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昭阳专利>正文

PC板竖直蚀刻机的板体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233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PC板竖直蚀刻机的板体传动装置,其U形架体上设有一对串列轮架,该对串列轮架一端中间设旋向传递轮,另一端中间设动力转向轮,以组成一单元体,连续架设数个单元体,排成竖直传动PC板的板体传动装置,驱动动力转向轮旋转,使各轮架及旋向传递轮同步转动,通过每对串列轮架上的两旋动轮间的碾夹空隙夹送PC板体以固定的速度及距离进行移动,具有传动确实、方便更换部件和维修的优点,其蚀刻产品质量好,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电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PC板竖直蚀刻机的板体传动装置。目前PC板制造业所用的蚀刻机可分为平移式蚀刻及竖移式蚀刻两种形式,平移式蚀刻方式,又有腐蚀剂下喷及腐蚀剂上喷之分。腐蚀剂下喷的方式通常是用于线路较粗的PC板(例如收音机等的PC板),其是通过喷嘴从上往下地向水平放置在输送台上的PC板上喷洒化学腐蚀剂来完成蚀刻电路工作。其结构虽然简单,但缺点则是在蚀刻时,平置的PC板面不易排除腐蚀剂的液体,因此,由于承载液体分子的内聚力,使积水凝聚出薄膜,从而使接续的蚀刻冲力减缓,影响蚀刻效果,需要施加较大的冲压力,才能使化学腐蚀剂在板面充分流动,所以这种蚀刻方式蚀刻出的PC板线路的品质并不理想。腐蚀剂上喷的方式,可蚀刻出线路较细的单面PC板,其是利用喷嘴从下往上喷洒化学腐蚀剂在水平放置在开架式输送台上的PC板进行蚀刻电路,又由于液体的重量滴坠,使板面没有积水之忧,蚀刻效果比下喷式好,但其构造过于复杂致使成本过高,不符合经济效益。随着双面蚀刻线路PC板的产生及需求量的增加,使从业者必须采用双面蚀刻制造技术配合生产,早期也采用PC板平移蚀刻,上方设置腐蚀剂下喷机构,下方设置腐蚀剂上喷机构,形成双面蚀刻PC板效果,但仍同时存有上述PC板平移单面蚀刻方式的各种缺点,产品质量及经济效益并不理想。为改进双面蚀刻质量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开发出将PC板竖移蚀刻的蚀刻装置,其是将水平置放移动的PC板改为竖直夹送,并从两侧板面外端设置喷嘴喷洒化学腐蚀剂,其可同时对PC板双面蚀刻,没有因积水影响质量以及上喷腐蚀剂机构复杂的缺点,但其带动PC板的传动机构,仍有不理想之处,兹举目前该行业通常使用PC板竖移蚀刻机的传动机构说明。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习用垂直夹钳悬吊式传动机结构的示意图,其是在移动轨道10上以适当间距固定设置数个夹钳20、21……,夹持PC板30前进移动,经两侧板面外端的喷嘴喷洒腐蚀剂进行蚀刻线路,由于PC板30下端悬空,使板面受到两侧不平均喷洒腐蚀剂的压力时,会产生晃摇,且夹钳20、21……,在不断使用下夹持力会减低,常发生夹钳20、21……,夹口松弛,导致移动中因震动产生掉板情形,操作不变,影响蚀刻效果,且增加生产制造成本。再参阅图2所述,为习用另一种垂直式蚀刻机传动机结构的示意图,其也是将PC板40直立放置在输送带50上,竖直PC板40板面两侧,设有数条细线60、61……阻挡PC板40向板面两侧晃倒,该两侧的细线60、61……也不能紧靠PC板40,以免因这些细线60、61……卡夹PC板40过紧,阻碍PC板40随输送带50前进移动的动力,宽松的细线60、61……拦阻,使喷嘴喷洒腐蚀剂时PC板40产生摇晃,影响PC板40线路蚀刻效果。另外,这种传动机结构的PC板40只是简单地摆在传送带50上,没有确实的传动卡扣,使PC板40通过两侧喷嘴喷洒腐蚀剂时,因喷洒力而影响前进位移,造成PC板40前进速度不规律,影响蚀刻的效果。鉴于习用PC板竖移蚀刻机的传动机结构存在的上述种种缺点,本创作人积极研究改进,经不断努力,终于设计出本技术的PC板竖直蚀刻机的板体传动装置。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板竖直蚀刻机的板体传动装置,其在竖直的数对串列轮架上设置旋动轮捻碾夹PC板前进移动,达到PC板前进移动速度稳定的效果。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板竖直蚀刻机的板体传动装置,其各处构件均设有可卡扣接合体,使传送PC板的效果确实,并可方便地更换任一构件,或保养换修局部零件,有效地提高蚀刻作业质量,且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PC板竖直蚀刻机的板体传动装置,其在U形架体两侧上方竖直插设一对串列轮架,这对串列轮架插入U形架体一端的中间设有旋向传递轮,该对串列轮架的另一端的中间设有动力转向轮,由上述部件组成一个复合单元体,再连续架设数个单元体,排列组成一列不特定长度的竖直传动PC板的板体传动装置。