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多级净化型植草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2876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多级净化型植草沟及其施工方法,该植草沟通过植被划分为上方的水流区和下方的下渗区;所述下渗区为一垂直分布的第一过滤区;所述水流区内还设置有挡板和第二过滤区,挡板和植草沟壁配合将植草沟宽度方向划分成多个水流通道;所述第二过滤区设置于两两水流通道首尾连接处;所述流动通道的出口处设置于出流区,在最靠近路面的一条水流通道与出流区之间设置溢流墙隔开二者;所述挡板包括底座和隔板,底座埋设于下渗区内,隔板外露至水流区顶部;挡板整体中空,底座表面设置有渗透孔与挡板内部连通;所述下渗区内还设置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位于出流区下方,且集水管埋设于与挡板的底座位置相当或低于挡板的底座的高度。挡板的底座的高度。挡板的底座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多级净化型植草沟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技术,特别是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多级净化型植草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不透水路面增加,容易出现城市内涝,洪峰径流过大等问题,同时雨水径流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市政管网后增加下游有机物负荷,因此海绵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0003]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适用于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不透水面的周边,城市道路及城市绿地等区域,也可作为生物滞留设施、湿塘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预处理设施。植草沟也可与雨水管渠联合应用,场地竖向允许且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代替雨水管渠。除转输型植草沟外,还包括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及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可分别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但是转输型植草沟构造过于简单,只是简单用来排水,地表径流长度较短,雨水流动速度大,净化效率差,无法缓解径流峰流量,且在暴雨季节雨水猛烈冲刷下容易坍塌;干式植草沟及湿式植草沟无法同时净化沟内雨水和下渗雨水,也无法快速排出超标雨水,且部分植草沟造价成本高,构造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无法快速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多级净化型植草沟,用于解决传统的植草沟无法同时净化植草沟内和下渗雨水且无法快速排出超标雨水以及施工复杂造价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多级净化型植草沟,该植草沟通过植被划分为上方的水流区和下方的下渗区;
[0007]所述水流区低于路面且与路面连通,所述植草沟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为出流区;
[0008]所述下渗区为一垂直分布的第一过滤区;
[0009]所述水流区内还设置有挡板和第二过滤区,所述挡板和植草沟壁配合将植草沟宽度方向划分成多个水流通道,水流通道数量可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增减,所述每个水流通道均沿植草沟长度方向,且每个水流通道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呈连续Z字的流动通道;所述第二过滤区设置于两两水流通道首尾连接处;所述流动通道的出口处设置于出流区,在最靠近路面的一条水流通道与出流区之间设置溢流墙隔开二者,所述溢流墙的顶部与挡板的顶部位置相当;
[0010]所述挡板包括底座和隔板,底座埋设于下渗区内,隔板置于底座上且外露至水流区顶部;所述挡板整体中空,且所述底座表面设置有渗透孔与挡板内部连通;
[0011]所述下渗区内还设置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位于出流区下方,且集水管埋设于与挡板的底座位置相当或低于挡板的底座的高度。
[0012]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过滤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种植土壤层、砂层和沸石层,所述挡板的底座埋设于沸石层中。
[0013]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过滤区包括多个,不同的第二过滤区根据水流流经的先后顺序具有不同的粒径,随着水流流经的顺序,粒径从粗变细。
[0014]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过滤区中的填料包括碎石、砾石、铝污泥。
[0015]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每个第二过滤区均为开口朝向植草沟的半球状,所述第二过滤区的上沿与挡板的隔板的上沿所在位置相当。
[0016]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出流区位于植草沟长度方向的一端,植草沟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处的第二过滤区为挖掘成型,植草沟出流区一侧的第二过滤区为挡板构造成型。
[0017]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挡板的横截面呈倒T字形;所述挡板包括多个挡板单元,两两拼接的挡板上对应的衔接面与挡板内部贯通,所述挡板的拼接处设置有止水带。
