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一体式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265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活性污泥一体式处理装置,包括搅拌反应池,所述搅拌反应池的上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搅拌电机,所述搅拌反应池的上端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反应池一侧的下端安装有第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反应池的另一侧安装有沉淀池,所述第二支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污水泵,所述抽水管道的一端嵌入沉淀池的内部。该活性污泥一体式处理装置,可以更好的将污水与活动淤泥均匀混合,增加反应速度,加快污水处理速度,也可以防止装置在搅拌的过程中形成涡流影响装置的搅拌效果,同时将底部液进行充分搅拌,增加装置底部的含氧量,提高生物分解速率,且降低第一搅拌电机、第二搅拌电机和第三搅拌电机的工作压力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置的使用寿命。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性污泥一体式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活性污泥一体式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一九一二年由英国的克拉克和盖奇发现,活性污泥可分为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主要用来处理污废水。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污水的一类好氧处理方法。
[0003]现有的活性污泥一体式处理装置处理效果差,处理效率低,不满足人们所需,同时整体的过滤效果较为一般,降低了对污泥的处理效果,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活性污泥一体式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活性污泥一体式处理装置处理效果差,处理效率低,不满足人们所需,同时整体的过滤效果较为一般,降低了对污泥的处理效果,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活性污泥一体式处理装置,包括搅拌反应池,所述搅拌反应池的上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搅拌电机,所述搅拌反应池的上端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反应池一侧的下端安装有第三搅拌电机,所述第一搅拌电机、第二搅拌电机和第三搅拌电机与搅拌反应池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搅拌电机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与第一搅拌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电机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与第二搅拌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三搅拌电机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搅拌杆,所述第三搅拌杆与第三搅拌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外部安装有第一V型搅拌扇叶,所述第一V型搅拌扇叶与第一搅拌杆焊接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杆的外部安装有第二V型搅拌扇叶,所述第二V型搅拌扇叶与第二搅拌杆焊接连接,所述第三搅拌杆的外部安装有第三V型搅拌扇叶,所述第三V型搅拌扇叶与第三搅拌杆焊接连接,所述第一V型搅拌扇叶、第二V型搅拌扇叶和第三V型搅拌扇叶的外部均设置有滤孔,所述滤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搅拌反应池的另一侧安装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与搅拌反应池之间安装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与沉淀池和搅拌反应池均焊接连接,所述搅拌反应池另一侧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与搅拌反应池和沉淀池均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支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污水泵,所述第一污水泵与第一支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支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污水泵,所述第二污水泵与第二支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污水泵和第二污水泵与搅拌反应池和沉淀池均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沉淀池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沉淀池一侧的上端安装有第三支板,所述第三支板与沉淀池焊接连接,所述第三支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三污水泵,所述第三污水泵与第三支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三污水泵的一端安装有抽水管道,所述抽水管道与第三污水泵焊接连接,所述抽水管道的一端嵌入沉淀池的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搅拌反应池一侧的下端的内部安装有PH传感器,所述PH传感器与搅拌反应池通过螺纹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搅拌反应池内部下端安装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搅拌反应池焊接连接,所述沉淀池内部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沉淀池焊接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搅拌反应池一侧的上端安装有污水通入管道,所述污水通入管道与搅拌反应池焊接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搅拌反应池上端面的一侧安装有PH调节管道,所述PH调节管道与搅拌反应池焊接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抽水管道的一端安装有球型过滤管头,所述球型过滤管头与抽水管道通过螺纹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活性污泥一体式处理装置,通过安装第一V型搅拌扇叶和第二V型搅拌扇叶使其交错排列,可以更好的将污水与活动淤泥均匀混合,提高其接触面积,增加其反应速度,加快污水处理速度,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安装第三V型搅拌扇叶可以防止装置在搅拌的过程中形成涡流影响装置的搅拌效果,同时将底部液进行充分搅拌,增加装置底部的含氧量,提高生物分解速率,加快装置度污水的处理速度,满足人们所需,设置滤孔可以减少第一V型搅拌扇叶、第二V型搅拌扇叶和第三V型搅拌扇叶受到水的阻力,降低第一搅拌电机、第二搅拌电机和第三搅拌电机的工作压力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安装过滤网可以选择性使水从中通过,加快装置出水,防止污泥排出装置,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