驱动动力转向轮旋转,以使各个串列轮架及各旋向传递轮同步转动,所述每对串列轮架上并排靠近的两旋动轮间的碾夹空隙,可确实地夹送竖直的PC板体,且使该PC板可以固定的速度及距离进行移动,所述每一个单元体各个部件的连接处均为可卡扣结合的形体。本技术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本技术PC板竖直蚀刻机的板体传动装置,所述U形架体两侧顶端设有十字形枢合臂,各个枢合臂分别设有立向轴孔以及横向轴孔,立向轴孔内插设串列轮架,横向轴孔内设有贯穿枢接旋向传递轮的轴杆,该U形架体底边两侧分别垂直延伸出一插入蚀刻机适当孔位中固定的定位柱;所述动力转向轮为一螺旋杆,所述旋向传递轮为一底旋轮,每一串列轮架由一轴杆串套数旋动轮、一带动齿轮、数套接管及一传动轮所构成,带动齿轮套设固定在轴杆临近动力转向轮的一端,使带动齿轮啮卡动力转向轮,该轴杆插设固定在U形架体的杆端外套传动轮,并使该传动轮与旋向传递轮相啮接,数旋动轮通过数套接管分隔出适当距离,套设在该轴杆中段位置,各旋动轮两侧凸出的轮壳部分及各套接管的两管端均设成互补相扣卡扣体,使各旋动轮与各套接管通过卡扣体相扣而扣接成紧密的串列连接体;所述卡扣体为冠冕状起伏形状的卡扣体。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图1为习用PC板竖移蚀刻机采用垂直夹钳悬吊式传动机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另一种习用PC板竖移蚀刻机的传动机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PC板竖直蚀刻机的板体传动装置的构成单元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PC板竖直蚀刻机的板体传动装置的构成单元整体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PC板竖直蚀刻机的板体传动装置传动实施状态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旋动轮部分的剖视图。图1、图2所示,习用PC板竖移蚀刻机的传动机结构及缺点,已如前文所述,故不再赘述。图3为本技术PC板竖直蚀刻机的板体传动装置的构成单元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由该图所述,本技术这种传动装置是由一U形架体100两侧上方竖直插设一对串列轮架200和300、该对串列轮架200和300插入U形架体100一端的中间设有旋向传递轮400、及该对串列轮架200、300不插入U形架体100的另一端的中间设有动力转向轮500而组成。参阅图4所示,所述U形架体100两侧顶端设有十字形枢合臂101,各个枢合臂101分别设有立向轴孔及横向轴孔102、103,立向轴孔102插设串列轮架200、300,而横向轴孔103内贯穿设有枢接旋向传递轮400的轴杆104,再在U形架体100底边两侧分别垂直延伸出一定位柱105,以插入蚀刻机上的适当孔位中固定。所述动力转向轮500可为一螺旋杆,且旋向传递轮400可为一底旋轮,由于每对串列轮架200、300的结构相同,故兹举一串列轮架200为代表例进行说明,该列轮架200可由一轴杆201串套数个旋动轮202及203……、一带动齿轮210、数个套接管220及221……及一个传动轮230所构成,将带动齿轮210套设固定在轴杆201临近该动力转向轮500一端,使带动齿轮210啮卡动力转向轮500,轴杆201插入立向轴孔102的杆端外套传动轮230,并使该传动轮230与旋向传递轮400相啮接,数个旋动轮202、203……用数个套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板竖直蚀刻机的板体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在U形架体两侧上方竖直插设一对串列轮架,这对串列轮架插入U形架体一端之间设有旋向传递轮,该对串列轮架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动力转向轮,由上述部件组成一个复合单元体,再连续架设数个复合单元体,排列组成一列不特定长度的竖直传动PC板的板体传动装置,所述每对串列轮架上并排靠近的两旋动轮间的碾夹空隙,确实地夹送竖直的PC板体,所述每一个单元体的各个部件的连接处均为可卡扣结合的形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昭阳
申请(专利权)人:郭昭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