[0018]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挡板的隔板靠近顶部的区域设置有沿植草沟长度方向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上沿低于溢流墙的上沿,所述溢流口连通挡板内外。
[0019]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流区呈上宽下窄的梯形,坡度为1:4~1:3,水流区的深度为0.3~0.4m;每个水流通道的宽度为0.2m~0.25m。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所述的绿色海绵专用多级净化型植草沟的施工方法,包括
[0021]步骤一、在待施工区域的道路两侧挖好上宽下窄的梯形沟渠,清底并夯实,在沟渠底部靠近出流区的位置设置集水管;
[0022]步骤二、在夯实后的沟底表面铺上一层沸石,接着将挡板的底座置于沸石之上,挡板和挡板之间使用止水带粘连并形成水流通道,然后在底座上再铺上一层沸石,从而将挡板的底座压在沸石层内;在沸石基础上铺设砂层,两者之间使用透水土工布隔开;砂层基础上铺设种植土壤层,以种植草皮;由此形成下渗区和水流区;
[0023]步骤三、构造第二过滤区,并在第二过滤区内装填填料,所述不同的第二过滤区内装填的填料的粒径不同,随着水流流经的顺序,粒径从粗变细;
[0024]步骤四、设置溢流墙,隔开最靠近路面的一条水流通道和出流区。
[0025]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绿色海绵专用植草沟,构造简单、施工快捷简便,装配式预制挡板在常规植草沟基础上通过简单组装和施工便可完成。
[0027](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绿色海绵专用植草沟,较常规植草沟大幅延长地表径流长度,并且挡板内部为中空结构,通过渗透孔和溢流口可以将雨水临时动态存储于挡板内部,从而削减径流峰流量,降低雨水径流流速,使更多的雨水得到过滤净化。
[0028](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绿色海绵专用植草沟,底部填料结构层和沟内填料区的设置使下渗雨水、沟内流动雨水均能得到有效净化;
[0029](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绿色海绵专用植草沟,其挡板中空可用于容纳一部分雨水,削减径流峰流量,而设置的溢流口和溢流墙可使超标雨水快速排出。
[0030]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主题的一部分。
[0031]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
施例和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0032]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植草沟的平面示意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植草沟的截面示意图;
[003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集水管与挡板连接图。
[0037]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0038]1-水流通道,11-挡板,111-溢流口,112-底座,12-碎石,13-砾石,14-铝污泥,15-种植土壤层,16-砂层,17-沸石层,2-出流区,21-溢流墙,22-集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多级净化型植草沟,其特征在于:该植草沟通过植被划分为上方的水流区和下方的下渗区;所述水流区低于路面且与路面连通,所述植草沟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为出流区;所述下渗区为一垂直分布的第一过滤区;所述水流区内还设置有挡板和第二过滤区,所述挡板和植草沟壁配合将植草沟宽度方向划分成多个水流通道,水流通道数量可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增减,所述每个水流通道均沿植草沟长度方向,且每个水流通道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呈连续Z字的流动通道;所述第二过滤区设置于两两水流通道首尾连接处;所述流动通道的出口处设置于出流区,在最靠近路面的一条水流通道与出流区之间设置溢流墙隔开二者,所述溢流墙的顶部与挡板的顶部位置相当;所述挡板包括底座和隔板,底座埋设于下渗区内,隔板置于底座上且外露至水流区顶部;所述挡板整体中空,且所述底座表面设置有渗透孔与挡板内部连通;所述下渗区内还设置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位于出流区下方,且集水管与埋设于与挡板的底座位置相当或低于挡板的底座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海绵专用多级净化型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种植土壤层、砂层和沸石层,所述挡板的底座埋设于沸石层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色海绵专用多级净化型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区包括多个,不同的第二过滤区根据水流流经的先后顺序具有不同的粒径,随着水流流经的顺序,粒径从粗变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色海绵专用多级净化型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区中的填料包括碎石、砾石、铝污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色海绵专用多级净化型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过滤区均为开口朝向植草沟的半球状,所述第二过滤区的上沿与挡板的隔板的上沿所在位置相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媛张瑞斌刘清泉李澄周乃周舟王乐阳李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