硐室支护结构及硐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260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硐室支护结构及硐室,包括:钢筋砼和设置在硐室外部的钢筋砼拱架;其中,钢筋砼拱架包括设置在硐室顶端外部的拱梁、设置在拱梁底部两端的立柱和设置在立柱底部的基础部;立柱设置在所述硐室外侧壁上;拱梁和立柱通过浇筑钢筋砼与硐室的顶端和硐室的侧壁形成一体式结构。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目前的喷锚网+锚索+钢筋砼联合支护方式对于在厚大软岩层中的支护效果不好,并且需要对锚索进行拉拔试验,施工锚索费用高;需要钻孔和架设锚索的设备,需要有较大的施工空间;对硐室的中下部侧墙支护较少;密封难度大,施工质量不好控制等问题。工质量不好控制等问题。工质量不好控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硐室支护结构及硐室


[0001]本技术涉及矿山工程支护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硐室支护结构及硐室。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深部巷道围岩受“三高一扰动”影响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开采规模不断扩大,井下硐室开挖断面越来越大。深部大断面硐室开挖及支护是一个随时间、空间不断变化的动态施工过程,硐室围岩应力呈现出非线性特点,应力集中明显,围岩破坏范围较大。而大断面硐室常常服务于整个矿山,服务年限长,功能作用重大,其硐室稳定性是制约矿山高效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井下大断面硐室支护是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的重点之一。因此矿山工程选址时一般会挑选岩层条件较好的位置来布置大断面硐室。
[0003]从目前已有的大断面硐室支护设计来看,其联合支护大多数含有锚索支护,而且支护效果还不错。当岩层较好时,采用喷锚网+锚索或锚索+砼联合支护型式;当岩层条件较差时,则采用喷锚网+锚索+钢筋砼联合支护方式;以上的支护方式中锚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受矿山工程系统布置的影响,有些大断面硐室只能在厚大软岩中(如泥岩、煤层、砂岩,容易风化或遇水变软的岩层条件)开挖,此类情况下锚索支护效果不理想。
[0004]对于大断面硐室采用喷锚网+锚索+钢筋砼的支护型式,存在以下缺点:
[0005]1.需要对锚索进行拉拔试验,施工锚索费用较高;
[0006]2.需要钻孔和架设锚索的设备,需要有较大的施工空间;
[0007]3.锚索支护区域一般为硐室拱部和侧墙上部,对中下部侧墙支护较少;
[0008]4.施工硐室拱部的锚索难度较大,特别是锚索砂浆锚固时间长以及开口处的密封难度大,施工质量不好控制;
[0009]5.锚索在厚大软岩层中的支护效果无法保证,出现效果较差甚至失效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硐室支护结构及硐室,以解决目前的喷锚网+锚索+钢筋砼联合支护方式对于在厚大软岩层中的支护效果不好,并且需要对锚索进行拉拔试验,施工锚索费用高;需要钻孔和架设锚索的设备,需要有较大的施工空间;对硐室的中下部侧墙支护较少;密封难度大,施工质量不好控制等问题。
[0011]本技术提供一种硐室支护结构,包括钢筋砼和设置在硐室外部的钢筋砼拱架;其中,所述钢筋砼拱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硐室顶端外部的拱梁、设置在所述拱梁底部两端的立柱和设置在所述立柱底部的基础部;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硐室外侧壁上;所述拱梁和所述立柱通过所述钢筋砼的浇筑与所述硐室的顶端和所述硐室的侧壁形成一体式结构。
[0012]此外,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筋砼拱架外部的喷锚网。
[0013]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拱梁由至少两根梁钢筋通过梁配筋捆扎形成;和/或,所
述立柱由至少两根柱钢筋通过柱配筋捆扎形成。
[0014]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拱梁与所述硐室的顶端通过所述梁配筋与所述硐室的顶端配筋搭接连接;所述立柱与所述硐室的侧壁通过所述柱配筋与所述硐室的侧壁配筋搭接连接。
[0015]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拱梁和所述立柱通过在所述硐室的顶端内侧和所述硐室的内侧壁上的所述钢筋砼的浇筑与所述硐室的顶端内侧和所述硐室的侧壁形成一体式结构。
[0016]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拱梁与所述立柱搭接连接。
[0017]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基础部包括基础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基础底板顶部的立柱固定结构。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硐室,包括硐室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硐室主体底部的硐室底板;在所述硐室主体的侧壁和顶端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硐室支护结构。
