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固定装置及建筑墙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273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21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板固定装置,用于在建筑工程中使混凝土成型,模板固定装置包括两板体、复数个支撑件和复数个连接件;两板体相对设置,每一板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件固定于板体上,板体的外侧壁设有复数个凹槽,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于两板体相对的凹槽位置处,复数个支撑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件和多个第二支撑件,多个第一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小于多个第二支撑件之间的距离,沿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凹槽设置距离逐渐递增。还涉及一种建筑墙体,模板固定装置通过将支撑件和凹槽设置的一端较为密集,一端较为稀疏,从而使得支撑件和设于凹槽位置处的连接件受力均匀,板体变形程度小。度小。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板固定装置及建筑墙体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建筑工地中,筑墙是通过将混凝土固定而形成的。为了固定混凝土,通常的方式是将模板固定后,往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从而使混凝土成型。而为了固定模板,模板上通常是设有类似于加强筋的结构支撑模板,同时在模板上设置槽位,再通过连接片将两模板进行连接。而现有的模板,加强筋和连接片都是均匀分布在其上面,从而造成了加强筋和连接片受力不均匀,并且模板变形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模板固定装置,旨在使得模板上的结构受力均匀,且模板变形小。
[0004]一种模板固定装置,用于在建筑工程中使混凝土成型,所述模板固定装置包括两板体、复数个支撑件和复数个连接件;两所述板体相对设置,每一所述板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板体上,所述板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复数个凹槽,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于两所述板体相对的凹槽位置处,复数个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件和多个第二支撑件,多个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小于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的距离,沿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凹槽设置距离逐渐递增。
[0005]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复数个所述支撑件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设置的距离为300mm、300mm、300mm、350mm、400mm、50mm。
[0006]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复数个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三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的距离。
[0007]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复数个所述凹槽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设置的距离为150mm、300mm、600mm、700mm,靠近所述第二端的凹槽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为100mm。
[0008]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位置处还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件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处。
[0009]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体包括固定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以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且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0010]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所述凹槽,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的凹槽相对应。
[0011]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还开设有第二通孔,在
所述第二通孔位置处还可设置另一所述凹槽,以使所述连接件的设置位置可调整。
[0012]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设于所述第一端面的边缘位置处,所述第二端面贴附混凝土,两所述板体的固定板相对应。
[0013]一种建筑墙体,采用模板固定装置对混凝土进行固定成型,所述模板固定装置为上述中任一所述模板固定装置。
[0014]上述提供的模板固定装置通过沿所述板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方向,将所述凹槽逐渐递增设置,复数个所述支撑件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小于另一部分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即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凹槽设置的疏密程度不同,使得设于所述板体上的支撑件和连接所述板体的连接件受力均匀,所述板体也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模板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所述板体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所示的板体的侧面示意图。
[0018]图4为模板固定装置在固定混凝土时的侧面示意图。
[0019]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6为图2所述的板体的正面示意图。
[0021]图7为在第一应用场景中,传统模板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0022]图8为在第一应用场景中,本实施方式模板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0023]图9为在第二应用场景中,传统模板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24]图10为在第二应用场景中,本实施方式模板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25]图11为在第三应用场景中,本实施方式模板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26]图12为在第四应用场景中,本实施方式模板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27]图13为不同尺寸板体侧面示意图。
[00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9]模板固定装置
ꢀꢀꢀꢀꢀꢀꢀ
100
[0030]板体
ꢀꢀꢀꢀꢀꢀꢀꢀꢀꢀꢀꢀꢀꢀꢀ
10
[0031]固定板
ꢀꢀꢀꢀꢀꢀꢀꢀꢀꢀꢀꢀꢀ
11
[0032]第一端面
ꢀꢀꢀꢀꢀꢀꢀꢀꢀꢀꢀ
111
[0033]第二端面
ꢀꢀꢀꢀꢀꢀꢀꢀꢀꢀꢀ
112
[0034]第一端
ꢀꢀꢀꢀꢀꢀꢀꢀꢀꢀꢀꢀꢀ
113
[0035]第二端
ꢀꢀꢀꢀꢀꢀꢀꢀꢀꢀꢀꢀꢀ
114
[0036]第一侧板
ꢀꢀꢀꢀꢀꢀꢀꢀꢀꢀꢀ
12
[0037]第二侧板
ꢀꢀꢀꢀꢀꢀꢀꢀꢀꢀꢀ
13
[0038]第三侧板
ꢀꢀꢀꢀꢀꢀꢀꢀꢀꢀꢀ
14
[0039]凹槽
ꢀꢀꢀꢀꢀꢀꢀꢀꢀꢀꢀꢀꢀꢀꢀ
121、141
[0040]第一通孔
ꢀꢀꢀꢀꢀꢀꢀꢀꢀꢀꢀ
122、142
[0041]第二通孔
ꢀꢀꢀꢀꢀꢀꢀꢀꢀꢀꢀ
123、143
[0042]第四侧板
ꢀꢀꢀꢀꢀꢀꢀꢀꢀꢀꢀ
15
[0043]收容空间
ꢀꢀꢀꢀꢀꢀꢀꢀꢀꢀꢀ
16
[0044]支撑部
ꢀꢀꢀꢀꢀꢀꢀꢀꢀꢀꢀꢀꢀ
17
[0045]加强筋
ꢀꢀꢀꢀꢀꢀꢀꢀꢀꢀꢀꢀꢀ
18
[0046]支撑件
ꢀꢀꢀꢀꢀꢀꢀꢀꢀꢀꢀꢀꢀ
20
[0047]连接件
ꢀꢀꢀꢀꢀꢀꢀꢀꢀꢀꢀꢀꢀ
30
[0048]第一连接部
ꢀꢀꢀꢀꢀꢀꢀꢀꢀ
31
[0049]第二连接部
ꢀꢀꢀꢀꢀꢀꢀꢀꢀ
32
[0050]固定孔
ꢀꢀꢀꢀꢀꢀꢀꢀꢀꢀꢀꢀꢀ
321
[0051]V形槽
ꢀꢀꢀꢀꢀꢀꢀꢀꢀꢀꢀꢀꢀꢀ
33
[0052]紧固件
ꢀꢀꢀꢀꢀꢀꢀꢀꢀꢀꢀꢀꢀ
40
[0053]混凝土
ꢀꢀꢀꢀꢀꢀꢀꢀꢀꢀꢀꢀꢀ
50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固定装置,用于在建筑工程中使混凝土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固定装置包括两板体、复数个支撑件和复数个连接件;两所述板体相对设置,每一所述板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板体上,所述板体的外侧壁设有复数个凹槽,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于两所述板体相对的凹槽位置处,复数个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件和多个第二支撑件,多个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小于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的距离,沿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凹槽设置距离逐渐递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支撑件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设置的距离为300mm、300mm、300mm、350mm、400mm、5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三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的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凹槽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设置的距离为150mm、300mm、600mm、700mm,靠近所述第二端的凹槽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为10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珣李坚
申请(专利权)人: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