置有压脚驱动器(8)和针杆驱动器(31),所述的针杆驱动器(31)和压脚驱动器(8)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的针杆驱动器(31)与针杆(5)之间通过离合结构(3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脚驱动器(8)与针杆驱动器(31)之间设有由压脚驱动器(8)提供动力从而控制离合结构(32)动作的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杆驱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杆驱动器(31)位于压脚驱动器(8)的上方,所述的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33)在压脚驱动器(8)处于抬升状态且针杆驱动器(31)处于抬升状态时控制所述的离合结构(32)动作从而使针杆驱动器(31)与针杆(5)相互脱离,且当压脚驱动器(8)下降后所述的离合结构(32)复位从而使针杆驱动器(31)与针杆(5)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杆驱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式离合控制结构(33)包括设置在导杆(30)一侧的传动机构(34),所述的传动机构(34)的动力输入端与处于抬升状态压脚驱动器(8)相连,所述的传动机构(34)的动力输出端作用于针杆驱动器(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杆驱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34)包括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机头(35)的传动件(36),所述的传动件(36)呈V型,在传动件(36)的下端设有受托部(37),在传动件(36)的上端设有作用于针杆驱动器(31)上的推动部(38),所述的压脚驱动器(8)上设有当压脚驱动器(8)处于抬升状态时托举所述受托部(37)的推升部(3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杆驱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升部(39)设于压脚驱动器(8)上且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的推升部(39)与压脚驱动器(8)连为一体;所述的受托部(37)通过横向延伸的柱销(40)固定在传动件(36)的下端,所述的受托部(37)向前延伸设置;所述的推升部(39)位于受托部(37)上方且两者的竖直投影相互交叉;所述的推动部(38)呈圆柱状且横向延伸至针杆驱动器(31)前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杆驱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件(36)通过转轴(41)设置在机头(35)上,在转轴(41)上套设有回位扭簧(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曹万里李春鹏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玛雅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