[0019]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基础部设置在所述硐室底板上。
[0020]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硐室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牛腿立柱。
[0021]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硐室支护结构及硐室,通过钢筋砼和设置在硐室外部的钢筋砼拱架;钢筋砼拱架包括设置在硐室顶端外部的拱梁、设置在拱梁底部两端的立柱和设置在立柱底部的基础部;立柱设置在硐室外侧壁上;拱梁和立柱通过浇筑钢筋砼与硐室的顶端和硐室的侧壁形成一体式结构。可与硐室壁同步浇筑施工,支护结构整体性好;在支护的过程中,没有大型机械作业;钢筋砼拱架对硐室顶部和侧墙都有加固,能保证整个硐室的稳定性;具有需要施工空间小、施工难度小、施工质量好控制、利于整个围岩稳定以及硐室开挖,费用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2]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硐室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II-II部分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的III-III部分的示意图。
[0026]在附图中,1-硐室主体,11-硐室底板,2-钢筋砼拱架,21-拱梁,22-立柱,23-基础部,3-钢筋砼,4-喷锚网,5-牛腿立柱。
[0027]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
[0029]针对前述提出的目前的喷锚网+锚索+钢筋砼联合支护方式对于在厚大软岩层中的支护效果不好,并且需要对锚索进行拉拔试验,施工锚索费用高;需要钻孔和架设锚索的设备,需要有较大的施工空间;对硐室的中下部侧墙支护较少;密封难度大,施工质量不好控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硐室支护结构及硐室,采用本技术的硐室支护结构及硐室能
够解决目前的喷锚网+锚索+钢筋砼联合支护方式对于在厚大软岩层中的支护效果不好,并且需要对锚索进行拉拔试验,施工锚索费用高;需要钻孔和架设锚索的设备,需要有较大的施工空间;对硐室的中下部侧墙支护较少;密封难度大,施工质量不好控制等问题。
[0030]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1]为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硐室支护结构及硐室,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硐室支护结构的结构;图2示出了图1的II-II部分的结构;图3示出了图1的III-III部分的结构。
[0032]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硐室支护结构,包括钢筋砼3和设置在硐室外部的钢筋砼拱架2;其中,钢筋砼拱架2包括设置在硐室顶端外部的拱梁21、设置在拱梁21底部两端的立柱22和设置在立柱22底部的基础部23;立柱22设置在硐室外侧壁上;拱梁21和立柱22通过钢筋砼3的浇筑与硐室的顶端和硐室的侧壁形成一体式结构。
[0033]通过钢筋砼3和设置在硐室外部的钢筋砼拱架2;钢筋砼拱架2包括设置在硐室顶端外部的拱梁21、设置在拱梁21底部两端的立柱22和设置在立柱22底部的基础部23;立柱22设置在硐室外侧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硐室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砼和设置在硐室外部的钢筋砼拱架;其中,所述钢筋砼拱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硐室顶端外部的拱梁、设置在所述拱梁底部两端的立柱和设置在所述立柱底部的基础部;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硐室外侧壁上;所述拱梁和所述立柱通过所述钢筋砼的浇筑与所述硐室的顶端和所述硐室的侧壁形成一体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硐室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筋砼拱架外部的喷锚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硐室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梁由至少两根梁钢筋通过梁配筋捆扎形成;和/或,所述立柱由至少两根柱钢筋通过柱配筋捆扎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硐室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梁与所述硐室的顶端通过所述梁配筋与所述硐室的顶端配筋搭接连接;所述立柱与所述硐室的侧壁通过所述柱配筋与所述硐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过曾明安建英崔传杰王宏勋徐长磊王建中郭相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