[0013]2、该活性污泥一体式处理装置,通过安装第二导流板方便沉底池中的污泥再此回收到搅拌反应池中重复利用,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安装球型过滤管头再一次对排出装置的污水进行过滤,增加装置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0014]3、该活性污泥一体式处理装置,安装PH传感器可使其与控制面板配合以使工作人员得知装置内部的PH值的变化,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于达到生物菌的最适生活环境,有利于其加速分解吸附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加快装置的处理速度,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第二搅拌杆俯视图。
[0019]图中:1、搅拌反应池;2、第一搅拌电机;3、第二搅拌电机;4、第三搅拌电机;5、第一搅拌杆;6、第二搅拌杆;7、第三搅拌杆;8、第一V型搅拌扇叶;9、第二V型搅拌扇叶;10、第三V型搅拌扇叶;11、滤孔;12、PH传感器;13、第一导流板;14、污水通入管道;15、PH调节管道;16、第一支板;17、第一污水泵;18、第二支板;19、第二污水泵;20、沉淀池;21、第三支板;22、第三污水泵;23、抽水管道;24、球型过滤管头;25、过滤网;26、第二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活性污泥一体式处理装置,包括搅拌反应池1,搅拌反应池1的上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搅拌电机2,搅拌反应池1的上端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搅拌电机3,搅拌反应池1一侧的下端安装有第三搅拌电机4,第一搅拌电机2、第二搅拌电机3和第三搅拌电机4与搅拌反应池1均通过螺钉连接,第一搅拌电机2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搅拌杆5,第一搅拌杆5与第一搅拌电机2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二搅拌电机3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搅拌杆6,第二搅拌杆6与第二搅拌电机3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三搅拌电机4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搅拌杆7,第三搅拌杆7与第三搅拌电机4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搅拌杆5的外部安装有第一V型搅拌扇叶8,第一V型搅拌扇叶8与第一搅拌杆5焊接连接,第二搅拌杆6的外部安装有第二V型搅拌扇叶9,第二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活性污泥一体式处理装置,包括搅拌反应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反应池(1)的上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搅拌电机(2),所述搅拌反应池(1)的上端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搅拌电机(3),所述搅拌反应池(1)一侧的下端安装有第三搅拌电机(4),所述第一搅拌电机(2)、第二搅拌电机(3)和第三搅拌电机(4)与搅拌反应池(1)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搅拌电机(2)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搅拌杆(5),所述第一搅拌杆(5)与第一搅拌电机(2)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电机(3)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搅拌杆(6),所述第二搅拌杆(6)与第二搅拌电机(3)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三搅拌电机(4)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搅拌杆(7),所述第三搅拌杆(7)与第三搅拌电机(4)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5)的外部安装有第一V型搅拌扇叶(8),所述第一V型搅拌扇叶(8)与第一搅拌杆(5)焊接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杆(6)的外部安装有第二V型搅拌扇叶(9),所述第二V型搅拌扇叶(9)与第二搅拌杆(6)焊接连接,所述第三搅拌杆(7)的外部安装有第三V型搅拌扇叶(10),所述第三V型搅拌扇叶(10)与第三搅拌杆(7)焊接连接,所述第一V型搅拌扇叶(8)、第二V型搅拌扇叶(9)和第三V型搅拌扇叶(10)的外部均设置有滤孔(11),所述滤孔(11)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搅拌反应池(1)的另一侧安装有沉淀池(20),所述沉淀池(20)与搅拌反应池(1)之间安装有第一支板(16),所述第一支板(16)与沉淀池(20)和搅拌反应池(1)均焊接连接,所述搅拌反应池(1)另一侧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支板(18),所述第二支板(18)与搅拌反应池(1)和沉淀池(20)均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支板(16)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污水泵(17),所述第一污水泵(17)与第一支板(16)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支板(18)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污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校王成陈鑫波何小瑜许晗高雅金金喆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